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及户外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15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及户外储能电源。上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上盖、背板及提手结构,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提手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上盖、所述背板及所述提手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及所述背板均凸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开设有用于与下壳的凸筋位相卡扣连接的卡口槽。相较于传统壳体的分体式设计,本申请的结构强度更高,且只需通过一套模具即可成型,使得物料管控较易,减少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及户外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1、户外储能电源是户外使用的供电设备,包括外壳及容置在外壳内部的电池。现有技术中,考虑到后期电池需要维修及外壳的拆装便捷性,一般将户外储能电源的外壳设计为分体式结构。

2、例如,申请号为20222207710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户外电源外壳,包括:壳体,为上下开口的长方体状,内部形成用于容纳电芯单元的容纳腔;底座,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支承框,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即壳体、底座与支撑框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后期拆卸维修。但是,上述的户外电源外壳的结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3、上述户外电源外壳的壳体、底座及支撑框采用分体式设计,如此使得外壳结构强度较差;另一方面,壳体、底座及支撑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计不同的模具生产,即开模的数量增加,物料管控难度大,且后期增加了组装工序,如此导致了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高,且能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及户外储能电源。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包括:

4、左侧板、右侧板、上盖、背板及提手结构,所述上盖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及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提手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上盖、所述背板及所述提手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5、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及所述背板均凸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开设有用于与下壳的凸筋位相卡扣连接的卡口槽。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气散热槽;及/或,

7、所述右侧板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出气散热槽。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出气散热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柱,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出气散热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一出气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出气散热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柱,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出气散热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二出气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板凸设的加强筋为第一加强筋;

11、所述右侧板包括相连接的右侧板主体及第一卡接避位区,所述第一卡接避位区形成有第一避位槽,所述第一加强筋凸设于所述右侧板主体,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避位槽;所述卡口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避位槽的端部;

12、所述第一避位槽的内周壁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凸设的加强筋为第二加强筋;

14、所述左侧板包括相连接的左侧板主体及第二卡接避位区,所述第二卡接避位区形成有第二避位槽,所述第二加强筋凸设于所述左侧板主体,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避位槽;所述卡口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二避位槽的端部;

15、所述第二避位槽的内周壁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凸设的加强筋为第三加强筋;

17、所述背板包括相连接的背板主体及第三卡接避位区,所述第三卡接避位区形成有第三避位槽,所述第三加强筋凸设于所述背板主体,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避位槽;所述卡口槽开设于所述第三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二避位槽的端部;

18、所述第三避位槽的内周壁呈第三预设角度倾斜。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内侧面设有蜂巢加强件。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内侧面的周缘凸设有多个支撑柱,每一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下壳的锁紧件螺接,每一所述支撑柱用于抵接于电池组件。

21、一种户外储能电源,包括下壳、电池组件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所述下壳与所述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连接,所述下壳与所述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共同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电池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3、上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上盖两侧分别与左侧板及右侧板固定连接,背板两侧也分别与左侧板及右侧板固定连接,背板固定连接于上盖,提手结构与背板固定连接,且上盖、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及提手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户外储能电源壳体的分体式设计,本申请的结构强度更高,且只需通过一套模具即可成型,使得物料管控较易,减少了组装工序,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左侧板、右侧板及背板均凸设有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且加强筋开设有卡口槽,卡口槽与下壳的凸筋相配合,使得壳体与下壳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气散热槽;及/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出气散热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柱,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出气散热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一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出气散热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柱,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出气散热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二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凸设的加强筋为第一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凸设的加强筋为第二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凸设的加强筋为第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设有蜂巢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的周缘凸设有多个支撑柱,每一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下壳的锁紧件螺接,每一所述支撑柱用于抵接于电池组件。

10.一种户外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电池组件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所述下壳与所述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连接,所述下壳与所述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共同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电池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气散热槽;及/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出气散热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柱,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出气散热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一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出气散热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柱,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出气散热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二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凸设的加强筋为第一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户外储能电源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玖智刘晓峰廖兴群潘党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