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液冷散热系统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液冷散热系统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24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电子装置。一种电子装置,用以容纳一第一冷却流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并包括一热源以及一液冷散热系统。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一液冷腔体以及一立体传热装置。液冷腔体用以容纳第一冷却流体。立体传热装置设置于液冷腔体内,并用以容纳第二冷却流体。立体传热装置包括一均温板以及至少一热管。均温板通过液冷腔体热耦合于热源,且至少一热管设置于均温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液冷散热系统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均温板是一种液冷装置,其技术原理类似于热管,但在传导方式上有所区别。热管为一维线性热传导,而真空腔均热板中的热量则是在一个二维的面上传导,因此效率更高。具体来说,均温板主要包括腔体与毛细结构。腔体内部具有中空腔室,且中空腔室用以供工作流体填注。毛细结构布设在中空腔室内。腔体受热部分称为蒸发区。腔体散热的部分称为冷凝区。工作流体在蒸发区吸收热量汽化并迅速扩张至整个腔体。在冷凝区放出热量冷凝成液态。接着,液态工作流体通过毛细结构返回蒸发区,而形成冷却循环。

2、一般来说,在大部分的液冷装置中,均温板与热管为个别独立运作,导致个别就均温板或个别就热管而言,皆仅是平面式或直线式的个别传热,而非整体式的立体传热,使得散热效果尚未完全发挥。目前已有制造厂商整合均温板与热管而制造出可立体传热的传热装置。然而,目前的立体传热装置的传热效率仍有不足,使得散热效率不符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液冷装置的散热效率,即为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电子装置,藉以进一步提升液冷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散热系统,用以容纳一第一冷却流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并热耦合于一热源。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一液冷腔体以及一立体传热装置。液冷腔体用以容纳第一冷却流体。立体传热装置设置于液冷腔体内,并用以容纳第二冷却流体。立体传热装置包括一均温板以及至少一热管。均温板用以通过液冷腔体热耦合于热源,且至少一热管设置于均温板。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用以容纳一第一冷却流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并包括一热源以及一液冷散热系统。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一液冷腔体以及一立体传热装置。液冷腔体用以容纳第一冷却流体。立体传热装置设置于液冷腔体内,并用以容纳第二冷却流体。立体传热装置包括一均温板以及至少一热管。均温板通过液冷腔体热耦合于热源,且至少一热管设置于均温板。

4、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及电子装置,由于立体传热装置设置于液冷腔体而共同构成液冷散热系统,故除了可通过第二冷却流体在立体传热装置的冷却循环来对热源进行散热之外,还可通过第一冷却流体在液冷腔体的流动来进一步带走第二冷却流体自吸收热源的热量。如此一来,即可提升液冷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

5、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散热系统,用以容纳一第一冷却流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并热耦合于一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进液口以及一出液口,所述立体传热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体包括一腔体本体以及一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腔体本体的一侧,并远离所述立体传热装置,且所述腔体本体与所述顶板共同围绕出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顶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多个鳍片,所述多个鳍片设置于所述立体传热装置的所述至少一热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鳍片的厚度为0.2毫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鳍片之间的间距为0.3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热管为圆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热管的半径为2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热管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热管呈阵列式排列。

10.一种电子装置,用以容纳一第一冷却流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散热系统,用以容纳一第一冷却流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并热耦合于一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进液口以及一出液口,所述立体传热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体包括一腔体本体以及一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腔体本体的一侧,并远离所述立体传热装置,且所述腔体本体与所述顶板共同围绕出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顶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多个鳍片,所述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东赵晶南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