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雷蒙德公司专利>正文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17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其中,连接器组件包括该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包括管状的第一部段和管状的第二部段,第一部段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第二部段中并且连接至第二部段。第一部段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至少一个外承载面,第二部段包括设置在其内侧的至少一个内承载面,每个外承载面适于与相应的内承载面抵接以承受第一部段与第二部段的连接处的与第一部段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的侧向载荷。至少一个外承载面和至少一个内承载面以与侧向载荷的方向不平行的方式延伸。根据本技术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允许通过更换部分部件来适配多种流体管线/构件,并且具有改善的对例如侧向力的抵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体涉及用于建立流体连通的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1、连接器组件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用于建立流体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

2、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各自与流体管线或流体连通部件联接的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阳连接器可以插入到阴连接器中并建立流体管线之间的流体连通。期望的是,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可以适配多种流体管线或流体连通部件,以扩展连接器组件的应用场景。还期望的是,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可以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以使得:例如,在流体管线或流体连通部件由于外部振动等因素发生摆动或者晃动时,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仍能够保持结构完整而不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连接器及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2、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限定了流体路径的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管状的第一部段和管状的第二部段,其中,所述第一部段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二部段中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部段;其中,所述第一部段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至少一个外承载面,所述第二部段包括设置在其内侧的至少一个内承载面,每个外承载面适于与相应的内承载面抵接以承受所述第一部段与所述第二部段的连接处的与所述第一部段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的侧向载荷,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和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以与所述侧向载荷的方向不平行的方式延伸。

3、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可以通过例如仅更换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中的用于与流体管线/构件连接的一者,来使连接器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流体管线/构件。上述能够彼此抵接的外承载面和内承载面可以在连接器受到例如侧向力时承载和分担第一部段与第二部段的连接处的侧向载荷,避免第一部段与第二部段的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进而避免第一部段和/或第二部段发生变形或损坏,从而提高连接器对侧向力的抵抗能力以及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的连接可靠性。此外,接合凹槽和接合凸部彼此接合还能进一步阻碍第一部段相对于第二部段的旋转。

4、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5、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和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为平面;且/或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和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大致垂直于所述侧向载荷的方向延伸。

6、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段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至少一个凸肋,其中,每个凸肋在所述第一部段的周向方向上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肋的第一端面和/或第二端面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外承载面。

7、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凸肋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彼此平行。

8、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部段包括设置在其内侧的至少一个接合凸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凸肋的第一端面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接合凸部的表面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并且其中,每个第一外承载面适于与相应的第一内承载面抵接。

9、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肋包括在所述第一部段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且间隔开的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其中,由所述第一凸肋的第一端面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适于与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凸部中的相应接合凸部的第一侧面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抵接,并且由所述第二凸肋的第一端面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适于与由所述相应接合凸部的与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抵接。

10、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凸肋的第二端面形成的第二外承载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第二部段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形成的第二内承载面;并且其中,每个第二外承载面适于与相应的第二内承载面抵接。

11、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部段包括接纳端,其中,所述第一部段适于经由所述接纳端沿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第二部段中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部段。

12、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段包括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抵接凸起;其中,所述第二部段包括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抵接悬臂;并且其中,每个抵接凸起能够与相应的抵接悬臂的自由端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部段相对于所述第二部段沿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13、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抵接悬臂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

14、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抵接悬臂从所述接纳端以与所述插入方向成锐角的方式朝向所述第二部段的内部延伸。

15、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部段包括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窗口;其中,每个抵接悬臂位于相应的窗口中;并且其中,每个抵接凸起能够与相应的窗口的边缘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部段相对于所述第二部段沿所述插入方向的运动。

16、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段在其外侧具有第一环形台阶部;其中,所述第二部段在其内侧具有第二环形台阶部;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密封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部和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部共同限定用于容纳所述密封件的容纳空间。

17、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段具有插入在所述第二部段内的轴向端,并且所述轴向端包括外倒角。

18、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部段呈弯管的形式,其中,所述第一部段具有插入在所述第二部段内的轴向端,所述轴向端位于所述第二部段的转弯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段的周向壁在所述轴向端处设置有连通口,所述第一部段经由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二部段流体连通。

19、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的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

20、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限定了流体路径的第二连接器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器本体包括管状的第一部分和管状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二部分中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接合凸起,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管状的主体和从所述主体大致轴向地伸出且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卡扣,其中,每个卡扣包括接合开口,并且其中,每个接合凸起适于与相应的卡扣的接合开口接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运动。

