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TaOSCA1.4-1B和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TaOSCA1.4-1B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61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TaOSCA1.4‑1B和应用。所述QTL为QPh‑1B,位于1B染色体上,其遗传距离为112~134cM。在所述QTL QPh‑1B上存在三个分子标记,根据分子标记与株高表型数据关联分析发现,SWES1079与株高相关,SWES1079标记位于候选基因TaOSCA1.4‑1B第11外显子上,TaOSCA1.4‑1B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所述候选基因TaOSCA1.4‑1B及其同源基因TaOSCA1.4‑1A和TaOSCA1.4‑1D进行了RNA干扰,并经过实验验证,TaOSCA1.4基因是一个能够影响小麦的株高的基因,这有利于小麦株高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并可以加快对小麦品种进行筛选,以获得矮秆小麦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麦分子遗传育种,具体涉及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taosca1.4-1b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小麦生产也面临着气候、环境、栽培等因素带来的诸多困难。株高对田间植株形态发生和产量有显著影响。降低植物高度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绿色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矮化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小麦产量。

2、在小麦中常用的两种基因克隆方法分别是图位克隆和同源克隆。目前已经鉴定了多个控制小麦产量等性状的遗传位点,小麦基因组庞大(17gb)且复杂,给小麦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解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以来,已经发现和研究了25个控制植物株高的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大多数小麦品种中,但只有少数基因被克隆。通过比较基因组学,rht-b1b和rht-d1b分别位于染色体4b和4d短臂上,发现该基因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rht-b1c和rht-d1c分别是rht-b1b和rht-d1b的等位基因。rht8首先定位于2ds染色体上标记starp2003和ssr2650之间0.58cm的间隔。它控制小麦株高和穗长,后来被成功克隆。许多研究发现rht8比绿色革命基因更有影响力。rht24既能降低株高(6.0~7.9cm),又能增加千粒重(2.0~3.4g)。后来的补充研究发现,rht24应用于小麦育种的时间早于绿色革命的rht-b1b和rht-d1b基因。此外,还初步鉴定出了rht17、taga2oxa9、5dq、taga2oxa8等矮化基因。小麦株高性状除受主效矮化基因调控外,还受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taste、胁迫相关蛋白tasap7-b、耐寒相关基因tacold1、调节植株类型和花序发育基因tatb1等基因调控。目前,在小麦中克隆到的株高相关基因较少,大部分还处于植物株高qtl定位和分子标记精确定位的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影响小麦产量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taosca1.4-1b和应用。所述qtl定位qph-1b及其候选基因taosca1.4-1b有利于矮秆小麦品种的选育。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qtl定位,其具体为qph-1b,其位于1b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112cm~134cm。

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其存在于所述的qtl定位qph-1b中,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5、进一步的,所述候选基因taosca1.4-1b具有snp/indel变异;所述indel突变包括6bp变异,其与小麦株高显著相关。

6、进一步的,所述候选基因taosca1.4-1b及其同源基因taosca1.4-1a和taosca1.4-1d的扩增引物为:

7、taosca1.4-f:atggcgacgctgcagga;

8、taosca1.4-r:tcaatgatcgactccagggt。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编码蛋白,其为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的编码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taosca1.4-1b的同源基因,分别为taosca1.4-1a和taosca1.4-1d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qtl定位或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在降低小麦株高中的应用。

12、进一步的,与小麦野生型相比,通过对所述qtl定位中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进行基因敲除的小麦突变体的株高显著降低。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qtl定位或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在选育小麦矮秆品种或品系中的应用。

14、进一步的,通过对所述qtl定位中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及其同源基因taosca1.4-1a和taosca1.4-1d进行rna干扰,以获得突变基因型植株,进而得到小麦矮秆品种或品系。

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

16、1、本专利技术从普通小麦中根据qtl分析结果,在1b染色体定位了一个小麦株高稳定主效qph-1b;根据qtl区间内的分子标记与134个品种(系)构建的自然群体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到一个候选基因taosca1.4-1b,所述taosca1.4-1b基因编码一个非选择性高渗门钙透通道蛋白。

17、2、本专利技术利用rna干扰对taosca1.4-1b及其同源基因taosca1.4-1a和taosca1.4-1d基因进行基因敲除,t2代获得18个突变体,导致taosca1.4基因表达量降低。我们选取两个突变体进行试验,表明,突变体比野生型株高显著降低,证明taosca1.4基因控制小麦株高。因此,taosca1.4基因这有利于小麦株高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并可以加快对矮秆小麦品种进行筛选,或者用来调控小麦的株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QTL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QTL定位具体为QPh-1B,其位于1B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112cM~134cM。

2.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基因存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QTL定位QPh-1B中,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基因TaOSCA1.4-1B具有SNP/InDel变异;所述InDel突变包括6bp变异,其与小麦株高相关。

4.一种编码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蛋白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的编码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5.权利要求1所述的QTL定位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在降低小麦株高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法为通过对所述QTL定位中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及其同源基因TaOSCA1.4-1A和TaOSCA1.4-1D进行基因敲除。

7.权利要求1所述的QTL定位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在选育小麦矮秆品种或品系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QTL定位中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进行RNA干扰,以获得突变基因型植株,进而得到小麦矮秆品种或品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qtl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qtl定位具体为qph-1b,其位于1b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112cm~134cm。

2.一种影响小麦株高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基因存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qtl定位qph-1b中,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基因taosca1.4-1b具有snp/indel变异;所述indel突变包括6bp变异,其与小麦株高相关。

4.一种编码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蛋白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候选基因taosca1.4-1b的编码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广德李斯深郭营张明霞尹逊栋徐慧媛姬文璐陈永军王瑞霞钱兆国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泰安市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