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45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提供一种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包括大直径长大洞室,所述大直径长大洞室的围岩自掌子面向开挖方向的反方向依次设置表层封闭层、浅表加固层、浅层强化层和深层锚定层;所述表层封闭层包括初喷钢纤维混凝土和设置在初喷钢纤维混凝土内的L型随机锚杆;所述浅表加固层包括全长黏结砂浆锚杆;所述浅层强化层包括预应力锚杆;所述深层锚定层包括预应力锚索。本技术通过“分区分步逐序强化、深浅结合快速锚固”的支护控制结构,及时封闭形成围压、逐步加固提升围压,有效抑制易松弛岩体快速变形的发展,同时优化支护次序,保证技术顺利措施,实现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安全、快速施工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涉及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工程,尤其是涉及长度超过100 m、洞径10 m以上的大直径长大洞室工程。


技术介绍

1、长大洞室是水电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枢纽建筑物,其安全建设直接关乎工程成败。随着水电资源的深入开发,在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修建地下水电站具有技术经济性优势,而地下水电站长大洞室工程赋存环境复杂,易松弛硬脆性岩体保护处理是长大洞室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

2、易松弛硬脆性岩体的主要特点为工程开挖后易松弛,且时间效应显著,松弛后岩体承载能力下降,自稳能力减弱,极易导致顶拱和边墙松弛掉块,甚至坍塌,造成工期延误,抬升工程处置成本,松弛严重时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合适的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

2、为此,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包括大直径长大洞室,所述大直径长大洞室的围岩自掌子面向开挖方向的反方向依次设置表层封闭层、浅表加固层、浅层强化层和深层锚定层;

4、所述表层封闭层包括初喷钢纤维混凝土和设置在初喷钢纤维混凝土内的l型随机锚杆,所述初喷钢纤维混凝土、l型随机锚杆用于对开挖揭露的裸岩区域,快速封闭,形成一定的围压,防止岩体表面松弛向围岩内部快速发展,同时防止围岩产生大量的初期变形;

5、所述浅表加固层包括全长黏结砂浆锚杆,所述全长黏结砂浆锚杆用于加固浅表围岩以限制浅表围岩松弛发展;

6、所述浅层强化层包括预应力锚杆,所述预应力锚杆用于主动为浅层围岩提供一定预应力,强化浅层围岩承载力,阻止浅层围岩松弛向围岩深部发展;

7、所述深层锚定层包括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用于将浅层围岩和深层围岩联立,共同承载并抵抗岩体松弛向围岩深部发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量。

8、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随机锚杆的长度为2~4 m。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长黏结砂浆锚杆的长度为6~8 m。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应力锚杆的长度为6~8 m。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应力锚索的长度为10~12 m。

13、本技术提供一种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采用“分区分步逐序强化、深浅结合快速锚固”的支护控制结构,及时封闭形成围压(对应于表层封闭层)、逐步加固提升围压(对应于浅表加固层、浅层强化层),有效抑制易松弛岩体快速变形的发展,同时优化支护次序,保证技术顺利措施,实现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安全、快速施工目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包括大直径长大洞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长大洞室的围岩自掌子面向开挖方向的反方向依次设置表层封闭层、浅表加固层、浅层强化层和深层锚定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随机锚杆的长度为2~4 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长黏结砂浆锚杆的长度为6~8 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杆的长度为6~8 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的长度为10~12 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包括大直径长大洞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长大洞室的围岩自掌子面向开挖方向的反方向依次设置表层封闭层、浅表加固层、浅层强化层和深层锚定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易松弛硬脆性岩体洞室变形协调控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随机锚杆的长度为2~4 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要辉刘宁朱徐皓陈平志钟大宁刘士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