21、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多个卡扣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包括大致轴向地突出到所述第一卡扣的接合开口中的第一加强凸起;和/或所述多个卡扣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包括与所述第二卡扣的接合开口相邻且大致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加强凸起。

22、根据本技术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允许通过更换部分部件来适配多种流体管线/构件,并且具有改善的对外力(例如侧向力)的抵抗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00)包括限定了流体路径的连接器本体(102),所述连接器本体(102)包括管状的第一部段(112)和管状的第二部段(114),其中,所述第一部段(112)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二部段(114)中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部段(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和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为平面;且/或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和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大致垂直于所述侧向载荷(L1、L2)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段(112)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至少一个凸肋(170),其中,每个凸肋(170)在所述第一部段(112)的周向方向上包括第一端面(171)和第二端面(172),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肋(170)的第一端面(171)和/或第二端面(172)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外承载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170)的所述第一端面(171)和所述第二端面(172)彼此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114)包括设置在其内侧的至少一个接合凸部(17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凸肋(170)的第一端面(171)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168a);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接合凸部(174)的表面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并且其中,每个第一外承载面(168a)适于与相应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肋(170)包括在所述第一部段(112)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且间隔开的第一凸肋(170a)和第二凸肋(170b),其中,由所述第一凸肋(170a)的第一端面(171)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168a)适于与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凸部(174)中的相应接合凸部的第一侧面(175)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抵接,并且由所述第二凸肋(170b)的第一端面(171)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168a)适于与由所述相应接合凸部(174)的与第一侧面(175)相反的第二侧面(176)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凸肋(170)的第二端面(172)形成的第二外承载面(168b);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第二部段(11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形成的第二内承载面(169b);并且其中,每个第二外承载面(168b)适于与相应的第二内承载面(169b)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114)包括接纳端(115a),其中,所述第一部段(112)适于经由所述接纳端(115a)沿插入方向(I)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第二部段(114)中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部段(1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段(112)包括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抵接凸起(160);其中,所述第二部段(114)包括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抵接悬臂(162);并且其中,每个抵接凸起(160)能够与相应的抵接悬臂(162)的自由端(163)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部段(112)相对于所述第二部段(114)沿与所述插入方向(I)相反的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悬臂(162)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悬臂(162)从所述接纳端(115a)以与所述插入方向(I)成锐角的方式朝向所述第二部段(114)的内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114)包括彼此周向间隔开的多个窗口(164);其中,每个抵接悬臂(162)位于相应的窗口(164)中;并且其中,每个抵接凸起(160)能够与相应的窗口(164)的边缘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部段(112)相对于所述第二部段(114)沿所述插入方向(I)的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段(112)在其外侧具有第一环形台阶部(182);其中,所述第二部段(114)在其内侧具有第二环形台阶部(18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00)包括限定了流体路径的连接器本体(102),所述连接器本体(102)包括管状的第一部段(112)和管状的第二部段(114),其中,所述第一部段(112)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二部段(114)中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部段(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和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为平面;且/或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和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大致垂直于所述侧向载荷(l1、l2)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段(112)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至少一个凸肋(170),其中,每个凸肋(170)在所述第一部段(112)的周向方向上包括第一端面(171)和第二端面(172),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肋(170)的第一端面(171)和/或第二端面(172)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外承载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170)的所述第一端面(171)和所述第二端面(172)彼此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114)包括设置在其内侧的至少一个接合凸部(17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凸肋(170)的第一端面(171)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168a);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接合凸部(174)的表面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并且其中,每个第一外承载面(168a)适于与相应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肋(170)包括在所述第一部段(112)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且间隔开的第一凸肋(170a)和第二凸肋(170b),其中,由所述第一凸肋(170a)的第一端面(171)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168a)适于与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凸部(174)中的相应接合凸部的第一侧面(175)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抵接,并且由所述第二凸肋(170b)的第一端面(171)形成的第一外承载面(168a)适于与由所述相应接合凸部(174)的与第一侧面(175)相反的第二侧面(176)形成的第一内承载面(169a)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外承载面(168)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凸肋(170)的第二端面(172)形成的第二外承载面(168b);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承载面(169)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第二部段(11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形成的第二内承载面(169b);并且其中,每个第二外承载面(168b)适于与相应的第二内承载面(169b)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114)包括接纳端(115a),其中,所述第一部段(112)适于经由所述接纳端(115a)沿插入方向(i)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第二部段(114)中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部段(114)。

9.根据权利要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阙峰
申请(专利权)人:A雷蒙德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