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605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技术公开了电解液回收装置,涉及排液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组件,所述升降控制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挂环和吹液组件,且挂环的表面与储液罐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储液罐的表面固定插接有加液管,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储液罐表面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电机,且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筒的内壁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在使用中实现了便于对电解液容器中的残留液体进行有效排液的效果,避免了电解液粘附在容器的内壁,从而提升了对电解液容器的清理效果,避免残留液滴对后续电池的注液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液装置,具体涉及电解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向电池中注入电解液,实施注液完成后,注液杯或其他容器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残留的电解液,为了不影响下一个电池的注液精度,就需要对残留的电解液进行回收。

2、公开号为cn21104558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解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罐、通气管、排液管、吸液管和过滤装置,所述通气管、排液管和吸液管均连接于回收罐的顶盖外侧,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上部,所述吸液管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侧至回收罐内腔的上部。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回收装置内壁容易粘附电解液的液滴,虽然现有技术通过正压方式进行排液,但难以保证对装置内壁的电解液进行有效清理,导致回收处理效果不佳。

3、为此提出电解液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电解液回收装置。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解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组件,所述升降控制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挂环和吹液组件,且挂环的表面与储液罐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储液罐的表面固定插接有加液管,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储液罐表面设置有支撑组件。

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电机,且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筒的内壁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与安装筒、储液罐均活动插接,且连接柱的底部与挂环表面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吹液组件包括风机,且风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的表面,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底部设置有喷头,且出风管与喷头相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喷头在安装环底部环形阵列分布,且喷头的喷气方向与储液罐内壁底部相适配。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且支撑柱与储液罐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通过加液管可向储液罐的内部送入电解液,通过开启电磁阀,可将储液罐内部的电解液排出,再通过升降控制组件控制挂环下降,使得挂环沿着安装筒的内壁向下滑动,将粘附在储液罐内壁的电解液液滴刮除,使得残余电解液通过储液罐的底部排出,当升降控制组件控制挂环移动至最下方后,通过吹液组件运行产生风力,对储液罐内壁倾斜面残余的液滴进行吹动,使得最后剩余的电解液得以排出,在使用中实现了便于对电解液容器中的残留液体进行有效排液回收的效果,避免了电解液粘附在容器的内壁,从而提升了对电解液容器的清理效果,避免残留液滴对后续电池的注液精度造成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1),所述储液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2),所述安装筒(2)内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组件(3),所述升降控制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挂环(4)和吹液组件(5),且挂环(4)的表面与储液罐(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储液罐(1)的表面固定插接有加液管(6),所述储液罐(1)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7),所述储液罐(1)表面设置有支撑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组件(3)包括电机(301),且电机(301)固定安装在安装筒(2)的内壁底部,所述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02),所述螺纹柱(3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柱(303),且连接柱(303)与安装筒(2)、储液罐(1)均活动插接,且连接柱(303)的底部与挂环(4)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液组件(5)包括风机(501),且风机(501)固定安装在连接柱(303)的表面,所述风机(501)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502),所述连接柱(3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503),所述安装环(503)的底部设置有喷头(504),且出风管(502)与喷头(50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50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喷头(504)在安装环(503)底部环形阵列分布,且喷头(504)的喷气方向与储液罐(1)内壁底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8)包括支撑柱(801),且支撑柱(801)与储液罐(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8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1),所述储液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2),所述安装筒(2)内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组件(3),所述升降控制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挂环(4)和吹液组件(5),且挂环(4)的表面与储液罐(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储液罐(1)的表面固定插接有加液管(6),所述储液罐(1)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7),所述储液罐(1)表面设置有支撑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组件(3)包括电机(301),且电机(301)固定安装在安装筒(2)的内壁底部,所述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02),所述螺纹柱(3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柱(303),且连接柱(303)与安装筒(2)、储液罐(1)均活动插接,且连接柱(303)的底部与挂环(4)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星毛韵洁毛才良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银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