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噪声滤波器和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噪声滤波器和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41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具备:构成传输线路的第一导电部件(51A)及第二导电部件(51B);与第一导电部件(51A)隔着第一中间部件(53A)配置的第三导电部件55A);与第二导电部件(51B)隔着第二中间部件(53B)配置的第四导电部件(55B);将第三导电部件(55A)与第四导电部件(55B)电气连结的第一电阻部件(65A)及第二电阻部件(65B);以及形成于第三导电部件(55A)与第四导电部件(55B)之间的区域的第一磁路(57),第一中间部件(53A)和第二中间部件(53B)的一方或者双方由绝缘体构成,构成有将第三导电部件(55A)、第一电阻部件(65A)、第四导电部件(55B)、第二电阻部件(65B)以及第三导电部件(55A)呈环状连结而成的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噪声滤波器和设置有噪声滤波器的电路。


技术介绍

1、在电源系统中,能够减少共模噪声、常模噪声以及反射噪声,从而降低降低噪声对被驱动装置的影响(例如,专利文献1)。

2、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即使存在如下的情况:即,由于噪声而在共模扼流圈的铁芯内产生磁通,由于该磁通而在电源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且电流流动而成为电源线的反射噪声,但是,通过在共模扼流圈的铁芯中具备绕组(w)和与绕组(w)连接的第7电阻(r7),也能够降低该反射噪声。另外,即使在被驱动装置所反射的噪声通过了共模扼流圈(13)的情况下,cr电路(12)也能够利用电阻(r2)的电阻成分将该反射噪声转换为热能并消耗掉。

3、另一方面,为了针对在电源线(101、102)的线路中流动的双向的电流降低反射噪声,需要设为相对于线路方向对称的电路,且需要cr电路(12)、共模扼流圈(13、lr电路)以及cr电路(15)的至少6个部件。

4、另外,近年来,随着半导体的高性能化,噪声的频带成为更高的频率、例如从30mhz提高至1ghz左右,为了将噪声滤波器的特性确保至高频率、即应对短波长的噪声,要求缩短部件间的距离、简化部件结构、削减部件个数等。

5、1ghz的噪声发生谐振的1/4波长在真空中为75mm,通常,噪声周围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相对磁导率之积为4左右,1/4波长为38mm左右,如果将能够防止上述谐振的最大长度设为上述1/4波长的1/10,则为3.8mm。

6、为了将噪声滤波器的特性确保到1ghz,将部件间距离设为4mm以下、将部件结构的绕组重复结构或层叠重复结构等的重复距离设为4mm以下的距离限制成为课题。另外,为了兼顾大电流用途中的噪声滤波器的大型化和距离限制,部件数量削减、部件本身的结构简化成为课题。

7、能够将如下这样的复合电子部件应用于噪声滤波器:该复合电子部件利用兼具磁性体和电介质这两者的材质、复合材料将线圈和电容器一体化,从而一体地兼具线圈和电容器这两者的功能(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这样,能够满足部件间距离的限制,实现部件本身的结构的简化、部件个数的削减,能够解决专利文献1的课题。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4271号公报

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6-6423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2685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应用了专利文献2的复合电子部件来代替专利文献1的电路的共模扼流圈(13)和电容器(c3)的情况下,绕组(w)中的电阻为1个。因此,该噪声滤波器部的特性阻抗不会成为固定值,而是根据流过传输线路的电流的频率发生变动。因此,存在无法与传输线路进行阻抗匹配的课题。

3、另外,由专利文献2的图1的标号11表示或者由专利文献3的图1的标号2表示的磁性体与电介质的复合材料是必须的,并且,与单体的磁性体、电介质相比,各特性较差,在获取性和性价比方面不利。不使用该复合材料的线圈与电容器的一体化成为课题。

