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80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属于输送带切割技术领域,该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所述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用于压紧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传动轮、传动带和外圈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压紧板向下移动,直到对输送带压紧,而压紧板对输送带压紧后,压紧板无法向下移动,这时螺纹杆和内圈呈固定状态,而外圈在转动时,会带动卡块一起移动,通过卡块的两侧呈斜面设置,可以使卡块缩到外圈中,不影响伸缩件的转动,使其可以继续转动带动切割刀具移动对输送带切割。割。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输送带切割
,具体涉及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织物芯输送带是为在不同地区,环境条件下输送各种特殊性能物品,输送带芯骨架结构而设定的,主要是为耐寒、耐油、耐热、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输送带配套的带芯。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在输送带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切割装置进行分段切割,切割呈合适的大小:
[0003]目前的输送带切割机在对输送带切割时,需要将输送带搭到切割装置上,然后转动一侧的把手来对带动刀头对输送带进行切割,且切割装置上没有对输送带限位的作用,往往需要工作人员用两脚压着输送带的两边防止其移动,所以目前的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使用不方便。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0005]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包括驱动组件;
[0007]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
[0008]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用于压紧织物芯输送带;
[0009]转动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上,包括内圈和绕着内圈转动的外圈,且外圈上设置有卡块和可以使卡块伸缩的伸缩件和弹性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在保护壳上的第一轴承和连接在第一轴承内圈中的连接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盘,且驱动盘的顶部偏心处连接有驱动把手。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连接有横锥齿轮,所述横锥齿轮连接有竖锥齿轮,所述竖锥齿轮的左侧连接有丝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底部连接有多个防滑垫,用来增加与织物芯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圈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绕着内圈呈圆周方向等距排列,且在外圈的内表面开设有与卡槽数量相对应的凹槽。
[001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均连接有伸缩件的一端,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卡块。
[0016]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件的外表面套设有弹性件,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梯形,所述卡块的形状与卡槽相适配。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切割组件,切割组件包括刀座和通过螺纹安装在刀座的切割刀具,用于对织物芯输送带切割。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一. 通过第一传动轮、传动带和外圈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压紧板向下移动,直到对织物芯输送带压紧,而压紧板对织物芯输送带压紧后,压紧板无法向下移动,这时螺纹杆和内圈呈固定状态,而外圈在转动时,会带动卡块一起移动,通过卡块的两侧呈斜面设置,可以使卡块缩到外圈中,不影响伸缩件的转动,使其可以继续转动带动切割刀具移动对织物芯输送带切割。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转动限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壳体;11、保护壳;12、切割孔;2、驱动组件;21、第一轴承;22、连接杆;23、第一传动轮;24、驱动盘;25、驱动把手;26、横锥齿轮;27、竖锥齿轮;28、丝杆;29、挡板;3、切割组件;31、刀座;32、切割刀具;4、传动组件;41、第二轴承;42、螺纹杆;43、螺纹套;5、压紧组件;51、连接板;52、压紧板;53、防滑垫;6、短杆;7、转动限位结构;71、内圈;72、卡槽;73、卡块;74、外圈;75、凹槽;76、伸缩件;7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为用作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放置织物芯输送带的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中的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上设置有切割组件3,通过转动驱动组件2可以使切割组件3横向移动对织物芯输送带切割,传动组件4与驱动组件2相连,且传动组件4上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压紧组件5,用于对壳体1上的织物芯输送带压紧,避免织物芯输送带在切割时移动,而转动限位结构7设置在传动组件4上,可以在驱动组件2转动的同时,完成压紧组件5对织物芯输送带的压紧和松开。
[0029]请参阅图1,壳体1包括保护壳11和开设在保护壳11顶部的切割孔12。
[0030]请参阅图2和图4,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在保护壳11内底壁左端的第一轴承21和随着第一轴承21内圈转动的连接杆22,其中,在连接杆22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传动轮23,连接
杆22的顶端固定有驱动盘24,且驱动盘24的顶部偏心处固定有驱动把手25,通过人工手动转动驱动把手25,来带动连接杆22转动,此外,还在连接杆22的外表面固定有横锥齿轮26,横锥齿轮26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竖锥齿轮27,竖锥齿轮27的左侧固定有丝杆28,丝杆28与壳体1的左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对丝杆28起到限位的作用,其丝杆28的外表面右端固定有挡板29,挡板29可以对切割组件3起到限位的作用。
[0031]在第二实施例中,驱动盘24和驱动把手25可以更换为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连接杆22进行转动。
[0032]请参阅图2和图4,切割组件3包括与丝杆28螺纹连接的刀座31,刀座31可以沿丝杆28的长度方向移动,在刀座3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切割刀具32,切割刀具32的高度大于保护壳11的顶部,用于对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而切割刀具32与切割孔12相对应,使切割刀具32可以沿着切割孔12移动。
[0033]传动组件4包括固定在保护壳11内底壁两端的第二轴承41,其两个第二轴承41的内圈均固定有螺纹杆42,在螺纹杆4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3,使螺纹套43沿着螺纹杆42上下移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2);传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2)上;压紧组件(5),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4)上,用于压紧织物芯输送带;转动限位结构(7),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4)上,包括内圈(71)和绕着内圈(71)转动的外圈(74),且外圈(74)上设置有卡块(73)和可以使卡块(73)伸缩的伸缩件(76)和弹性件(7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连接在保护壳(11)上的第一轴承(21)和连接在第一轴承(21)内圈中的连接杆(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传动轮(23),所述连接杆(22)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盘(24),且驱动盘(24)的顶部偏心处连接有驱动把手(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的外表面连接有横锥齿轮(26),所述横锥齿轮(26)连接有竖锥齿轮(27),所述竖锥齿轮(27)的左侧连接有丝杆(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5)包括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的左侧连接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坤闫山王克峰潘强侯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煤业运输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