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制造技术_技高网

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74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涉及电缆监测终端技术领域;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安装柜,所述安装柜内安装设有监测终端本体,所述监测终端本体一侧安装设有连接头且所述连接头贯穿安装柜,所述连接头上插接设有高压电缆,所述安装柜外壁靠近连接头固定设有防护柜,所述连接头同高压电缆均为位于防护柜内,所述防护柜内位于最上方的高压电缆和最下方的高压电缆之间共同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两个所述横杆间设有第一散热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第一风扇工作将吹风对连接头处进行散热,同时电机使得摆动架带动第一风扇反复摆动,摆动的第一风扇将增加对连接头周围的散热面积,针对连接头与高压电缆连接周围均可得到有效的散热,增加散热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监测终端,具体为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


技术介绍

1、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无论是在电缆的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均要对电缆的性质通过电缆监测装置进行监测,保证电缆质量,避免在后期使用时出现瑕疵;

2、现在一些电缆与监测终端进行连接时,由于电缆的散热能力一般,同时端部与终端连接的位置处所需传输信号更大,导致其热量堆积的更多,导致电缆与终端的连接处更容易高温,导致该位置处容易导致因为高温起火损坏,且现在连接头与高压电缆连接的端部之间环境受到连接头与高压电缆信号出传输的情况,周围环境容易高温,导致终端上的连接头与高压电缆工作环境较差,将会影响终端与高压电缆之间工作的正常;

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包括终端模块和安装模块,所述终端模块安装设置在安装模块内,所述终端模块具体为高压电缆监测终端,所述终端模块具体包括监测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分析模块和显示模块;

3、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局放传感器、烟感传感器和线路故障指示器,所述局放传感器、烟感传感器和线路故障指示器均设置在所需监测的高压电缆上;

4、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采用通信服务器与局放传感器、烟感传感器和定位故障模块通信并获取其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高压电缆监测终端的服务器内;

5、所述分析模块对信号接收模块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判断是否电缆上是否发生局方或者产生烟雾故障,从而传动信号给显示模块,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工作人员接收显示的指令到达故障位置进行监测。

6、优选地,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柜,所述安装柜内安装设有监测终端本体,所述监测终端本体一侧安装设有连接头且所述连接头贯穿安装柜,所述连接头上插接设有高压电缆,所述安装柜外壁靠近连接头固定设有防护柜,所述连接头同高压电缆均为位于防护柜内,所述防护柜内位于最上方的高压电缆和最下方的高压电缆之间共同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两个所述横杆间设有第一散热组件,所述防护柜的其中一侧靠近相对应的连接头固定设有呈u型的支架,所述支架靠近连接头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同支架间设有摆动组件,所述防护柜内壁设有箱体冷却装置。

7、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置数量为两个且呈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下端分别活动插设在两个横杆上,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向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上开设有与高压电缆相吻合的吻合槽,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杆内转动设有两端螺纹相反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螺纹插设有移动块,所述横杆上方贯穿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块和横杆上,所述丝杆的其中一端贯穿防护柜且固定设有转轮。

8、优选地,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架的竖直一端且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防护柜,所述转轴位于防护柜的一端固定设有转板,所述转板偏心处活动插设有转轴,所述偏心处活动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设有活动套,所述支架相对的两端共同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靠近转板的一端固定设有呈u型的摆动架,所述活动套套设在摆动架上,所述摆动板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第一风扇的背面上,所述防护柜外壁靠近其中一个转轴间安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设置在转轴上,多个所述转轴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防护柜与第一风扇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分布的散热孔。

9、优选地,所述防护柜侧壁位于连接头的上方安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风扇和电机之间电线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箱体冷却装置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设置在防护柜内壁上端,所述防护柜外壁上端靠近吸气管固定设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输入端与吸气管进行连接,所述防护柜的顶端固定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存储有冷却水,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水淹没冷却管,所述吸气泵的输出端连接设置在冷却管内,所述防护柜内壁靠近安装柜内壁的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底部连接设有水平设置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冷却管远离吸气泵的一端贯穿冷却箱连接设置在输气管上,所述冷却箱外壁上表面设有对冷却水降温组件,所述冷却水降温组件包括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安装设置在冷却箱外壁上表面,所述第二散热翅片内安装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远离散热管的一端贯穿插设在冷却箱内且通过水泵进行连接,所述散热管同冷却管均呈s型设置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第一风扇工作将吹风对连接头处进行散热,同时电机使得摆动架带动第一风扇反复摆动,摆动的第一风扇将增加对连接头周围的散热面积,针对连接头与高压电缆连接周围均可得到有效的散热,增加散热面积;

13、2、本专利技术中吸气泵将吸入热气经过冷却管和冷却箱进行冷却,使得热气降温,后续通过排气管上开设的排气孔进行排放,从而对防护柜的热气进行置换,使得防护柜空气置换实现快速降温,对连接头和高压电缆连接时提供一个良好的信号传输环境,保证连接时避免温度过热影响正常的工作;

14、3、本专利技术中冷却箱内的冷却水经过散热管,此时第二散热翅片将对升温的冷却水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水随着散热管上的出水管再次进入到冷却箱内时,使得冷却水仍可具有良好的冷却条件对冷却管的热气进行吸收热量使其降温,保证经过冷却水的热气降温后续排放时使得防护柜内温度降低;

