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并联驱替装置及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并联驱替装置及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344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联驱替装置及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驱替泵、数据采集模块和多个并联设置的夹持模拟系统,各夹持模拟系统的一端均与同一个驱替泵连接,且每一个夹持模拟系统的两端各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脑连接,各夹持模拟系统内分别用于放入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品,驱替泵用于向夹持模拟系统内充注水和油,各夹持模拟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开启或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模拟同一压力系统下不同渗透率岩心通道的原油同时注入直观情况,表征多岩心通道同时存在下的相互影响,以此达到判定原油充注优势通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勘探,具体是涉及一种并联驱替装置及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得益于水平井和体积压裂技术发展,产量大幅增长。同时,非常规油气领域勘探开发实践也推动了经典油气地质理论的突破。其中,原油充注的理论研究成为热点之一。

2、前人研究经验表明,从常规-非常规全油气系统中,主要存在纯油(气)无水型、上油(气)下水正常型、上水下油(气)倒置型、油(气)-水同层混合型、油(气)包水孤立型和纯水无油(气)型等类型,不同类型油气水分布分布模式与油气充注的动力、方式、储层物性等具有紧密联系。就油气充注的受力角度出发,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为浮力和生烃超压、阻力主要为毛细管压力(受岩石物性影响)。动力大于阻力油气能够充注储层、成为勘探潜在目标;反之,油气不能充注储层。

3、油气的聚集成藏过程实质上就是储层中孔隙流体被油气驱替的过程。针对这一过程,前人开展了大量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物理模拟包括分段式恒压法、核磁-驱替法以及经典充注驱替法。数值模拟通过搭建孔喉模型,或者基于成像扫描实验重构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行流体微观运聚模拟。

4、就物理模拟而言,几种方法均采用单一岩心进行模拟,简化了地层多种物性岩心体同时存在的非均质性事实。高物性岩心对于低物性岩心是否为原油充注的优势通道,物性差异多大时存在优势通道(多大的渗透率差异能够形成优势运移通道),优势通道的存在对非优势通道的油气充注行为产生如何影响(同时存在时,启动压力和突破压力与单一充注时候的差异),上述问题均无法通过已有的单一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驱替装置及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模拟同一压力系统下不同渗透率岩心通道的原油同时注入直观情况,表征多岩心通道同时存在下的相互影响,以此达到判定原油充注优势通道的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并联驱替装置,包括驱替泵、数据采集模块和多个并联设置的夹持模拟系统,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的一端均与同一个所述驱替泵连接,且每一个所述夹持模拟系统的两端各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内分别用于放入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品,所述驱替泵用于向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内充注水和油,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开启或关闭。

4、优选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围压系统、氮气瓶和玻璃管刻度计,所述岩心夹持器内用于夹持岩心样品,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一端通过充注管路与所述驱替泵连通,且所述充注管路上设有充注开关阀,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另一端通过排出管路与一回压阀连接,所述排出管路上设有排出开关阀,所述回压阀还连接所述玻璃管刻度计,且所述回压阀通过回压管路与所述氮气瓶连通,所述回压管路上设有回压开关阀,所述围压系统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围压系统与所述岩心夹持器之间设有围压开关阀。

5、优选的,同一所述夹持模拟系统中,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充注开关阀与所述岩心夹持器之间,另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排出开关阀与所述回压阀之间。

6、优选的,所述驱替泵为微计量驱替泵。

7、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电脑采集系统。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联驱替装置的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岩心样品选取与预处理,基于勘探成熟区钻井碎屑岩天然岩心,物性以渗透率为标准,在0.01md-100md的每一数量级选取一个样品,制作岩心柱,并对岩心柱进行洗油、烘干、润湿角测试的预处理,确保岩心水润湿条件,之后进行孔、渗、质量测试并记录;

10、s2.将s1中的预处理后的岩心样品,安装于并联驱替装置的岩心夹持器中;先饱和与原地层一致的矿化度地层水,后开展原油充注饱和地层水岩心模拟实验;通过电脑采集系统记录任意时刻充注压力与对应的累计原油充注量,并通过二者相关变化趋势,每确认一岩心样品达到含油饱和即关闭对应的驱替泵以停止充注,并继续实验观察其他岩心样品的充注情况,当最后的岩心样品达到含油饱和,停止实验;

11、s3.对s2中,每关闭一组含油饱和岩心样品的夹持模拟系统,其他夹持模拟系统中即刻出现从无到有的原油充注量的样品,需另行重复s1中岩心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过程,并单独进行原油充注实验,以作对比分析;

12、s4.对s2、s3中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整理充注过程中检测的充注压力和对应的累计充注油量,制作充注过程充注压力与累计充注油量变化曲线图,基于此曲线图实现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

1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并联设置的夹持模拟系统,实现模拟同一压力系统下不同渗透率岩心通道的原油同时注入直观情况;

15、2.本专利技术可表征多岩心通道同时存在下的相互影响,而多岩心通道同时存在是沉积地层的客观事实,符合地层的客观非均质性;

16、3.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验证差异渗透率的岩心通道共存时原油充注优势通道是否存在、渗透率差异大小对优势通道产生与否的影响,以及优势通道存在对非优势通道的油气充注行为如何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替泵、数据采集模块和多个并联设置的夹持模拟系统,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的一端均与同一个所述驱替泵连接,且每一个所述夹持模拟系统的两端各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内分别用于放入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品,所述驱替泵用于向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内充注水和油,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围压系统、氮气瓶和玻璃管刻度计,所述岩心夹持器内用于夹持岩心样品,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一端通过充注管路与所述驱替泵连通,且所述充注管路上设有充注开关阀,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另一端通过排出管路与一回压阀连接,所述排出管路上设有排出开关阀,所述回压阀还连接所述玻璃管刻度计,且所述回压阀通过回压管路与所述氮气瓶连通,所述回压管路上设有回压开关阀,所述围压系统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围压系统与所述岩心夹持器之间设有围压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夹持模拟系统中,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充注开关阀与所述岩心夹持器之间,另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排出开关阀与所述回压阀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替泵为微计量驱替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电脑采集系统。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联驱替装置的原油充注优势通道判定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替泵、数据采集模块和多个并联设置的夹持模拟系统,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的一端均与同一个所述驱替泵连接,且每一个所述夹持模拟系统的两端各设有一压力传感器,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内分别用于放入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品,所述驱替泵用于向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内充注水和油,各所述夹持模拟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能够单独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拟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围压系统、氮气瓶和玻璃管刻度计,所述岩心夹持器内用于夹持岩心样品,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一端通过充注管路与所述驱替泵连通,且所述充注管路上设有充注开关阀,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另一端通过排出管路与一回压阀连接,所述排出管路上设有排出开关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付晓飞张金友刘小波孟令东闫坤张桐杜睿山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