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59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光伏领域,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基底具有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基底具有交替设置的电极区以及非电极区;电极区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结构,非电极区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结构,第一表面结构的粗糙度小于第二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隧穿介质层,隧穿介质层覆盖第一表面结构;第一掺杂导电层,第一掺杂导电层位于隧穿介质层远离基底的一侧;本征钝化层,本征钝化层位于基底的第二表面;第二掺杂导电层,第二掺杂导电层位于本征钝化层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一掺杂导电层与第二掺杂导电层的导电类型不同;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覆盖第二掺杂导电层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耗尽,太阳电池作为新的能源替代方案,使用越来越广泛。太阳电池是将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太阳电池利用光生伏特原理产生载流子,然后使用电极将载流子引出,从而利于将电能有效利用。

2、目前的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ibc电池(交叉背电极接触电池,interdigitatedback contact)、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perc电池(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l cell)以及异质结电池等。通过不同的膜层设置以及功能性限定减少光学损失以及降低硅基底表面及体内的光生载流子复合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至少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基底具有交替设置的电极区以及非电极区;所述电极区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结构,所述非电极区的第一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结构,所述第一表面结构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二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隧穿介质层,所述隧穿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结构;第一掺杂导电层,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位于所述隧穿介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本征钝化层,所述本征钝化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二表面;第二掺杂导电层,所述第二掺杂导电层位于所述本征钝化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具有第一掺杂元素,所述第二掺杂导电层具有第二掺杂元素,所述第一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二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不同;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二掺杂导电层表面。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远离所述隧穿介质层的一侧具有第三表面结构,所述第三表面结构包括多个微凸起结构,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尺寸。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尺寸小于1um。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形状包括金字塔形状、正弦曲线形状或者抛物线形状。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结构包括平整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隧穿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与所述第一表面结构共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内具有第三掺杂元素,所述第一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三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三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相同。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发射极,所述发射极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一表面,所述隧穿介质层位于所述电极区的发射极表面,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表面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表面结构共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绒面结构,所述本征钝化层、所述第二掺杂导电层以及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绒面结构共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电极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电接触;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电极区,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接触。

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由多个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连接而成;封装胶膜,用于覆盖所述电池串的表面;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封装胶膜背离所述电池串的表面。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中,第一表面结构的粗糙度小于第二表面结构的粗糙度,则非电极区的基底表面的粗糙度高代表着非电极区的基底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凹凸结构可以增加入射光线的内反射,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电极区的基底表面的粗糙度低代表电极区的基底表面较为平整,从而沉积在其上的隧穿介质层以及第一掺杂导电层的膜层的沉积性能较好,进而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可以发挥较好的钝化效果降低电极区的基底表面的表面缺陷。正面为局部topcon电池结构,背面为异质结结构,改善电池的钝化效果,从而提高电池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远离所述隧穿介质层的一侧具有第三表面结构,所述第三表面结构包括多个微凸起结构,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尺寸小于1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形状包括金字塔形状、正弦曲线形状或者抛物线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结构包括平整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穿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与所述第一表面结构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内具有第三掺杂元素,所述第一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三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三掺杂元素的导电类型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极,所述发射极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一表面,所述隧穿介质层位于所述电极区的发射极表面,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第一表面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表面结构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绒面结构,所述本征钝化层、所述第二掺杂导电层以及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绒面结构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电极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电接触;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电极区,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接触。

1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远离所述隧穿介质层的一侧具有第三表面结构,所述第三表面结构包括多个微凸起结构,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尺寸小于1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形状包括金字塔形状、正弦曲线形状或者抛物线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结构包括平整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穿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掺杂导电层与所述第一表面结构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方郑霈霆杨洁张昕宇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