15、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丝杆可使得两个移动块相向移动,使得两个移动板上的两个第一散热翅片相向移动对高压电缆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进行闭合,使得第一散热翅片对高压电缆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进行散热降温,对高压电缆与连接头正常工作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包括终端模块和安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模块安装设置在安装模块内,所述终端模块具体为高压电缆监测终端,所述终端模块具体包括监测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分析模块和显示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柜(1),所述安装柜(1)内安装设有监测终端本体(11),所述监测终端本体(11)一侧安装设有连接头(12)且所述连接头(12)贯穿安装柜(1),所述连接头(12)上插接设有高压电缆,所述安装柜(1)外壁靠近连接头(12)固定设有防护柜(15),所述连接头(12)同高压电缆均为位于防护柜(15)内,所述防护柜(15)内位于最上方的高压电缆和最下方的高压电缆之间共同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22),两个所述横杆(22)间设有第一散热组件,所述防护柜(15)的其中一侧靠近相对应的连接头(12)固定设有呈U型的支架(3),所述支架(3)靠近连接头(12)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扇(31),所述第一风扇(31)同支架(3)间设有摆动组件,所述防护柜(15)内壁设有箱体冷却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设置数量为两个且呈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移动板(2)的上下端分别活动插设在两个横杆(22)上,两个所述移动板(2)相向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散热翅片(21),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上开设有与高压电缆相吻合的吻合槽,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杆(22)内转动设有两端螺纹相反的丝杆(23),所述丝杆(23)的两端螺纹插设有移动块(25),所述横杆(22)上方贯穿开设有活动槽(24),所述活动槽(24)内滑动设有连接块(26),所述连接块(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块(25)和横杆(22)上,所述丝杆(23)的其中一端贯穿防护柜(15)且固定设有转轮(2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轴(32),所述转轴(32)转动设置在支架(3)的竖直一端且所述转轴(32)的一端贯穿防护柜(15),所述转轴(32)位于防护柜(15)的一端固定设有转板(321),所述转板(321)偏心处活动插设有转轴(32),所述偏心处活动插设有活动杆(33),所述活动杆(33)的顶端固定设有活动套(34),所述支架(3)相对的两端共同固定设有固定杆(35),所述固定杆(35)上套设有摆动板(36),所述摆动板(36)靠近转板(321)的一端固定设有呈U型的摆动架(37),所述活动套(34)套设在摆动架(37)上,所述摆动板(36)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第一风扇(31)的背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柜(15)外壁靠近其中一个转轴(32)间安装设有电机(38),所述电机(38)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设置在转轴(32)上,多个所述转轴(32)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柜(15)与第一风扇(3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分布的散热孔(39)。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柜(15)侧壁位于连接头(12)的上方安装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第一风扇(31)和电机(38)之间电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冷却装置包括吸气管(4),所述吸气管(4)设置在防护柜(15)内壁上端,所述防护柜(15)外壁上端靠近吸气管(4)固定设有吸气泵(41),所述吸气泵(41)的输入端与吸气管(4)进行连接,所述防护柜(15)的顶端固定设有冷却箱(42),所述冷却箱(42)内存储有冷却水,所述冷却箱(42)内设有冷却管(43),所述冷却箱(42)内的冷却水淹没冷却管(43),所述吸气泵(41)的输出端连接设置在冷却管(43)内,所述防护柜(15)内壁靠近安装柜(1)内壁的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输气管(44),所述输气管(44)的底部连接设有水平设置的排气管(45),所述排气管(45)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排气孔(46),所述冷却管(43)远离吸气泵(41)的一端贯穿冷却箱(42)连接设置在输气管(44)上,所述冷却箱(42)外壁上表面设有对冷却水降温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降温组件包括第二散热翅片(5),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安装设置在冷却箱(42)外壁上表面,所述第二散热翅片(5)内安装设有散热管(51),所述散热管(5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进水管(52)和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包括终端模块和安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模块安装设置在安装模块内,所述终端模块具体为高压电缆监测终端,所述终端模块具体包括监测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分析模块和显示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柜(1),所述安装柜(1)内安装设有监测终端本体(11),所述监测终端本体(11)一侧安装设有连接头(12)且所述连接头(12)贯穿安装柜(1),所述连接头(12)上插接设有高压电缆,所述安装柜(1)外壁靠近连接头(12)固定设有防护柜(15),所述连接头(12)同高压电缆均为位于防护柜(15)内,所述防护柜(15)内位于最上方的高压电缆和最下方的高压电缆之间共同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22),两个所述横杆(22)间设有第一散热组件,所述防护柜(15)的其中一侧靠近相对应的连接头(12)固定设有呈u型的支架(3),所述支架(3)靠近连接头(12)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扇(31),所述第一风扇(31)同支架(3)间设有摆动组件,所述防护柜(15)内壁设有箱体冷却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设置数量为两个且呈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移动板(2)的上下端分别活动插设在两个横杆(22)上,两个所述移动板(2)相向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散热翅片(21),所述第一散热翅片(21)上开设有与高压电缆相吻合的吻合槽,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杆(22)内转动设有两端螺纹相反的丝杆(23),所述丝杆(23)的两端螺纹插设有移动块(25),所述横杆(22)上方贯穿开设有活动槽(24),所述活动槽(24)内滑动设有连接块(26),所述连接块(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块(25)和横杆(22)上,所述丝杆(23)的其中一端贯穿防护柜(15)且固定设有转轮(2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综合智能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轴(32),所述转轴(32)转动设置在支架(3)的竖直一端且所述转轴(32)的一端贯穿防护柜(15),所述转轴(32)位于防护柜(15)的一端固定设有转板(321),所述转板(321)偏心处活动插设有转轴(32),所述偏心处活动插设有活动杆(33),所述活动杆(33)的顶端固定设有活动套(34),所述支架(3)相对的两端共同固定设有固定杆(35),所述固定杆(35)上套设有摆动板(36),所述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倪晓璐陈荣鑫孟庆铭谢远友罗利峰张文杰杨洋孙海华陶倩敏李鹏博孙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