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693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公开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包括转子(1)和转轴(2),还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左侧轴承箱(3)、中间泵体(4)以及右侧轴承箱(5),左侧轴承箱(3)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右侧轴承箱(5)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第一转轴(2.1)由位于上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支撑,同样的,第二转轴(2.2)由位于下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支撑;转子(1)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之间;该转子泵能够解决更高粘度的物质的输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泵,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


技术介绍

1、粘度,指物质的流动性(或不流动性)。任何流体都有粘度。液体粘度是它抵抗剪切力的一个尺度,在初始及持续流动时才体现出来。例如,粘度高的液体比粘度低的液体需要更大的动力来流动。

2、目前有一类转子泵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输送这类粘度物质,这类转子泵也被称为凸轮转子泵,长期以来,该类转子泵的设计思路或者说技术路线通常采用转子悬置结构设计,具体来说,这类转子悬置结构设计的转子泵一般包括沿轴向依序设置的齿轮箱和泵体,齿轮箱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由设于齿轮箱上的两组轴承提供主要的支撑,转轴的一端从齿轮箱一侧向泵体一侧延伸伸入泵体的泵腔中,泵腔中设有转子,转轴的一端与转子连接,转子转动带动转子转动,而泵腔的两侧则对应设有进口和出口,转子转动时从进口吸入物质并进一步转动从出口送出物质,从而形成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前述转子悬置结构设计例如公开号为cn103671088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又例如公开号为cn209012051u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

3、而本申请人为了进一步实现输送高粘度的物质的目的,在先提出了一种方案,该方案为公开号为cn111140492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该方案还是基于转子悬置结构的设计思路,即在齿轮箱的两组轴承提供主要的支撑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泵体的右侧增加第三组轴承支撑,虽然有利于解决高粘度的物质的输送问题,但是随着粘度的进一步提升,例如甚至来到100万厘泊,现有的转子泵已无法进一步完成输送,即使能够转动输送,也会很快出现卡死以及转动低效的问题,无法提升转动速度。

4、因此,在上述这类转子泵
中,如何解决更高粘度的物质的输送问题,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申请人将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能够解决更高粘度的物质的输送问题。

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包括转子和转轴,还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左侧轴承箱、中间泵体以及右侧轴承箱,左侧轴承箱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右侧轴承箱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支撑结构,转轴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由位于上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支撑,同样的,第二转轴由位于下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支撑;转子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之间,由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在转子的两侧直接支撑转子;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位于左侧轴承箱、右侧轴承箱的任意一个的外侧设有同步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中任意一根转轴作为输入轴。

3、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泵体的左侧和右侧均为开口设置,并分别设有第一配合端盖和第二配合端盖以形成完整泵腔,中间泵体的左侧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支撑部,第一配合端盖连接在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支撑部之间以增强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支撑部,中间泵体的右侧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右上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第二配合端盖连接在右上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之间以增强右上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

4、左侧轴承箱设有右侧凸起部,该右侧凸起部连接在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支撑部之间并轴向定位第一配合端盖,右侧轴承箱设有左侧凸起部,该左侧凸起部连接在右上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之间并轴向定位第二配合端盖;

5、左侧轴承箱的右侧周向端部还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支撑部上,右侧轴承箱的左侧周向端部还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右上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上;

6、转子设置在第一配合端盖和第二配合端盖之间,第一配合端盖设有第一转动密封件以防止泄露,第二配合端盖设有第二转动密封件以防止泄露。

7、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垫片和转子锁紧螺母,转轴设有台阶面,以台阶面为定位面,转子锁紧螺母、转子、调节垫片沿轴向依序套装在转子上,台阶面用于轴向定位调节垫片,转子锁紧螺母与转子螺纹连接将转子轴向锁定在转轴上;转子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凹陷,环形凹陷分别用于容纳调节垫片和转子锁紧螺母。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转子两侧的第一转动密封件和第二转动密封件,第一转动密封件向转子一侧延伸并密封环形凹陷的周向,同样的,第二转动密封件向转子一侧延伸并密封环形凹陷的周向。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端盖和第二配合端盖在转子的一侧均设有环形安装槽,第一转动密封件自环形安装槽一侧装入并与转子左侧面相抵,环形安装槽对第一转动密封件起到轴向定位作用,同样的,第二转动密封件自环形安装槽一侧装入并与转子右侧面相抵,环形安装槽对第二转动密封件起到轴向定位作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右侧轴承箱的外侧设有同步齿轮,第二轴承支撑结构与同步齿轮相邻设置,并且,每个第二轴承支撑结构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各圆锥滚子轴承套装在右侧轴承箱的轴承安装孔中。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轴承箱同样设有轴承安装孔并安装有圆柱滚子轴承。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支撑部之间设有间隔,在左侧轴承箱的右侧周向端部连接在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支撑部上后,左侧轴承箱的右侧周向端部的端面的至少局部暴露在间隔中,该间隔供工具伸入以供工具施力在端面上以便于拆除,和/或右上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之间也设有间隔,在右侧轴承箱的左侧周向端部连接在右上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上后,右侧轴承箱的左侧周向端部的端面的至少局部暴露在间隔中,该间隔供工具伸入以供工具施力在端面上以便于拆除。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关于中间泵体左右对称设置,转子居中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之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泵体的位于第一配合端盖和第二配合端盖之间的部分为周向部,该周向部上沿其周向设有多个轴向设置的加强筋,并且位于上侧的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左上支撑部和右上支撑部连接,同样的,位于下侧的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左下支撑部和右下支撑部连接,而中间泵体的上侧和下侧之间的部分则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中间泵体的下侧还设有支撑座。

