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再液化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再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077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申请提供一种再液化系统。该再液化系统包括第一液化组件和第二液化组件,其中,第一液化组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和第一收集器,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与液货舱的出口连通;第二液化组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二换热器和第二收集器,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连通。该再液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液化组件和第二液化组件,对含有杂质的BOG进行分极分离后液化回收或者对纯净的BOG进行液化回收,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能实现能源的节约及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lng运输船和双燃料船的气体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再液化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双燃料船作为清洁能源运输的重要载体,在航运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lng运输船和双燃料船的运营过程中,特别是在气体试航前对货舱或燃料舱进行加注时,会产生大量的闪蒸气(bog)。

2、bog的产生主要是由于lng在储存过程中因环境热量输入而导致的蒸发。传统的处理方式中,bog往往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或者通过火炬系统进行燃烧。但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均存在显著的问题。直接排放不仅违反了环境保护法规,而且加剧了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了不良影响。火炬燃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bog对大气的直接排放,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废气仍然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3、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直接排放还是火炬燃烧,都未能将bog转化为有价值的能源效益。bog作为一种富含能量的气体,其直接排放或燃烧不仅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也增加了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在当前能源紧张、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bog,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已成为航运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4、因此,为了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能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再液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未能高效、环保地处理bog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在再液化系统。该再液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液化组件和第二液化组件,对含有杂质的bog进行分级分离后液化回收或者对纯净的bog进行液化回收,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能实现能源的节约及再利用。

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再液化系统,包括:

3、第一液化组件,所述第一液化组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和第一收集器,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与液货舱的出口连通;

4、第二液化组件,所述第二液化组件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二换热器和第二收集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连通。

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压缩机。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一温度变送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第二温度变送器。

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取样阀。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收集器之间设置膨胀机。

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收集器之间设置第三温度变送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膨胀机之间设置第四温度变送器。

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温度变送器与所述第一收集器之间设置第一进口阀。

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膨胀机与所述第二收集器之间设置第二进口阀。

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液氮冷却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液氮冷却系统之间设置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液氮冷却系统之间设置第三控制阀。

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液货舱与槽车连通,所述液货舱与所述槽车之间设置槽车加注阀和液货舱加注阀。

14、如上所述,本申请的再液化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申请的再液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液化组件和第二液化组件,对含有杂质的bog进行分级分离后液化回收以及对纯净的bog进行液化回收,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能实现能源的节约及再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一温度变送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第二温度变送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取样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收集器之间设置膨胀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收集器之间设置第三温度变送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膨胀机之间设置第四温度变送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变送器与所述第一收集器之间设置第一进口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与所述第二收集器之间设置第二进口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液氮冷却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液氮冷却系统之间设置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液氮冷却系统之间设置第三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货舱与槽车连通,所述液货舱与所述槽车之间沿流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槽车加注阀和液货舱加注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一温度变送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第二温度变送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液货舱的出口之间设置取样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收集器之间设置膨胀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张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