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60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所述塑胶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上安装有第二信号传输端子,所述塑胶基座一端的两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塑胶后盖的内腔通过卡块与塑胶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塑胶后盖的表面开设有端子孔,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和第二信号传输端子的一端从端子孔的内腔贯穿,并延伸至塑胶后盖的外部,可以改善因端子裸露与空气接触而造成短路,有效防止了USB3.0和USB2.0端子短路的问题。减少了组装信号传输3.0端子工艺,降低了组装上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具体为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1、usb3.0连接器是一种传输速度更快的接口,支持用于随时随地快速同步的5gbps数据速率,性能相比usb2.0提高10倍。usb3.0连接器具有广泛扩散性、多功能性和易用性,已成为当今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最流行的互连方式,目前传统的usb3.0,均选用单个零件接拼组装的方式进行安装,此方式因结构限制端子的接触部位的边缘带就无可避免的存在镂空裸露在外与空气接触,当产品在工作状态下,2.0与3.0端子因距离过近,通过高压后导致产品短路。

2、根据公开号为:cn214706466u一种新结构usb3.0连接器,该技术包括有连接器外壳、连接器舌板、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连接器舌板设置于连接器外壳内,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设置于连接器舌板内,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互间隔设置,且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连接器舌板内错位分布;连接器舌板的前端为凸舌结构,连接器舌板的后端为护盖结构,凸舌结构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有装配槽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usb3.0连接器中的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相互间隔且错位分布,有效解决高频传输产生串音、干扰现象,实现信号传输高;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可以共同生成在一条料带中,提高生产效率。

3、根据上述介绍的一种连接器,虽然能解决串音、干扰现象,但是在连接器组装时,组装工艺比较复杂,增加人工的组装成本,无法对内部的信号传输端子进行保护,使信号传输端子的接触部位的边缘带就无可避免的存在镂空裸露在外与空气接触,影响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通过此种结构,可以改善因端子裸露与空气接触而造成短路,有效防止了信号传输端子短路的问题,减少了组装信号传输端子工艺,降低了组装上的人工成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所述塑胶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上安装有第二信号传输端子,所述塑胶基座一端的两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塑胶后盖的内腔通过卡块与塑胶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塑胶后盖的表面开设有端子孔,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和第二信号传输端子的一端从端子孔的内腔贯穿,并延伸至塑胶后盖的外部。

3、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的表面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在放置槽的内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子位于第一信号传输端子的上方。

4、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和第二信号传输端子均呈l状设置,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子的一端插接在第一信号传输端子的内腔。

5、优选的,所述端子孔的设置有多组,所述多组端子孔呈矩形排列在塑胶后盖的上表面。

6、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侧壁呈斜切面设置,所述塑胶后盖底端的内侧壁与卡块的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卡块的表面与通槽的内腔卡接。

7、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的横截面不能超过放置槽内腔的横截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通过第一传输端子和放置槽内腔注塑成型的方式,使第一传输端子嵌入塑胶基座内,将端子接触部位的边缘带埋入塑胶基座内不与空气接触,防止短路。

10、2、本实用新性通过将第二信号输出端子插接在第一信号传输端子的内腔,简化了信号传输端子的组装工艺,减少了信号传输端子的组装难度,降低信号输出端子组装上的人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包括塑胶基座(1)和塑胶后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基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的内腔设置有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上安装有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所述塑胶基座(1)一端的两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塑胶后盖(2)的内腔通过卡块(6)与塑胶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塑胶后盖(2)的表面开设有端子孔(7),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和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的一端从端子孔(7)的内腔贯穿,并延伸至塑胶后盖(2)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的表面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在放置槽(3)的内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位于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和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均呈L状设置,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的一端插接在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孔(7)的设置有多组,所述多组端子孔(7)呈矩形排列在塑胶后盖(2)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的外侧壁呈斜切面设置,所述塑胶后盖(2)底端的内侧壁与卡块(6)的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卡块(6)的表面与通槽的内腔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的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的横截面不能超过放置槽(3)内腔的横截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包括塑胶基座(1)和塑胶后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基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的内腔设置有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上安装有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所述塑胶基座(1)一端的两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塑胶后盖(2)的内腔通过卡块(6)与塑胶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塑胶后盖(2)的表面开设有端子孔(7),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和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的一端从端子孔(7)的内腔贯穿,并延伸至塑胶后盖(2)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短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的表面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在放置槽(3)的内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子(5)位于第一信号传输端子(4)的上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千平黄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多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