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22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它包括:底板;载台组件,所述载台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底板顶部的移动板、固定在所述移动板顶部的底架、固定在所述底架顶部的载板、一体连接在所述载板顶部的凸耳架、开设在所述凸耳架一侧的凸耳槽以及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一侧的顶升机构;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设置在载台组件一侧,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底板顶部的转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转板一侧的转移升降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转移升降板一侧的夹取机构;本技术由夹取机构夹取载板上的凸耳保护壳,并由转板带动其转动180°,最后将其放置在电池舱内,不需要操作工再对凸耳保护壳进行返工调整位置,提高了保护壳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保护壳装配,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2、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避免电池受损而影响其正常充放电,因此会用到电池凸耳保护壳,将电池插装在两组电池凸耳保护壳内,在使用时减少电池振动的同时避免损坏电池的表皮结构。

3、如附图1所示,为凸耳保护壳4的结构示意图,凸耳保护壳4由凸耳本体41、固定片42和插片43组成,凸耳本体41呈“[”形状,“[”形状的凸耳本体41的开口处用于容纳电池(在实际固定电池时,将两组凸耳本体41的开口结构朝内设置,然后将电池插装在两组凸耳本体41的内侧即可)。固定片42一体连接在凸耳本体41的底部且向外延伸,固定片42上开设有螺纹孔,方便将其固定在电池舱的舱底。插片43一体连接在凸耳本体41的底部,电池舱的底部开设有与插片43相配合的插槽,对凸耳本体41进行插装限位,确保凸耳保护壳4固定位置的准确。

4、在现有技术中,向电池舱固定凸耳保护壳时,需要由人工将凸耳保护壳放置在电池舱内,再由自动锁螺丝机完成锁合操作,由于电池舱的内部空间较小,人工放置时受操作空间的限制,很容易出现凸耳保护壳放置不到位或者倾倒的情况发生,此时需要操作工辅以相应的工具对凸耳保护壳进行位置的调整,影响凸耳保护壳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组装凸耳保护壳受操作空间的限制,容易出现凸耳保护壳放置不到位或者倾倒的情况发生,而产生的影响组装效率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它包括:

3、底板;

4、载台组件,所述载台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底板顶部的移动板、固定在所述移动板顶部的底架、固定在所述底架顶部的载板、一体连接在所述载板顶部的凸耳架、开设在所述凸耳架一侧的凸耳槽以及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底架一侧的顶升机构,所述凸耳本体扣合在凸耳架上,所述插片插设在凸耳槽内;

5、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设置在载台组件一侧,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底板顶部的转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转板一侧的转移升降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转移升降板一侧的夹取机构;

6、当所述顶升机构上升时,所述夹取机构打开;当所述顶升机构下降时,所述夹取机构闭合以夹取凸耳保护壳。

7、优化地,所述载台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凸耳架内侧的避让槽、固定在所述底架一侧的第一升降滑台以及连接所述顶升机构和第一升降滑台的连接板,所述顶升机构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台上。

8、优化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台上的载台升降板、固定在所述载台升降板两侧的固定板、一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顶部且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板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板内侧的导向面。

9、优化地,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在转移升降板顶部的主夹板、竖直贯穿所述主夹板的夹槽、一体连接在所述主夹板底部的外插板、弹性设置在主夹板外侧的侧夹板、一体连接在所述侧夹板顶部且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板内侧底部的内插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插板和内插板之间的插槽;

10、当所述第一延伸板上升时,所述侧夹板向内移动使得插槽的间距变大;当所述第一延伸板下降时,所述侧夹板向外移动使得插槽的间距变小,从而夹取凸耳保护壳。

11、优化地,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开设在主夹板外侧的固定孔、贯穿所述侧夹板的通孔、贯穿所述通孔且固定在固定孔内的导柱、套设在所述导柱上的导套、开设在所述导套两侧的卡簧槽、卡设在所述卡簧槽内的卡簧以及套设在所述导柱上的弹簧,所述卡簧抵在侧夹板的内外两侧。

