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68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防护门移动机构,防护门移动机构位于外壳体的前侧并活动连接于外壳体的内部,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防护门移动机构的固定部、两个理线腔、藏线通道组件,固定部位于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中部并横向设置,两个理线腔分别位于固定部的左右两端并均与固定部导通,藏线通道组件位于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两侧并延伸出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藏线通道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理线腔衔接并导通;本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有利于对防护门移动机构中的电线进行合理布控,以确保防护门的顺畅开合,同时确保多条电线的安全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尤其涉及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1、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2、为了确保机床在加工时工人的安全性,数控机床中均是需要设置有防护门,一般而言,防护门为手动结构,即机床在进行加工前,工人手动关闭防护门即可,但是对于部分大型机床而言,手动的防护门较为大且厚重,工人不便于进行开合,故需要改进成电动的防护门进行自动开合,而电动防护门则需要对驱动装置(电机或气缸)的多条电线进行合理的布控,以确保防护门在开合时不会挤压线路,以及电线不会阻碍防护门的顺畅开合,同时也防止电线被切削液飞溅。

3、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来对防护门的驱动装置中的电线进行合理布控,以确保防护门的顺畅开合,同时确保多条电线的安全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来对防护门的驱动装置中的电线进行合理布控,以确保防护门的顺畅开合,同时确保多条电线的安全放置。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包括外壳体、防护门移动机构,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前侧并活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固定部、两个理线腔、藏线通道组件,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中部并横向设置,两个所述理线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左右两端并均与所述固定部导通,所述藏线通道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两侧并延伸出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所述藏线通道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理线腔衔接并导通。

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藏线通道组件的一端垂直。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架、遮挡板、两个托线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中部并横向设置,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线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左右两端上,所述遮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并遮挡所述固定架以及两个所述托线架,所述遮挡板在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形成走线空间,所述走线空间与所述理线腔导通。

6、进一步的,所述托线架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之间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与所述走线空间导通。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上,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理线腔的下方,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走线空间内,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藏线通道组件一端的下方,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顶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藏线通道组件包括两个线材引导架构,两个所述线材引导架构对称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两侧,所述线材引导架构的一端与所述理线腔导通,所述线材引导架构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线材引导架构呈l字型。

10、进一步的,所述线材引导架构包括第一藏线管道、第二藏线管道,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纵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一侧上并与所述理线腔导通,所述第二藏线管道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的顶部导通。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的底部表面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与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的内部导通。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采用固定部对防护门移动机构进行固定,同时将防护门移动机构中的左右两端的电线分别引导进入两个理线腔中进行收纳,然后从两个理线腔中进行弯折并整理后分别进入藏线通道组件内,最后电线从外壳体的顶部走出并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此时则完成走线的过程,由于电线均在外壳体的内侧壁顶部进行走线并固定,在防护门移动机构进行开合时,电线则不会阻碍防护门移动机构的开合,同时在机床加工时也不会被切削液飞溅到;综上所述,本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有利于对防护门移动机构中的电线进行合理布控,以确保防护门的顺畅开合,同时确保多条电线的安全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包括外壳体、防护门移动机构,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前侧并活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固定部、两个理线腔、藏线通道组件,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中部并横向设置,两个所述理线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左右两端并均与所述固定部导通,所述藏线通道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两侧并延伸出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所述藏线通道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理线腔衔接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藏线通道组件的一端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架、遮挡板、两个托线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中部并横向设置,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线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左右两端上,所述遮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并遮挡所述固定架以及两个所述托线架,所述遮挡板在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形成走线空间,所述走线空间与所述理线腔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线架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之间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与所述走线空间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上,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理线腔的下方,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走线空间内,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藏线通道组件一端的下方,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顶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藏线通道组件包括两个线材引导架构,两个所述线材引导架构对称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两侧,所述线材引导架构的一端与所述理线腔导通,所述线材引导架构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引导架构呈L字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引导架构包括第一藏线管道、第二藏线管道,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纵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一侧上并与所述理线腔导通,所述第二藏线管道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的顶部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的底部表面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与所述第一藏线管道的内部导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包括外壳体、防护门移动机构,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前侧并活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固定部、两个理线腔、藏线通道组件,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中部并横向设置,两个所述理线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左右两端并均与所述固定部导通,所述藏线通道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两侧并延伸出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外表面,所述藏线通道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理线腔衔接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藏线通道组件的一端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架、遮挡板、两个托线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部的中部并横向设置,所述防护门移动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线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左右两端上,所述遮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并遮挡所述固定架以及两个所述托线架,所述遮挡板在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形成走线空间,所述走线空间与所述理线腔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防护门顶部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线架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之间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与所述走线空间导通。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波陈国勇廖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准多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