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及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307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1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及储能装置。上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包括安装散热架、电能逆变器、太阳能逆变器及散热风扇;安装散热架包括安装主体、分别成型于安装主体的第一弯折支撑部及第二弯折支撑部,安装主体设有第一安装区及第二安装区;电能逆变器安装于第一安装区;太阳能逆变器安装于第二安装区;散热风扇安装于弯折支撑部,散热风扇分别朝向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设置。散热风扇分别朝向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设置,使散热风扇能够同时对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进行散热,进而使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均能够较好地得到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及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储能装置根据充电方式可分为电能充电及/或太阳能充电方式。对于同时具有电能充电及太阳能充电方式的储能装置,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的逆变器进行转换输入或输出,即分别设置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

2、为使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较好地集成安装于储能装置内,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集成固定于同一固定板上,而散热风扇安装于固定罩壳的一侧,而电能逆变器与太阳能逆变器分隔设置,散热风扇供应的进气气流大部分作用于电能逆变器,少部分作用于太阳能逆变器,使太阳能逆变器的散热效果较差,且固定板对于逆变器及散热风扇等电子元件安装固定,存在安装方便性较差的问题,如专利cn218827641u。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太阳能逆变器的散热效果较好且固定板的安装方便性较好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及储能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包括:

4、安装散热架,包括安装主体、成型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弯折支撑部,所述安装主体设有第一安装区及第二安装区;

5、电能逆变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

6、太阳能逆变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

7、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弯折支撑部,所述散热风扇分别朝向所述电能逆变器及所述太阳能逆变器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支撑部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弯折支撑部及第二弯折支撑部;

9、所述散热风扇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散热风扇及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所述第一散热风扇朝向所述电能逆变器设置;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所述第二散热风扇朝向所述太阳能逆变器设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及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分别成型于所述安装主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错开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及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逆变器凸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对应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主体、罩壳及第三散热风扇,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罩壳形成有腔室、气流入口及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及所述气流出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逆变器主体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同一端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区成型有凸起固定部,所述凸起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主体的延伸方向存在预设夹角,所述太阳能逆变器安装于所述凸起固定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夹角为大于60°且小于90°。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形成有冲压裸孔,所述冲压裸孔与所述凸起固定部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17、一种储能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9、1、上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安装散热架包括安装主体、成型于安装主体的弯折支撑部,散热风扇安装于弯折支撑部,散热风扇分别朝向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设置,使散热风扇能够同时对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进行散热,进而使电能逆变器及太阳能逆变器均能够较好地得到散热;

20、2、上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弯折支撑部成型于安装主体,使模块化散热安装架的结构较紧凑,同时使电能逆变器、太阳能逆变器、散热风扇均能够安装于同一安装散热架,且提高了电能逆变器、太阳能逆变器、散热风扇的安装方便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弯折支撑部及第二弯折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及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分别成型于所述安装主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及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逆变器凸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主体、罩壳及第三散热风扇,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罩壳形成有腔室、气流入口及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及所述气流出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逆变器主体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同一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区成型有凸起固定部,所述凸起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主体的延伸方向存在预设夹角,所述太阳能逆变器安装于所述凸起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为大于60°且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形成有冲压裸孔,所述冲压裸孔与所述凸起固定部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弯折支撑部及第二弯折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及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分别成型于所述安装主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弯折支撑部及所述第二弯折支撑部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逆变器凸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主体、罩壳及第三散热风扇,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玖智廖兴群潘党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