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抑制MITF基因的siRNA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抑制MITF基因的siRNA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990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人MITF基因的siRNA,其对MITF基因的表达抑制可达到9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MITF‑siRNA的美白保湿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溶媒、透皮肽和MITF‑siRNA,三者的比例为为1g溶媒:0.1mg透皮肽:10~50ng MITF‑siRNA。优选情况下,所述美白保湿组合物还可以包括熊果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具体涉及一种抑制mitf基因的sirna以及包含mitf-sirna的美白护肤品组合物。


技术介绍

1、rnai是指与靶基因mrna互补的短双链rna诱导的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狭义的小核酸是指介导rnai的短双链rna片段(sirna),它们能特异性地静默基因的表达,具有高特异性、高效性、长效性优势。双链sirna与细胞源性的相关酶和蛋白质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在rna干扰过程中,双链sirna中的正义链被排除出复合体,反义链指导risc结合到靶mrna的同源位点,然后由复合物中的核糖核酸酶iii降解靶mrna,从而关闭靶基因的表达。

2、决定肤色主要有三个因素:1.皮肤中黑色素、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2.皮肤厚度及光线在皮肤表面的散射现象;3.皮肤真皮层血管中血液内氧和血红蛋白以及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黑色素,因此美白的途径主要从黑色素方面入手。

3、黑色素形成的生理生化过程可概括为:黑色素由位于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产生,每个黑色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伸向邻近的基底细胞和棘层细胞,输送黑色素颗粒。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并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黑色素的产生则是从酪氨酸开始。酪氨酸在黑色素细胞内通过酪氨酸酶及多种氧化酶的催化生成黑色素。想要美白只需阻断黑色素生成或转移便可达到效果,因此各种美白成分大多数均是通过抑制、阻断或影响黑色素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4、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抑制住黑色素在细胞内生成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需的酶,就够能阻碍黑色素生成从而有效减少黑色素的数量。目前大多数美白成分均以黑色素合成反应前两步中的酪氨酸酶为靶点,抑制其活性而达到美白效果。熊果苷是常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熊果苷主要萃取自熊果(bearberry)的叶子,一些水果和其它植物中也可以发现熊果苷的存在。它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有效地抑制皮肤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并通过自身与酪氨酸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斑,而且对黑色素细胞不产生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5、mitf是黑色素细胞发育、功能和存活的主要调节剂。mitf被认为通过转录调节黑色素生成所必需的酶(即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和tyr相关蛋白-2/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来介导α-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对分化的显着影响。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包含mitf共有e-box序列,可以被mitf激活。在过去十年中,mitf已被描述为用于诊断黑色素瘤的高度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作为t-box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因子,它是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所必需的。从有关黑色素细胞中mitf的研究中收集的信息可能有助于黄褐斑和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因而在美白祛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6、皮肤是最大、最易侵入的器官,经皮给药具有易操作、损伤小等优点,避免了胃肠道和肝脏的消化和降解作用。透过皮肤抑制mitf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皮肤美白的有效途径。

7、目前,市场是用于美容、护肤的产品很多,主要包括抗衰老、美颜、美白等产品。这些产品对于受环境变化以及工业污染影响所引起的皮肤衰老、皮质老化、颜色变暗、无光泽等具有改善作用。然而,这些制品中大部分都是化学制剂,水溶性较差,因此需要大量或长期使用,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美白抗衰老效果,并且由于是化学制剂,大量或长期使用势必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价格也昂贵,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针对mitf基因的小干扰核酸分子的护肤品来实现皮肤美白的解决方案。

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提供了四对针对mitf基因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sirna分子,如下所示:

3、mitf-sirna1:正义链5’-guucaugcaacagagagugdtdt-3’(seq id no.1)

4、反义链5’-cacucucuguugcaugaacdtdt-3’(seq id no.2)

5、mitf-sirna2:正义链5’-gcaguaccuuucuaccacudtdt-3’(seq id no.3)

6、反义链5’-agugguagaaagguacugcdtdt-3’(seq id no.4)

7、mitf-sirna3:正义链5’-guaaagcaguaccuuucuadtdt-3’(seq id no.5)

8、反义链5’-uagaaagguacugcuuuacdtdt-3’(seq id no.6)

9、mitf-sirna4:正义链5’-guaccuuucuaccacuuuadtdt-3’(seq id no.7)

10、反义链5’-uaaagugguagaaagguacdtdt-3’(seq id no.8)

11、上述sirna针对的靶位点分别为:

12、mitf-sirna1靶位点:gttcatgcaacagagagtg(seq id no.9)

13、mitf-sirna2靶位点:gcagtacctttctaccact(seq id no.10)

14、mitf-sirna3靶位点:gtaaagcagtacctttcta(seq id no.11)

15、mitf-sirna4靶位点:gtacctttctaccacttta(seq id no.12)

1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部分,提供了上述mitf-sirna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将mitf-sirna应用于美白保湿护肤品中,所述美白保湿护肤品包括溶媒、透皮肽(在本专利技术中也称透皮十肽-4)和针对mitf基因的小干扰核酸(mitf-sirna-1~4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中溶媒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水、甘油、凝血酸、谷胱甘肽、丁二醇、牛磺酸、甲氧基水杨酸钾、甘油辛酸酯、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肌肽、产碱杆菌多糖类、甘草酸二钾、透明质酸钠、苯氧乙醇;溶媒、透皮十肽-4和mitf基因sirna的比例为1g溶媒:0.1-0.5mg透皮十肽-4:10-50ng mitf基因sirna。具体地,1g溶媒包含下述原料:

17、0.925克水、0.05克甘油、0.003克凝血酸、0.002克谷胱甘肽、0.001克丁二醇、0.001克牛磺酸、0.001克甲氧基水杨酸钾、0.001克甘油辛酸酯、0.002克辛酰羟肟酸、0.001克对羟基苯乙酮、0.001克肌肽、0.002克产碱杆菌多糖类、0.003克甘草酸二钾、0.005克透明质酸钠和0.002克苯氧乙醇。溶媒中使用的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可以为1000道尔顿、5000道尔顿、50000道尔顿、200000道尔顿和2000000道尔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人MITF基因表达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分别具有以下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靶向的位点分别具有以下序列:

3.一种美白保湿护肤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护肤品溶媒、透皮肽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保湿护肤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护肤品溶媒、透皮肽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的质量比为1g溶媒:0.1mg透皮肽:10至50ng MITF-siRN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白保湿护肤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还可以包括熊果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美白保湿护肤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核酸分子为MITF-siRNA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白保湿护肤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进一步包含MITF-siRNA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人mitf基因表达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分别具有以下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靶向的位点分别具有以下序列:

3.一种美白保湿护肤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护肤品溶媒、透皮肽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分子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保湿护肤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护肤品溶媒、透皮肽和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涛熊丽刘文彦黄志超邓艳宋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