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及转子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64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公开提出一种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包括泵盖(2)、连接转子的转轴,泵盖(2)侧安装固定有外圈(12),转轴连接有内圈,内圈随转轴一起转动,内圈与外圈(12)可转动套接,内圈与外圈(12)之间设有轴向延伸贯穿设置的若干流道,该流道的一端连通外圈(12)远离转子的一侧,该流道的另一端连通转子与泵盖(2)之间的间隙部分(13),所述的流道包括设于外圈(12)内周表面的流通槽(14),该流通槽(14)用于使流道的两端的工质(9)相互流动;有利于提升支撑可靠性,另外,结构较短、结构相对简单;还提供一种转子泵,采用所述的滑动轴承结构。采用所述的滑动轴承结构。采用所述的滑动轴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及转子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泵
,具体讲是一种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及转子泵。

技术介绍

[0002]转子泵的基本结构已经比较成熟,一般包括泵体、泵盖、第一轴、第二轴、安装于第一轴的第一转子、安装于第二轴的第二转子,泵体、泵盖构成泵腔,泵腔设有吸入端和排出端,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位于泵腔内,第一轴、第二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同步转动,从而从吸入端吸入物料、从排出端排出物料,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584801U的一种转子泵。
[0003]对于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的支撑,大致有两种思路,一种完全利用第一轴、第二轴的支撑作用进行悬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584801U的一种转子泵,另一种则是在泵盖侧还要设置轴承,从而利用轴承来支撑转轴,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1852147U的一种大压力双支撑转子泵,从结构上来说,在泵盖侧设置轴承具有更好的支撑性能,也有利于转子在大负荷下工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结构复杂,可靠性如何提升的问题,所述的大压力双支撑转子泵通过设置轴承组,并且设置转动密封(例如填料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包括泵盖(2)、连接转子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泵盖(2)侧安装固定有外圈(12),转轴连接有内圈,内圈随转轴一起转动,内圈与外圈(12)可转动套接,内圈与外圈(12)之间设有轴向延伸贯穿设置的若干流道,该流道的一端连通外圈(12)远离转子的一侧,该流道的另一端连通转子与泵盖(2)之间的间隙部分(13),所述的流道包括设于外圈(12)内周表面的流通槽(14),该流通槽(14)用于使流道的两端的工质(9)相互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圈(12)远离转子的一侧设有周向连通槽(15),该周向连通槽(15)与各流道的一端均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圈(12)远离转子的一侧设有环形凹部(16),该环形凹部(16)与各流道的一端均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圈(12)位于间隙部分(13)的一侧设有高低压连通槽(17),高低压连通槽(17)的一侧位于间隙部分(13)的低压侧(10),高低压连通槽(17)的另一侧位于间隙部分(13)的高压侧(11),各流道中的一些流道的另一端连通高低压连通槽(17)并位于低压侧(10),各流道中的另一些流道的另一端连通高低压连通槽(17)并位于高压侧(11)。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转子泵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圈(12)位于间隙部分(13)的一侧设有高低压连通凹部(18),高低压连通凹部(18)的一侧位于间隙部分(13)的低压侧(10),高低压连通凹部(18)的另一侧位于间隙部分(13)的高压侧(11),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如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利时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