4、根据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具有优越性的噪声滤波器和电路

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本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具备: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它们构成传输线路;第三导电部件,其与第一导电部件隔着第一中间部件配置;第四导电部件,其与第二导电部件隔着第二中间部件配置;第一电阻部件和第二电阻部件,它们将第三导电部件与第四导电部件电气连结;以及第一磁路,其形成于第三导电部件与第四导电部件之间的区域。

7、在本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中,第一中间部件和第二中间部件的一方或双方由绝缘体构成,并且构成有将第三导电部件、第一电阻部件、第四导电部件、第二电阻部件以及第三导电部件呈环状连结而成的电路。

8、在本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中,优选的是,噪声滤波器具备以包围第一导电部件、第二导电部件、第三导电部件、第四导电部件、第一电阻部件以及第二电阻部件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第二磁路,

9、第一磁路与第二磁路相互磁连通,并且,

10、第一导电部件、第二导电部件、第三导电部件、第四导电部件、第一电阻部件、第二电阻部件以及第一磁路被第二磁路约束而一体化。将该噪声滤波器称为第2形态。

11、在本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中,优选的是,第一导电部件、第二导电部件、第三导电部件、第四导电部件、第一中间部件以及第二中间部件均为长条形状。

12、在本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中,优选的是,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是棒状部件,第三导电部件具有能够内插第一导电部件的筒状形状,并且,第四导电部件具有能够内插第二导电部件的筒状形状。

13、在本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中,优选的是,第二导电部件为棒状,第四导电部件具有能够内插第二导电部件的筒状形状,并且第三导电部件具有能够内插第四导电部件的筒状形状,并且第一导电部件具有能够内插第三导电部件的筒状形状。

14、本专利技术提供具备3个上面所说明的噪声滤波器、并且流过相互等效且相位相反的被同步的电流的2组三相交流的电路。

15、在该电路中,在将2组三相交流的一方的三相交流的各相设为u1、v1、w1,将另一方的三相交流的各相设为u2、v2、w2,将由相u1和相u2构成的传输线路设为传输线路t1,将由相v1和相v2构成的传输线路设为传输线路t2,将由相w1和相w2构成的传输线路设为传输线路t3,将3个噪声滤波器分别设为噪声滤波器a、噪声滤波器b、噪声滤波器c时,传输线路t1的相u1与噪声滤波器a的第一导电部件连接,传输线路t2的相v1与噪声滤波器b的第一导电部件连接,传输线路t3的相w1与噪声滤波器c的第一导电部件连接,传输线路t1的相u2与噪声滤波器a的第二导电部件连接,传输线路t2的相v2与噪声滤波器b的第二导电部件连接,传输线路t3的相w2与噪声滤波器c的第二导电部件连接。

16、本专利技术提供具备多组第2形态的噪声滤波器的综合型的噪声滤波器。

17、在该综合型的噪声滤波器中,多组第2形态的噪声滤波器的第一磁路经由第三磁路连结成一体,多组第2形态的噪声滤波器各自的第二磁路相互分离,对于500hz以下的磁场,第三磁路的相对磁导率比多个组各自的噪声滤波器的第一磁路的相对磁导率高,并且,对于1mhz以上的磁场,第三磁路的相对磁导率比多个组各自的第2形态的噪声滤波器的第一磁路的相对磁导率低。

18、本专利技术提供具备多组第2形态的噪声滤波器的综合型的另一噪声滤波器。

19、在该综合型的噪声滤波器中,多个组各自的第2形态的噪声滤波器的第一导电部件包含于一个第四磁路中,多个组各自的第二形态的噪声滤波器的第二导电部件包含于一个第五磁路,并且第四磁路和第五磁路分离地配置,对于500hz以下的磁场,第四磁路和第五磁路的相对磁导率比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6.一种电路,其是具备3个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并且流过相互等效且相位相反的被同步的电流的2组三相交流的电路,

7.一种综合型的噪声滤波器,其具备多组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8.一种综合型的噪声滤波器,其具备多组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中,

6.一种电路,其是具备3个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并且流过相互等效且相位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井卓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兴产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