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78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圆筒体、端盖、螺旋板换热器、分程隔板,螺旋板换热器具有对称分布于中心隔板上下两侧的上、下柱形空腔,以及包裹在上、下柱形空腔外侧的第一、第二螺旋流道,分程隔板将圆筒体位于螺旋板换热器左侧的腔体分隔成等大的上、下腔体;通过使上柱形空腔左端与上腔体连通、右端密封,使下柱形空腔左端密封,使第一螺旋流道的左右两端均密封,使第二螺旋流道的右端密封、左端敞开,换热时,第二介质能够分为流向不同的两部分进入第二螺旋流道并形成冲撞以增大扰动,从而减小边界层效应,提升换热效率,能够应用于卧式换热、处理量大、清洗方便、无换热死区、换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螺旋板换热器按传热方式可分为逆流传热和错流传热两大类,前者多采用螺旋流道,适用于无相变介质的传热,后者多采用一侧螺旋流道一侧纵向贯穿流道的方式,适用于可冷凝、可蒸发介质的传热,但这两种传热方式均为单一传热方式,不能实现逆流传热与错流传热的结合,难以适应既有无相变传热(显热传热),又有冷凝、蒸发传热(潜热传热)的传热过程,传热效果不佳,能耗较高。

2、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既能够逆流传热、又能够错流传热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如中国专利cn208059646u、cn109945702b就公开了这类螺旋板式换热器,但前者的气相蒸发端盖内仅为一单体通道,其第二柱形空腔上端部的开孔端板仅用于蒸汽流出,无法使换热前后的蒸汽在气相蒸发端盖内的流动,只能适用于立式状态,且其第一螺旋流道与第二柱形空腔组合成的整体流道的上端部只是局部敞开,对换热效率也有较大的限制;后者中部设置的圆筒体占用了较大空间,该空间处于无法利用的换热死区,换热效率较低,同时,蒸汽只能从单一方向进入螺旋通道,进入后无法进一步产生强扰动,容易形成稳定的边界层,其换热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

3、圆筒体,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

4、端盖,所述端盖连接在所述圆筒体的左端部,用于封堵所述圆筒体的左侧开口;

5、螺旋板换热器,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同轴设于所述圆筒体内,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并经过所述圆筒体轴心线的中心隔板和连接在所述中心隔板两侧边并向外螺旋交替延伸的螺旋换热板,最外侧的所述螺旋换热板与所述圆筒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使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具有对称分布于所述中心隔板上下两侧的上柱形空腔和下柱形空腔,以及包裹在所述上柱形空腔和所述下柱形空腔外侧的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所述第一螺旋流道的内侧与所述下柱形空腔连通,所述第二螺旋流道的内侧与所述上柱形空腔连通;

6、分程隔板,所述分程隔板位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的左侧,所述分程隔板沿水平方向延伸并经过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所述分程隔板的左端部与所述端盖密封连接,所述分程隔板的右端部与所述中心隔板及所述螺旋换热板密封连接,所述分程隔板的前后侧均与所述圆筒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将所述圆筒体位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左侧的腔体分隔成等大的上腔体和下腔体;

7、所述上柱形空腔左端与所述上腔体连通、右端密封,所述下柱形空腔左端密封、右端与第一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螺旋流道的左右两端均密封,所述第一螺旋流道外侧与贯穿所述圆筒体的第一介质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流道右端密封、左端位于所述中心隔板上下方的部分分别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连通,所述上腔体、所述下腔体分别与贯穿所述圆筒体的第二介质入口、第二介质出口连通;

8、换热时,第一介质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进入后,沿所述下柱形空腔、所述第一螺旋流道流动,并最终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流出;第二介质从所述第二介质入口进入后,分为第二介质外侧流和第二介质内侧流,所述第二介质外侧流从位于所述中心隔板上方的所述第二螺旋流道的左端轴向进入,并沿所述第二螺旋流道周向向下流动,从位于所述中心隔板下方的所述第二螺旋流道的左端部进入所述下腔体,最终从所述第二介质出口流出,所述第二介质内侧流从所述上柱形空腔轴向进入后,沿位于所述中心隔板上方的所述第二螺旋流道周向流动,冲撞轴向进入该流道的所述第二介质外侧流,与之汇合后一同流出。

9、优选地,所述上柱形空腔的左端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介质外侧流与所述第二介质内侧流比例的开孔端板。

10、优选地,所述第二介质入口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二介质出口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介质为可冷凝的气相流体,所述端盖上还开设有与所述上腔体连通且高于所述上柱形空腔的不凝气出口。

12、优选地,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圆筒体的左端部,所述端盖与所述圆筒体左端面之间夹紧有密封垫片。

13、优选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密封圆钢,所述密封圆钢连接在向外螺旋交替延伸的两块所述螺旋换热板之间,以封堵所述第一螺旋流道的左右两端及所述第二螺旋流道的右端。

14、优选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密封端板,所述密封端板连接在所述上柱形空腔的右端及所述下柱形空腔的左右两端,以形成封堵,所述第一介质入口贯穿连接在所述下柱形空腔右端的所述密封端板。

15、优选地,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中心支撑圈板和定距柱,所述中心支撑圈板连接在所述上柱形空腔和所述下柱形空腔内,所述中心支撑圈板有多个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定距柱连接在向外螺旋交替延伸的两块所述螺旋换热板之间。

16、优选地,所述分程隔板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中心隔板的厚度。

17、优选地,所述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圆筒体的支座。

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9、1.能够应用于卧式换热,且无换热死区。

20、2.既能够通过错流换热,又能够通过逆流和并流换热,换热效果好。

21、3.能够在螺旋流道内形成冲撞,增大扰动,从而减小边界层效应,提升换热效率。

22、4.处理量大,清洗方便。

23、5.既可适用于气相冷凝换热,又可适用于液相蒸发换热,液相蒸发换热时,第二介质从第二介质出口进入下腔体,蒸发后的气体从第二介质入口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形空腔的左端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介质外侧流与所述第二介质内侧流比例的开孔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入口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二介质出口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为可冷凝的气相流体,所述端盖上还开设有与所述上腔体连通且高于所述上柱形空腔的不凝气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圆筒体的左端部,所述端盖与所述圆筒体左端面之间夹紧有密封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密封圆钢,所述密封圆钢连接在向外螺旋交替延伸的两块所述螺旋换热板之间,以封堵所述第一螺旋流道的左右两端及所述第二螺旋流道的右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密封端板,所述密封端板连接在所述上柱形空腔的右端及所述下柱形空腔的左右两端,以形成封堵,所述第一介质入口贯穿连接在所述下柱形空腔右端的所述密封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中心支撑圈板和定距柱,所述中心支撑圈板连接在所述上柱形空腔和所述下柱形空腔内,所述中心支撑圈板有多个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定距柱连接在向外螺旋交替延伸的两块所述螺旋换热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程隔板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中心隔板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圆筒体的支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形空腔的左端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介质外侧流与所述第二介质内侧流比例的开孔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入口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二介质出口的轴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圆筒体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为可冷凝的气相流体,所述端盖上还开设有与所述上腔体连通且高于所述上柱形空腔的不凝气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圆筒体的左端部,所述端盖与所述圆筒体左端面之间夹紧有密封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流量强扰动混合流道的卧式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密封圆钢,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元周家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锦翔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