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健脾祛湿白扁豆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005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白扁豆的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健脾祛湿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低温焙烤对特定配比的祛湿药材甘草、茯苓、薏苡仁、苦杏仁进行预处理,并将其制成祛湿成分丰富的复方煎煮液,随后将其作为促进白扁豆发芽的生物胁迫剂,控制其浓度,以促进白扁豆适度发芽,以及可抵抗逆境的功效物质的产生;同时,利用发芽过程植物体的水分吸收的能力,复配吸收祛湿复方水煎液的祛湿成分,再经过稳定的纯种根霉固态发酵进一步提高复方白扁豆淡豆豉祛湿成分,不仅增加了白扁豆豆豉多酚、蛋白和多糖大类祛湿成分含量,还提高了芦丁、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派可林酸等祛湿微量物质的含量,同时促进祛湿功效氨基酸—丙氨酸和甘氨酸的溶出,祛湿复方白扁豆豆豉成分明确,健脾祛湿功效物质含量更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扁豆的深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健脾祛湿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脾虚湿气重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综合征,严重阻碍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和免疫调节,一般需要复方中草药方剂对水代谢、免疫、肠胃等等进行多靶点治疗。目前健脾祛湿的配方以单味药材开发的食品和含不同药材配比的祛湿复方为主,如煎煮液、茶饮料、冲调颗粒、浓稠药膏和乳酸菌发酵饮料等服用。祛湿常用的药材白扁豆具有利水化湿,健脾养胃的功效,常在祛湿方剂中作为臣药发挥健脾祛湿作用,也是祛湿面包、祛湿代餐粉、茶饮料、酵素、酒、酸奶或是祛湿复方组合的主要原料。

2、目前开发的产品有些存在简单混合复配、工艺粗糙、附加值较低等缺点,而有些采用的深加工技术主要是液态乳酸菌或酵母菌发酵,且只对某一两种大类祛湿成分如多糖进行溶出测定,祛湿成分不明确且各类成分在液体中的提取率仍然较小,导致祛湿药材的成分利用率极低,健脾祛湿的增效作用并不明显。

3、现代药理学表明,健脾祛湿方剂质量标志成分除了蛋白、多糖、多酚这些大类功效成分外,人们通常还忽略了一些微量成分,如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滤液浓缩为0.1~0.5g/mL祛湿复方水煎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祛湿复方水煎液的浓度为0.1-0.2g/mL;S3中祛湿复方水煎液的浓度为0.3-0.5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根霉保藏编号为GDMCC 6088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祛湿药材配比为:100份茯苓、100薏苡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滤液浓缩为0.1~0.5g/ml祛湿复方水煎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祛湿复方水煎液的浓度为0.1-0.2g/ml;s3中祛湿复方水煎液的浓度为0.3-0.5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根霉保藏编号为gdmcc 6088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扁豆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祛湿药材配比为:100份茯苓、100薏苡仁、35份甘草、40份苦杏仁,140℃烘烤20min,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冰刘珮瑶叶伟豪李浩宾李寒萍黎攀肖南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