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70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栅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栅膜包括光栅结构层和防眩涂层,所述光栅结构层的材质为黑色的原色膜材,所述光栅结构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且连接的光栅单元;所述防眩涂层设置在所述光栅结构层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栅膜不仅可使光线被聚拢,屏体亮度增加,还起到防眩作用,降低LED显示屏屏体的反光,增加了光的散射,此外还增加了雾度,起到了遮盖底色的作用,增加了LED显示屏屏体的墨色一致性;并且,相较于传统的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栅膜光损和功耗较小,且原色膜材不会随时间变长而逐步变色;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栅膜采用光栅结构和防眩涂层的一体结构,能有效降低厚度,增加平整度、均匀性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光栅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led显示模组由于pcb基板颜色、led灯贴装、焊脚和环氧封装存在差异,则拼成大屏时将呈现明显的模块化色差,即墨色不一致,这是led显示领域的一大痛点。

2、目前解决墨色一致性的封装方法主要有采用纳米油墨、面罩、传统贴膜和传统的微结构uv涂层光栅膜这几种方案,但是均存在以下问题:1.纳米油墨防潮防尘效果一般,高阻抗一般;2.面罩成本高,显示效果差(为保证面罩平整性、需安装支架,导致屏幕可视角变窄,影响视觉效果),超高小间距难以实现;3.传统贴膜:一方面双模压合方案易产生白边、使膜材料曲翘、影响模组平整度;另一方面单纯靠增加黑度遮底色,光损大,若要继续增加底色遮盖性,只能继续加黑,代价是会降低透光,增大功耗;4.传统的uv涂层光栅粘结力弱,不防水,在工艺制作中难以开展,另外膜材采用的是黑色涂层,时间变长会逐步变色。

3、因此,很有必要提出一种led显示屏专用的光栅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led显示屏墨色一致性的问题。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膜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沿所述光栅结构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弧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沿所述光栅结构层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0.005-0.01mm,所述光栅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光栅结构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范围为0.06-0.016m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防眩涂层的涂料包括:聚氨酯30-65%、丙烯酸酯预聚体10-40%、活性稀释剂10-25%、光引发剂2-10%和填料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膜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沿所述光栅结构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弧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沿所述光栅结构层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0.005-0.01mm,所述光栅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光栅结构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范围为0.06-0.016m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防眩涂层的涂料包括:聚氨酯30-65%、丙烯酸酯预聚体10-40%、活性稀释剂10-25%、光引发剂2-10%和填料5-10%。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涂层的厚度范围为5-15μm。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冬冬刘杰王祥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