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尤其是一种电网传输线路取能装置及自供能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常见的电网状态监测装置的供电方式可以分为传输供电、蓄电池供电和自供能供电3种。
2、对于传输供电,首先在低压侧能量发射端利用变换器将电能转换为激光、微波等形式的能量,随后通过光纤或空气等介质传输给高压侧能量接收端,最后利用光电池等发电装置将传输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传输供电可以实现高、低压系统的完全隔离,绝缘性能良好,但现有的传输供电技术都有比较明显的技术短板,例如,电设备寿命有限,维护成本高,转换效率也较低;微波传输供电容易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可能影响传输路径上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耦合磁共振传输供电也存在功率密度低、耦合系数低等。此外所有传输供电装置均需要低压电源为变换器供电,成本较高,使用场景较为有限。
3、自供电技术可有效地将环境能源转化为电能,从而解决电网传感器长期面临的供电难题。太阳能电池和电流互感能量收集器是电网的常用方法。先进的机械能采集技术,如摩擦电、压电和电磁感应取能,将输电线周围的风能和振动能转换为电能。但这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传输线路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套壳(11)、定子(1)、转子(2),所述封装套壳(11)固定于定子(1)外部,所述定子(1)包括定子主体、感应线圈(8)、硅钢(10)和短路环(9),所述定子主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转子(2)的通孔和用于放置感应线圈(8)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对称设置在通孔两侧,所述通孔的内表面附着有绒毛(6)和电极,所述电极由若干间位导通、邻位断开的小电极组成,所述绒毛(6)位于各小电极之间的缝隙处,所述转子(2)置于该通孔内,并通过其中间的转轴与封装套壳(11)转动连接,转子外表面附着有两种薄膜,转子(2)内部设有磁铁(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传输线路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套壳(11)、定子(1)、转子(2),所述封装套壳(11)固定于定子(1)外部,所述定子(1)包括定子主体、感应线圈(8)、硅钢(10)和短路环(9),所述定子主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转子(2)的通孔和用于放置感应线圈(8)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对称设置在通孔两侧,所述通孔的内表面附着有绒毛(6)和电极,所述电极由若干间位导通、邻位断开的小电极组成,所述绒毛(6)位于各小电极之间的缝隙处,所述转子(2)置于该通孔内,并通过其中间的转轴与封装套壳(11)转动连接,转子外表面附着有两种薄膜,转子(2)内部设有磁铁(3),所述感应线圈(8)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硅钢(10)为定子(1)填充部件,所述硅钢(10)对称设置在定子主体的外围,所述短路环(9)固定在硅钢(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传输线路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环(9)数量为2个,两个所述短路环(9)处于关于转子中心对称的硅钢(10)端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传输线路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叉指铜电极(7),间位的铜电极导通,邻位的铜电极断开,可以最大程度的输出交变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传输线路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侧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