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891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技术公开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包括工作仓、驱动机构和开合机构;工作仓:其上端设置有泄压仓,泄压仓的上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工作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工作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驱动机构:其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于泄压仓的内部;开合机构:其对称设置于工作仓的内部,开合机构的上端均与升降板的下端配合安装,该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自动泄压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程度,进而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自动泄压工作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行双闸板闸阀,具体为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


技术介绍

1、平行双闸板闸阀是陶瓷闸阀的一种,故其结构与工作原理与闸阀一致,其启闭体(阀板)由阀杆带动阀座密封面作升降运动,可接通或截断流体的通道,当阀门部分开启时,在闸板背面产生涡流,易引起闸板的侵蚀和震动,也易损坏阀座密封面,修理困难,通常适用于不需要经常启闭,而且保持闸板全开或全闭的工况,自动泄压结构对于平行双闸板闸阀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2、现有的部分平行双闸板闸阀,采用无导向单元的方式,实现泄压板的驱动,一部分的平行双闸板闸阀,采用压力感知单元与阀板开合驱动单元间接联动的方式,实现平行双闸板闸阀的自动泄压工作;

3、现在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泄压板无导向单元,可能影响对压力感知的稳定性,压力感知单元与阀板开合驱动单元间接联动的方式,可能影响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工作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通过驱动机构和开合机构配合工作,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自动泄压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程度,进而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自动泄压工作的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包括工作仓、驱动机构和开合机构;

3、工作仓:其上端设置有泄压仓,泄压仓的上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工作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工作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

4、驱动机构:其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于泄压仓的内部;

5、开合机构:其对称设置于工作仓的内部,开合机构的上端均与升降板的下端配合安装,通过驱动机构对工作仓内的压力感知,并对开合机构进行驱动,能够根据压力的大小调节阀板开合的大小,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自动泄压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程度,进而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自动泄压工作的工作效率。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伸缩柱、弹簧和顶板,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均与升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泄压仓顶壁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旋转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伸缩柱的固定端均与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顶板与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弹簧,弹簧均活动套设于伸缩柱的外表面,根据工作仓内的压力进行及时调整。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肋板和肋槽,所述肋槽均匀设置于泄压仓的内表面,升降板的侧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肋板,肋板均与横向相邻的肋槽滑动连接,有效保障升降板升降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前端设置有刻度条,滑动杆的中部与泄压仓上端的滑口滑动连接,显示工作仓内部的压力。

9、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空腔、阀板、连接轴和固定轴,所述空腔均对称设置于工作仓的内部,前端空腔的左端和后端的空腔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均与横向相邻的阀板转动连接,阀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实现对平行双闸板闸阀的连通控制。

10、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驱动座和连杆,所述驱动座的下端均转动连接于升降板的下端,驱动座的下端均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下端均与竖向相邻的连接轴转动连接,为阀板的开合提供驱动力。

11、进一步的,所述工作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把手,便于平行双闸板闸阀的移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3、工作仓内部的压力增大时,压力推动升降板,升降板通过均匀分布的肋板在肋槽的内部旋转上移,升降板旋转时通过伸缩柱带动顶板转动,进而带动旋转座转动,升降板上移使得伸缩柱的伸缩端收缩,同时弹簧压缩,升降板上移带动驱动座上移,升降座通过驱动轴带动竖向相邻的连杆的上端上移,连杆通过竖向相邻的连接轴带动竖向相邻的阀板绕横向相邻的固定轴的中心轴线转动,实现阀板的开启,当工作仓内部的压力减小时,弹簧的弹力推动升降板下移,同时伸缩柱的伸缩端伸展,升降板下移推动驱动座下移,驱动座下移推动竖向相邻的连杆上端下移,使得连杆的下端推动竖向相邻的连接轴下移,进而使得竖向相邻的阀板绕横向相邻的固定轴的反向转动,实现阀板的闭合,通过驱动机构对工作仓内压力的变化,及时对阀板的开合状态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泄压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程度,进而有效提高了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仓(1)、驱动机构(3)和开合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伸缩柱(34)、弹簧(35)和顶板(36),所述伸缩柱(34)的伸缩端均与升降板(31)的上端固定连接,泄压仓(2)顶壁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座(13),旋转座(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6),伸缩柱(34)的固定端均与顶板(36)的下端固定连接,顶板(36)与升降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弹簧(35),弹簧(35)均活动套设于伸缩柱(34)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肋板(32)和肋槽(33),所述肋槽(33)均匀设置于泄压仓(2)的内表面,升降板(31)的侧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肋板(32),肋板(32)均与横向相邻的肋槽(3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动杆(7),滑动杆(7)的前端设置有刻度条(8),滑动杆(7)的中部与泄压仓(2)上端的滑口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4)包括空腔(43)、阀板(44)、连接轴(45)和固定轴(46),所述空腔(43)均对称设置于工作仓(1)的内部,前端空腔(43)的左端和后端的空腔(43)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6),固定轴(46)均与横向相邻的阀板(44)转动连接,阀板(4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4)还包括驱动座(41)和连杆(42),所述驱动座(41)的下端均转动连接于升降板(31)的下端,驱动座(41)的下端均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有连杆(42),连杆(42)的下端均与竖向相邻的连接轴(45)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仓(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的内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把手(12)。

...

【技术特征摘要】

1.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仓(1)、驱动机构(3)和开合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伸缩柱(34)、弹簧(35)和顶板(36),所述伸缩柱(34)的伸缩端均与升降板(31)的上端固定连接,泄压仓(2)顶壁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座(13),旋转座(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6),伸缩柱(34)的固定端均与顶板(36)的下端固定连接,顶板(36)与升降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弹簧(35),弹簧(35)均活动套设于伸缩柱(34)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肋板(32)和肋槽(33),所述肋槽(33)均匀设置于泄压仓(2)的内表面,升降板(31)的侧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肋板(32),肋板(32)均与横向相邻的肋槽(3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闸板闸阀自动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涵李熙王佳琪李绍伟项建文商坤阳
申请(专利权)人:凯高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