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556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掺气减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包括掺气组件及气源,其中,掺气组件包括至少一组与水力机械的管路内部连通的喷头,喷头内部设有可沿气流方向移动的喷针及锥形的喷口,喷针上设有插入喷口中的锥形部,以通过喷针的移动调节喷口有效出气面积;气源通过设有电子计量控制阀的管道与掺气组件内的喷头连通,用以提供流量大小可调且输出稳定的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内,由于气源通过电子计量控制阀可提供流量稳定的气流,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喷口与管路内水流接触的有效面积,可调整气流的流速,进而可解决因气流流速不足导致的无法将气流射入水流内部甚至产生逆流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掺气减蚀,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水头水电的开发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发展,诸多新兴水电工程建设于西部地区的高山峡谷中和城市周边,其中,高速水流的水力机械的空蚀空化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该类问题,结构简易且效果明显的掺气减蚀技术应运而生。

2、专利cn103290818b一种抑制泄水建筑物水流空化的结构,其利用加压设备产生气源,气源再利用垂直于泄水建筑物过流壁面的连通管通入流水管路中,以提高水流的空化数和抑制空泡的形成,能较好地降低泄水建筑物的空蚀现象;然而,在一些泄水建筑物内的水流、压力变化的场合,由于其连通管末端不具备流速调整结构,若其连通管末端的喷口流速不足,则易导致无法将气流射入水流内部的现象,甚至导致其连通管产生逆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点,提供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包括:

4、掺气组件,其包括至少一组与水力机械的管路内部连通的喷头,所述喷头内部设有可沿气流方向移动的喷针及锥形的喷口,所述喷针上设有插入所述喷口中的锥形部,以通过所述喷针的移动调节所述喷口与所述管路内水流接触的有效出气面积;以及

5、气源,其通过设有电子计量控制阀的管道与所述掺气组件内的所述喷头连通,用以提供流量大小可调且输出稳定的气流。

6、进一步地,所述掺气组件包括一组环状气管及环绕所述管路周侧壁间隔均匀设置的若干喷头,所述环状气管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若干喷头均设于所述环状气管围成的圆环内,且均与所述环状气管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喷头内密封设置有一组可沿气流方向移动的活塞,所述喷针安装于所述活塞的内侧端上,所述喷头外部还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的外侧端相连,以通过驱动杆推动所述活塞的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掺气组件包括通过卡箍结构锁紧于所述管路外壁上的第一夹盘;所述第一夹盘上还环绕盘心设置有与所述喷头数量相等的夹套,每组所述夹套内均固定有一组所述喷头

9、进一步地,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管路上的第二夹盘,所述若干驱动杆的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夹盘的盘心,且每组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还设置垂直于所述第二夹盘盘面的弯折部;

10、所述第二夹盘的盘面上环绕盘心地设置有与所述喷头数量相等的弧形孔,且沿所述弧形孔的一端到另一端方向上,所述弧形孔侧壁与所述第二夹盘盘心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每组所述弧形孔内均穿设有一组所述弯折部,以通过旋转所述第二夹盘驱动每组所述喷头内的所述活塞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盘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夹盘盘面的插片,所述第一夹盘上环绕盘心地设置有若干用于插设所述插片的插槽,以将旋转后的所述第一夹盘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盘上。

12、进一步地,所述气源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稳压罐,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稳压罐之间通过设有所述电子流量控制阀的管道连接,所述稳压罐与所述若干喷头之间通过稳流管相连。

13、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稳流管长度方向的任意截面上,所述稳流管内部的流道截面呈蜂窝状。

14、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罐上设有压力表和调压阀。

15、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罐与所述稳流管之间还设置有电子流量计。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内,喷头设置在管路侧壁且与管路连通,通过喷头内喷针的移动,可调节喷口与管路内水流接触的有效面积;同时,由于气源提供的气流流量稳定,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喷口与管路内水流接触的有效面积,可调整气流的流速,进而可解决因气流流速不足导致的无法将气流射入水流内部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气组件(3)包括一组环状气管(6)及环绕所述管路(7)周侧壁间隔均匀设置的若干喷头(5),所述环状气管(6)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若干喷头(5)均设于所述环状气管(6)围成的圆环内,且均与所述环状气管(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5)内密封设置有一组可沿气流方向移动的活塞(53),所述喷针(52)安装于所述活塞(53)的内侧端上,所述喷头(5)外部还设有驱动杆(54),所述驱动杆(54)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53)的外侧端相连,以通过驱动杆(54)推动所述活塞(53)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气组件(3)包括通过卡箍结构(300)锁紧于所述管路(7)外壁上的第一夹盘(30);所述第一夹盘(30)上还环绕盘心设置有与所述喷头(5)数量相等的夹套(60),每组所述夹套(60)内均固定有一组所述喷头(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管路(7)上的第二夹盘(31),所述若干驱动杆(54)的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夹盘(30)的盘心,且每组所述驱动杆(54)的第二端还设置垂直于所述第二夹盘(31)盘面的弯折部(5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盘(31)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夹盘(30)盘面的插片(32),所述第一夹盘(30)上环绕盘心地设置有若干用于插设所述插片(32)的插槽(301),以将旋转后的所述第一夹盘(30)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盘(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包括空气压缩机(1)和稳压罐(2),所述空气压缩机(1)与所述稳压罐(2)之间通过设有所述电子计量控制阀(11)的管道连接,所述稳压罐(2)与所述若干喷头(5)之间通过稳流管(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稳流管(4)长度方向的任意截面上,所述稳流管(4)内部的流道截面呈蜂窝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2)上设有压力表(20)和调压阀(2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2)与所述稳流管(4)之间还设置有电子流量计(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气组件(3)包括一组环状气管(6)及环绕所述管路(7)周侧壁间隔均匀设置的若干喷头(5),所述环状气管(6)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若干喷头(5)均设于所述环状气管(6)围成的圆环内,且均与所述环状气管(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5)内密封设置有一组可沿气流方向移动的活塞(53),所述喷针(52)安装于所述活塞(53)的内侧端上,所述喷头(5)外部还设有驱动杆(54),所述驱动杆(54)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53)的外侧端相连,以通过驱动杆(54)推动所述活塞(53)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气组件(3)包括通过卡箍结构(300)锁紧于所述管路(7)外壁上的第一夹盘(30);所述第一夹盘(30)上还环绕盘心设置有与所述喷头(5)数量相等的夹套(60),每组所述夹套(60)内均固定有一组所述喷头(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力机械掺气减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管路(7)上的第二夹盘(31),所述若干驱动杆(54)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加兴周钰卓刘小兵张川闫盛楠董加许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