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制造技术_技高网

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45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在一般风力下,以垂直旋转轴(5)的安全转速旋转时,连杆棒(17)处于与凸轮槽(14)正交的状态,因此,即使推拉力(F)从被支撑为最合适角度的升力叶片(11)经由刚性轴(15)施加于凸轮板(13),凸轮销(19)也成为止动件,凸轮板(13)不旋转,升力叶片(11)被维持在最合适角度。在要超过安全转速时,连杆棒(17)因配重(W)的离心力而旋转,通过凸轮销(19)与凸轮槽(14)的卡合,使凸轮板朝向另一方向。此时的凸轮板(13)的旋转力经由刚性轴(15)传递至升力叶片(11),升力叶片(11)相对于风变为不合适角度,不会产生充分的升力,因此转速被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


技术介绍

1、垂直轴风车是用于风力发电的风车,形成有从垂直旋转轴向放射方向延伸的多个水平支架,并在其前端安装有直线翼式的升力叶片。将作用于升力叶片的升力的旋转方向分量作为旋转力,具有能量转换效率良好的优点。

2、但是,该类型的风车一旦开始旋转,则只要受风就会持续产生旋转力矩,旋转速度会加速上升。因此,在遭遇台风等强风时,风车会进入超过安全转速的超转速状态,有可能导致风车的故障和损坏。因此,需要将垂直轴风车的旋转抑制在安全转速以内的超转速防止构造。

3、作为相关的超转速防止构造,使支撑升力叶片的水平支架为截面翼形状,并利用电动机改变该水平支架的角度来产生空气阻力,从而防止风车的超转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相关技术例示于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2005-61319号(专利文献1)。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这样的现有技术,为了防止风车的超转速,利用电动机来改变翼形的水平支架的角度,因此,在因某种原因导致电气系统故障的情况下,无法抑制风车的旋转。另外,由于这种方式不是改变升力叶片自身的角度,而是改变支撑升力叶片的水平支架的角度,因此防止超转速的效果有限。

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不使用电动机而能够机械地控制且直接改变升力叶片的角度的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在垂直旋转轴的上下方向多个位置分别形成有从同一上下位置沿放射方向延伸的多个水平支架,在各水平支架的前端以该前端为中心在水平方向自如旋转地支撑有直线翼式的升力叶片,所述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的特征在于,水平的支撑板与所述垂直旋转轴一体地形成,在该支撑板设置有凸轮板,该凸轮板形成有相对于垂直旋转轴自如旋转且以垂直旋转轴为中心沿放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凸轮槽,利用两端自如旋转的刚性轴将该凸轮板与至少1个以上的升力叶片之间连结,在支撑板与凸轮板之间设置有使凸轮板向一个方向旋转的施力单元,在施力单元的基端相对于支撑板自如旋转地安装有至少1个以上的连杆棒,在该连杆棒的前端具有配重且在该连杆棒的中途具有在凸轮槽内自如移动的凸轮销,在垂直旋转轴在规定的安全转速以内旋转时,凸轮板通过施力单元向一个方向旋转而使连杆棒的凸轮销位于凸轮槽的基端,连杆棒成为与凸轮槽正交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升力叶片成为最合适角度,在垂直旋转轴要超过安全转速时,连杆棒因离心力而以基端为中心旋转,凸轮销一边按压凸轮槽一边向圆弧方向移动,由此使凸轮板向另一方向旋转,该凸轮板的旋转力通过刚性轴传递至升力叶片,由此升力叶片成为不合适角度。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2个连杆棒相对于支撑板设置在以垂直旋转轴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彼此连动地旋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在垂直旋转轴的上下方向多个位置分别形成有从同一上下位置沿放射方向延伸的多个水平支架,在各水平支架的前端以该前端为中心在水平方向自如旋转地支撑有直线翼式的升力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轴风车的超转速防止构造,在垂直旋转轴的上下方向多个位置分别形成有从同一上下位置沿放射方向延伸的多个水平支架,在各水平支架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胜重
申请(专利权)人:三鹰光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