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伟专利>正文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45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属于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定子、转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定子套设于壳体的外侧,转子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定子相对应,转子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转子上设有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与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相反,转子的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第一螺旋通道的第一单向阀,转子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第二螺旋通道的第二单向阀,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腔体内部或外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在有振动或往复运动的场景,都能使用,进行能量回收,发电效率高,大大降低了能量的浪费,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能量回收,具体涉及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国家在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在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涌现了很多能量回收再利用的研究。

2、能量回收主要是将不能存储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再利用。振动能量回收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例如荷兰一家舞厅利用弹簧地板收集人们舞动时的能量并且将其转化为电能供应照明,已经成了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经典案例。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了如同糖块大小的振动发电机,并且试图将其用于工业领域的传感器上,例如煤矿、油田、化工厂或者其他类似恶劣环境下的监控设备等等;他们甚至还计划将这种发电机进一步微型化之后植入人体,为那些需要长时间供电的医疗设备提供电力。美国科学家曾在都灵火车站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制造了一个发电机原型,利用人的脚步移动发电。研究表示,相当数量的人的脚步移动足可以产生牵引一辆火车的电量。音力发电公司还打算把震动发电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用品中。比如他们正在与一家著名的运动服装制造商共同研制一种内置震动发电机的“发电鞋”。人们穿上“发电鞋”走路时,顺便还能给随身携带的音乐播放器和手机充电。

3、现有的振动能量回收主要是采用压电原理进行发电的,发电效率低,适用场景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定子、转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定子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定子相对应,所述转子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转子上设有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均贯通所述转子的两端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相反,所述转子的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第一单向阀,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或外部。

4、可选的,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周向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周向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5、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采用弹簧制成,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的一端与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端面连接。

6、可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和/或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有容量调节件。

7、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采用弹性气囊制成,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性气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上设有进排气孔,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排气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弹性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气囊上设有进排液孔,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进排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8、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气囊和所述第二弹性气囊为波纹管状结构。

9、可选的,所述定子的外侧设有防护壳。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在有振动或往复运动的场景,都能使用,进行能量回收,发电效率高,大大降低了能量的浪费,绿色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转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定子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定子相对应,所述转子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转子上设有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均贯通所述转子的两端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相反,所述转子的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第一单向阀,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或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周向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周向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采用弹簧制成,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的一端与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和/或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有容量调节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采用弹性气囊制成,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性气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上设有进排气孔,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排气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弹性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气囊上设有进排液孔,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进排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气囊和所述第二弹性气囊为波纹管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外侧设有防护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转子、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定子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定子相对应,所述转子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转子上设有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均贯通所述转子的两端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线方向相反,所述转子的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第一单向阀,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堵住或打开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或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周向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周向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采用弹簧制成,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