12、优化地,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开设在侧夹板底部的轴承槽、固定在所述侧夹板底部的轴承轴、开设在所述轴承轴两侧的轴肩槽以及套设在所述轴承轴上的轴承,所述轴承置于轴承槽内,所述导向面与轴承相配合。

13、优化地,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底板顶部的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光电开关以及固定在所述转板底部且与光电开关相配合的感应片。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5、本技术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通过载台组件承载待转运的凸耳保护壳,在直线滑台的带动下将其移动至靠近转移组件,而后由夹取机构夹取载板上的凸耳保护壳,并由转板带动其转动180°,由夹取机构将其放置在电池舱内,最后由自动锁螺丝机完成凸耳保护壳的锁合,凸耳保护壳放置位置准确,不需要操作工再对凸耳保护壳进行返工调整位置,提高了凸耳保护壳的装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所述凸耳保护壳(4)包括凸耳本体(41)、一体连接在所述凸耳本体(41)两侧的固定片(42)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凸耳本体(41)底部的插片(43),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组件(2)还包括开设在凸耳架(205)内侧的避让槽(207)、固定在所述底架(203)一侧的第一升降滑台(208)以及连接所述顶升机构和第一升降滑台(208)的连接板(210),所述顶升机构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台(20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台(208)上的载台升降板(209)、固定在所述载台升降板(209)两侧的固定板(211)、一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11)顶部且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板(212)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板(212)内侧的导向面(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在转移升降板(308)顶部的主夹板(309)、竖直贯穿所述主夹板(309)的夹槽(310)、一体连接在所述主夹板(309)底部的外插板(312)、弹性设置在主夹板(309)外侧的侧夹板(317)、一体连接在所述侧夹板(317)顶部且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板(319)、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板(319)内侧底部的内插板(320)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插板(312)和内插板(320)之间的插槽(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开设在主夹板(309)外侧的固定孔(311)、贯穿所述侧夹板(317)的通孔(318)、贯穿所述通孔(318)内且固定在固定孔(311)内的导柱(313)、套设在所述导柱(313)上的导套(314)、开设在所述导套(314)两侧的卡簧槽、卡设在所述卡簧槽内的卡簧(315)以及套设在所述导柱(313)上的弹簧(316),所述卡簧(315)抵在侧夹板(317)的内外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开设在侧夹板(317)底部的轴承槽(322)、固定在所述侧夹板(317)底部的轴承轴(323)、开设在所述轴承轴(323)两侧的轴肩槽(324)以及套设在所述轴承轴(323)上的轴承(325),所述轴承(325)置于轴承槽(322)内,所述导向面(213)与轴承(325)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3)还包括固定在底板(1)顶部的支架(303)、固定在所述支架(303)上的光电开关(304)以及固定在所述转板(302)底部且与光电开关(304)相配合的感应片(3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所述凸耳保护壳(4)包括凸耳本体(41)、一体连接在所述凸耳本体(41)两侧的固定片(42)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凸耳本体(41)底部的插片(43),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组件(2)还包括开设在凸耳架(205)内侧的避让槽(207)、固定在所述底架(203)一侧的第一升降滑台(208)以及连接所述顶升机构和第一升降滑台(208)的连接板(210),所述顶升机构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台(20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升降滑台(208)上的载台升降板(209)、固定在所述载台升降板(209)两侧的固定板(211)、一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11)顶部且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板(212)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板(212)内侧的导向面(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用凸耳保护壳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在转移升降板(308)顶部的主夹板(309)、竖直贯穿所述主夹板(309)的夹槽(310)、一体连接在所述主夹板(309)底部的外插板(312)、弹性设置在主夹板(309)外侧的侧夹板(317)、一体连接在所述侧夹板(317)顶部且向内延伸的第二延伸板(319)、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慕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