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11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间隔设置在底座上;转轴,依次穿设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转轴位于第三轴承座的一端呈锥形结构;偏心转子组件,套设在转轴的一端,且偏心转子组件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错位设置;弹性环内挡筒和弹性环外挡筒,依次套设在偏心转子组件外侧,且弹性环内挡筒和弹性环外挡筒均与转轴同轴;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并用于测量弹性环内挡筒的径向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模拟组合弹性支承中弹性环的最恶劣的加载工况,实现交变频率的加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试验,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组合弹性支座是目前发动机普遍采用的减振结构,研制工程实践表明,弹性支承的典型故障模式是疲劳破坏,其中结构内的弹性环是主要的承力和关键构件。对于整体加工的弹性环及主要的减振吸能的装置,易出现交变的疲劳裂纹,甚至严重情况可能引起弹性环断裂,从而导致发动机故障。目前,有关弹性支承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减振机理和有关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面,而在弹性环高周疲劳强度性能方面的试验较少,而考核组合弹性支承内弹性环结构及组合支撑的高周疲劳寿命,需开展试验装置设计和试验方法研究。

2、现有技术中,偏心轮结构装置的加载主要应用于结构装置不旋转的载荷旋转弯曲疲劳试验中,加载的交变频率为低频(不大于50hz)的工作范围,,而未能模拟在高速旋转状态下弹性环由于转子上大的不平衡量的偏心加载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以达到模拟航空发动机组合弹性支承中弹性环的实际承载情况。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间隔设置在底座上;转轴,依次穿设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转轴位于第三轴承座的一端呈锥形结构;偏心转子组件,套设在转轴的一端,且偏心转子组件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错位设置;弹性环内挡筒和弹性环外挡筒,依次套设在偏心转子组件外侧,且弹性环内挡筒和弹性环外挡筒均与转轴同轴;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并用于测量弹性环内挡筒的径向位移。

3、进一步地,偏心转子组件包括:内偏心转子,内孔呈锥形并能够与转轴的一端配合连接,内偏心转子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错位设置;外偏心转子,套设在内偏心转子的外侧,且外偏心转子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错位设置,外偏心转子的轴线与内偏心转子的轴线错位设置。

4、进一步地,在转轴的同一径向截面内,转轴的轴线、内偏心转子的轴线和外偏心转子的轴线共线。

5、进一步地,转轴的轴线与内偏心转子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为0mm至0.5mm;内偏心转子的轴线和外偏心转子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为0mm至0.5mm。

6、进一步地,转轴与第一轴承座之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连接。

7、进一步地,转轴与第二轴承座之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连接。

8、进一步地,角接触球轴承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或者面对面安装方式。

9、进一步地,转轴与第三轴承座通过角接触球轴承连接。

10、进一步地,角接触球轴承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或者面对面安装方式。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能够模拟组合弹性支承中弹性环的最恶劣的加载工况,实现交变频率的加载,转速≮6000r/min激振条件下的弹性环的交变载荷加载,考核了航空发动机弹性环的高周疲劳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转子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轴(2)的同一径向截面内,转轴(2)的轴线、内偏心转子(11)的轴线和外偏心转子(10)的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2)的轴线与内偏心转子(11)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为0mm至0.5mm;内偏心转子(11)的轴线和外偏心转子(10)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为0mm至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2)与第一轴承座(3)之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2)与第二轴承座(4)之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或者面对面安装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2)与第三轴承座(7)通过角接触球轴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或者面对面安装方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转子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轴(2)的同一径向截面内,转轴(2)的轴线、内偏心转子(11)的轴线和外偏心转子(10)的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2)的轴线与内偏心转子(11)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为0mm至0.5mm;内偏心转子(11)的轴线和外偏心转子(10)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为0mm至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弹性环高周疲劳试验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荣辉李光辉杨飞兵李盛翔郜伟强韦淞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