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627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Cu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将Cr粉和Mo粉通过等离子球磨混合后,得到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将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Cu粉和Mo粉混合后,得到多元多尺度Cu‑Cr‑Mo复合粉末;将多元多尺度Cu‑Cr‑Mo复合粉末依次进行压制和液相烧结处理,得到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电弧烧蚀、抗熔焊、传导和力学性能,适用于高压真空触头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cu基复合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真空开关对其核心部件触头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ucr触头材料是目前国内外真空开关的首选材料,需开发研制新型cucr触头材料,来满足更严苛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2、cucr电触头的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组织,组织的细化、材料的致密化以及成分的均匀化,均能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此外添加第三组元和热处理也是改善合金组织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通过添加新的组元改善触头材料的烧结性能、截流值、开断水平、耐电压能力以及及抗熔焊能力。例如,添加fe组元可增强cucr合金的耐电压能力,增加电弧稳定性,减小截流值。添加mo可增强cr相,使cucr合金的耐电压水平增加,截流值减小。添加微量te可提高cucr合金的抗熔焊性能。添加w、ni可改善cucr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但是添加第三组元会增加电子的散射,进而降低w-cu复合材料的传导性能。亟需找到可以同时提升cucr复合材料耐电弧烧蚀能力和导电性能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cu-cr-mo复合材料耐电弧烧蚀和导电性能不足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cr粉和mo粉通过等离子球磨混合后,得到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

5、s2:将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cu粉和mo粉混合后,得到多元多尺度cu-cr-mo复合粉末;

6、s3:将多元多尺度cu-cr-mo复合粉末依次进行压制和液相烧结处理,得到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

7、进一步地,s1中,所述cr粉和mo粉的质量比为(0.1~5):1;所述cr粉的粒径为1~20μm,mo粉的粒径为0.1~10μm。

8、进一步地,s1中,所述等离子球磨的球料比为20:1,球磨转速为500~960rpm,球磨时的放电电流为0.5~3a。

9、进一步地,s1中,所述等离子球磨采用运行30min停机30min反复进行的球磨方法,总的球磨时间为3~10h。

10、进一步地,s1中,所述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的晶粒尺寸为20~80nm。

11、进一步地,s2中,所述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cu粉和mo粉的质量比为(10~30):(50~70):(40~50)。

12、进一步地,s2中,cu粉的粒径为5-150μm,mo粉的粒径为5~30μm。

13、进一步地,s3中,所述液相烧结处理的温度为1150~1350℃,液相烧结处理中进行保温,保温的时间为0.5~3h。

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

15、进一步地,所述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中cr-mo固溶体相晶粒尺寸为80~250nm,mo颗粒尺寸为8~30μ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球磨的高能量和特殊环境快速获得cr和mo完全固溶的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得到的cr-mo固溶体相可以起到分散电弧的作用,同时在电弧导致的高温下可以回溶到cu基体中,降低熔融cu相的粘度,减少cu相喷溅,保持触头的平整度;该制备方法具有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出纳米尺寸固溶体粉末,大大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1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中,纳米cr-mo固溶体相可以起到分散电弧的作用,同时在电弧导致的高温下可以回溶到cu基体中,降低熔融cu相的粘度,减少cu相喷溅,保持触头的平整度;根据相关实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制备cu-cr-mo复合材料中纳米尺寸mo颗粒可以增加提升材料的抗熔焊性,同时保持材料的高传导性能,因此所制备的多元(cr-mo、mo)多尺度(纳米、微米)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电弧烧蚀、抗熔焊、传导和力学性能,适用于高压真空触头的制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Cr粉和Mo粉的质量比为(0.1~5):1;所述Cr粉的粒径为1~20μm,Mo粉的粒径为0.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等离子球磨的球料比为20:1,球磨转速为500~960rpm,球磨时的放电电流为0.5~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等离子球磨采用运行30min停机30min反复进行的球磨方法,总的球磨时间为3~1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的晶粒尺寸为20~8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Cu粉和Mo粉的质量比为(10~30):(50~70):(4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Cu粉的粒径为5-150μm,Mo粉的粒径为5~3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液相烧结处理的温度为1150~1350℃,液相烧结处理中进行保温,保温的时间为0.5~3h。

9.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中Cr-Mo固溶体相晶粒尺寸为80~250nm,Mo颗粒尺寸为8~3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cr粉和mo粉的质量比为(0.1~5):1;所述cr粉的粒径为1~20μm,mo粉的粒径为0.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等离子球磨的球料比为20:1,球磨转速为500~960rpm,球磨时的放电电流为0.5~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等离子球磨采用运行30min停机30min反复进行的球磨方法,总的球磨时间为3~1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多尺度强化cu-cr-m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纳米cr-mo固溶体粉末的晶粒尺寸为20~80nm。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铮谭欣雨肖鹏梁淑华张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