15、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公开通过改进,突破了现有这类转子泵转子悬置结构的传统设计思路,并且没有传统的齿轮箱,即在齿轮箱上没有传统的两组轴承支撑结构。

17、具体来说,本公开包括依序连接在一起的左侧轴承箱、中间泵体以及右侧轴承箱,左侧轴承箱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右侧轴承箱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支撑结构,转轴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由位于上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支撑,同样的,第二转轴由位于下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支撑,左侧轴承箱设有右侧凸起部,该右侧凸起部连接在左上支撑部和左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包括转子(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左侧轴承箱(3)、中间泵体(4)以及右侧轴承箱(5),左侧轴承箱(3)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右侧轴承箱(5)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转轴(2)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第一转轴(2.1)由位于上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支撑,同样的,第二转轴(2.2)由位于下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支撑;转子(1)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之间,由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在转子(1)的两侧直接支撑转子(1);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在位于左侧轴承箱(3)、右侧轴承箱(5)的任意一个的外侧设有同步齿轮(26),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中任意一根转轴(2)作为输入轴(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中间泵体(4)的左侧和右侧均为开口设置,并分别设有第一配合端盖(8)和第二配合端盖(9)以形成完整泵腔(10),中间泵体(4)的左侧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第一配合端盖(8)连接在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之间以增强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中间泵体(4)的右侧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第二配合端盖(9)连接在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之间以增强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转子(1)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垫片(21)和转子锁紧螺母(22),转轴(2)设有台阶面(23),以台阶面(23)为定位面,转子锁紧螺母(22)、转子(1)、调节垫片(21)沿轴向依序套装在转子(1)上,台阶面(23)用于轴向定位调节垫片(21),转子锁紧螺母(22)与转子(1)螺纹连接将转子(1)轴向锁定在转轴(2)上;转子(1)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凹陷(24),环形凹陷(24)分别用于容纳调节垫片(21)和转子锁紧螺母(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转子(1)两侧的第一转动密封件(18)和第二转动密封件(19),第一转动密封件(18)向转子(1)一侧延伸并密封环形凹陷(24)的周向,同样的,第二转动密封件(19)向转子(1)一侧延伸并密封环形凹陷(24)的周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端盖(8)和第二配合端盖(9)在转子(1)的一侧均设有环形安装槽(25),第一转动密封件(18)自环形安装槽(25)一侧装入并与转子(1)左侧面相抵,环形安装槽(25)对第一转动密封件(18)起到轴向定位作用,同样的,第二转动密封件(19)自环形安装槽(25)一侧装入并与转子(1)右侧面相抵,环形安装槽(25)对第二转动密封件(19)起到轴向定位作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右侧轴承箱(5)的外侧设有同步齿轮(2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与同步齿轮(26)相邻设置,并且,每个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27),各圆锥滚子轴承(27)套装在右侧轴承箱(5)的轴承安装孔(28)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左侧轴承箱(3)同样设有轴承安装孔(28)并安装有圆柱滚子轴承(29)。

8.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之间设有间隔(30),在左侧轴承箱(3)的右侧周向端部连接在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上后,左侧轴承箱(3)的右侧周向端部的端面(31)的至少局部暴露在间隔(30)中,该间隔(30)供工具伸入以供工具施力在端面(31)上以便于拆除,和/或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之间也设有间隔(30),在右侧轴承箱(5)的左侧周向端部连接在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上后,右侧轴承箱(5)的左侧周向端部的端面(31)的至少局部暴露在间隔(30)中,该间隔(30)供工具伸入以供工具施力在端面(31)上以便于拆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关于中间泵体(4)左右对称设置,转子(1)居中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包括转子(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左侧轴承箱(3)、中间泵体(4)以及右侧轴承箱(5),左侧轴承箱(3)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右侧轴承箱(5)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转轴(2)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第一转轴(2.1)由位于上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支撑,同样的,第二转轴(2.2)由位于下侧同一高度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支撑;转子(1)设置在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之间,由第一轴承支撑结构(6)、第二轴承支撑结构(7)在转子(1)的两侧直接支撑转子(1);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在位于左侧轴承箱(3)、右侧轴承箱(5)的任意一个的外侧设有同步齿轮(26),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中任意一根转轴(2)作为输入轴(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中间泵体(4)的左侧和右侧均为开口设置,并分别设有第一配合端盖(8)和第二配合端盖(9)以形成完整泵腔(10),中间泵体(4)的左侧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第一配合端盖(8)连接在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之间以增强左上支撑部(11)和左下支撑部(12),中间泵体(4)的右侧设有上下正对设置的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第二配合端盖(9)连接在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之间以增强右上支撑部(13)和右下支撑部(1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转子(1)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垫片(21)和转子锁紧螺母(22),转轴(2)设有台阶面(23),以台阶面(23)为定位面,转子锁紧螺母(22)、转子(1)、调节垫片(21)沿轴向依序套装在转子(1)上,台阶面(23)用于轴向定位调节垫片(21),转子锁紧螺母(22)与转子(1)螺纹连接将转子(1)轴向锁定在转轴(2)上;转子(1)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凹陷(24),环形凹陷(24)分别用于容纳调节垫片(21)和转子锁紧螺母(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粘度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转子(1)两侧的第一转动密封件(18)和第二转动密封件(19),第一转动密封件(18)向转子(1)一侧延伸并密封环形凹陷(24)的周向,同样的,第二转动密封件(19)向转子(1)一侧延伸并密封环形凹陷(24)的周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如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利时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