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92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底板与输送带模组,所述工作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输送带模组,所述输送带模组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工作底板的顶面上;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通过该设计,有效实现了对大倾角输送带的一端进行调节,无需多人对其共同调节,避免了大倾角输送带在运输物料作业前需要较长时间的调节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具体涉及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


技术介绍

1、大倾角输送带是一种由基带、挡边与横隔板三个部分组成。其挡边具有防止物料滑落的作用,横隔板的作用是承托物料,为了实现大倾角输送。

2、现如今大倾角输送带在进行运输物料作业前,其需要对大倾角输送带的一端调节至物料所运输的高度,传统的大倾角输送带的体积较为庞大,大多数的大倾角输送带在进行调节时,需要多人对其共同调节,导致大倾角输送带在运输物料作业前需要较长时间的调节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本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方便的对输送带的倾斜高度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更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包括工作底板与输送带模组,所述工作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输送带模组,所述输送带模组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工作底板的顶面上,所述安装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之间滑动连接。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调节板的外壁与安装板的外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在输送带模组一端的外壁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调节组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正反电机、传动杆、齿形条与第二皮带轮,所述正反电机通过机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外壁上,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形条固定安装在调节板的外壁上,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在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皮带。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均与齿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传动杆一端的齿轮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齿形条之间啮合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驱动组件上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驱动锥齿轮、动力杆与清洁柱,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皮带轮的外壁上,所述动力杆转动安装在工作底板的顶面上,所述动力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锥齿轮,所述清洁柱转动安装在工作底板的顶面上,所述清洁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改向齿轮,所述清洁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清洁刷。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动力杆一端的传动锥齿轮与驱动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动力杆另一端的传动锥齿轮与改向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13、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打开正反电机,正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带动传动杆一端的齿轮转动,传动杆一端的齿轮通过传动杆带动传动杆另一端的齿轮转动,齿轮与齿形条之间啮合连接,齿轮转动的同时齿形条发生位移,齿形条带动调节板位移,调节板带动连接板位移,连接板带动支撑块与支撑板位移,对输送带一端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该设计,有效实现了对大倾角输送带的一端进行调节,无需多人对其共同调节,避免了大倾角输送带在运输物料作业前需要较长时间的调节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清洁组件,正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同时带动了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驱动锥齿轮转动,驱动锥齿轮与动力杆一端的传动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动力杆同步转动,动力杆带动其另一端的传动锥齿轮转动,另一端的传动锥齿轮与改向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改向齿轮同步转动,改向齿轮带动清洁柱转动,清洁柱带动清洁刷转动,对大倾角输送带的外壁上进行清理,通过该设计,有效实现了将大倾角输送带外壁上的灰尘清理干净,无需人工定期清理,同时也保持了输送带的美观性,使用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底板(1)与输送带模组(2),所述工作底板(1)的顶面上设置有输送带模组(2),所述输送带模组(2)上设置有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安装板(44)与连接板(47),所述连接板(4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42),所述调节板(42)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槽(43),所述接板(47)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6),所述支撑块(46)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1),所述安装板(4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工作底板(1)的顶面上,所述安装板(4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块(45),所述滑槽(43)的内壁与滑块(45)之间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2)的外壁与安装板(44)的外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1)的顶面固定安装在输送带模组(2)一端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上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正反电机(31)、传动杆(34)、齿形条(36)与第二皮带轮(37),所述正反电机(31)通过机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4)的外壁上,所述传动杆(34)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5),所述齿形条(36)固定安装在调节板(42)的外壁上,所述正反电机(31)的输出轴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在有第一皮带轮(32),所述第二皮带轮(37)转动安装在安装板(44)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皮带轮(32)与第二皮带轮(37)的外壁上设置有皮带(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4)的外壁均与齿轮(35)与第一皮带轮(3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正反电机(31)的输出轴一端与传动杆(34)一端的齿轮(35)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35)与齿形条(36)之间啮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上设置有清洁组件(5),所述清洁组件(5)包括驱动锥齿轮(56)、动力杆(51)与清洁柱(55),所述驱动锥齿轮(56)固定安装在第二皮带轮(37)的外壁上,所述动力杆(51)转动安装在工作底板(1)的顶面上,所述动力杆(5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锥齿轮(52),所述清洁柱(55)转动安装在工作底板(1)的顶面上,所述清洁柱(5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改向齿轮(53),所述清洁柱(55)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清洁刷(5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杆(51)一端的传动锥齿轮(52)与驱动锥齿轮(56)之间啮合连接,所述动力杆(51)另一端的传动锥齿轮(52)与改向齿轮(53)之间啮合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底板(1)与输送带模组(2),所述工作底板(1)的顶面上设置有输送带模组(2),所述输送带模组(2)上设置有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安装板(44)与连接板(47),所述连接板(4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42),所述调节板(42)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槽(43),所述接板(47)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6),所述支撑块(46)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1),所述安装板(4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工作底板(1)的顶面上,所述安装板(4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块(45),所述滑槽(43)的内壁与滑块(45)之间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2)的外壁与安装板(44)的外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1)的顶面固定安装在输送带模组(2)一端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倾角防滑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上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正反电机(31)、传动杆(34)、齿形条(36)与第二皮带轮(37),所述正反电机(31)通过机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4)的外壁上,所述传动杆(34)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5),所述齿形条(36)固定安装在调节板(42)的外壁上,所述正反电机(31)的输出轴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山王克峰郭茜尚坤张慧莉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煤业运输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