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施夹钳。
技术介绍
1、目前手术中常用结扎夹对血管进行临时或永久封闭,结扎夹在使用时需要借助施夹钳进行夹取安装,在儿科手术中也会被使用到。
2、参考已授权专利号“cn114681000a”公开了一种施夹钳,其中记载了:“采用不同的驱动机构来分时执行送夹动作和推夹动作,能够实现更加可靠、稳定地执行送夹动作和推夹动作”的技术问题。
3、本申请人在具体实施该专利的过程中,发现该专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仍存在未解决本技术问题:
4、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施夹操作时,会因为操作角度不同而被施夹钳本体遮挡视线,从而不清楚施夹钳端部的环境,进而影响施夹操作的精准度,同时施夹钳长度固定,不能根据不同医生的使用习惯进行调节,从而不能为医生提供较为舒适的操作环境,进而影响施夹操作的安全性,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施夹钳,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施夹钳,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夹钳,包括夹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1)外侧安装有拍摄自清洁组件(2),所述夹钳(1)端部固定连接有长度调节组件(3),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远离所述拍摄自清洁组件(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自清洁组件(2)还包括转动筒(8)、第一齿轮(9)、电机(10)和第二齿轮(11),所述固定柱(5)内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位于远离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的一端,所述夹钳(1)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8),所述转动筒(8)位于所述转动槽内侧,所述转动筒(8)靠近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夹钳,包括夹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1)外侧安装有拍摄自清洁组件(2),所述夹钳(1)端部固定连接有长度调节组件(3),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远离所述拍摄自清洁组件(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自清洁组件(2)还包括转动筒(8)、第一齿轮(9)、电机(10)和第二齿轮(11),所述固定柱(5)内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位于远离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的一端,所述夹钳(1)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8),所述转动筒(8)位于所述转动槽内侧,所述转动筒(8)靠近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包裹所述夹钳(1)外侧设置且与所述夹钳(1)为转动配合,所述固定柱(5)内侧顶部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且所述第二齿轮(11)与所述第一齿轮(9)为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自清洁组件(2)还包括转动环(12)、固定板(13)、固定底座(14)、活动柱(15)和擦拭块(16),所述转动筒(8)远离所述第一齿轮(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环(12),所述转动环(12)位于所述固定柱(5)外侧,且所述转动环(12)包裹所述夹钳(1)设置,所述转动环(12)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两个所述固定板(13)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13)靠近所述固定柱(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4),两个所述固定底座(14)均位于靠近所述转动环(12)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固定底座(14)远离所述转动环(12)的顶部和底部均插接有活动柱(15),两个所述活动柱(15)外侧均插接有擦拭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自清洁组件(2)还包括固定杆(17)、单斜面固定盘(18)和双斜面活动盘(19),两个所述固定底座(14)内侧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两个所述固定杆(17)均与两个所述活动柱(15)为插接配合,两个所述固定杆(17)靠近两个所述活动柱(15)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单斜面固定盘(18),且两个所述单斜面固定盘(18)远离两个所述活动柱(15)的端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固定杆(17)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双斜面活动盘(19),两个所述双斜面活动盘(19)靠近两个所述单斜面固定盘(18)的端部均与两个所述单斜面固定盘(18)通过两个所述凹槽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自清洁组件(2)还包括固定支架(20)、第一弹簧(21)、滑动限位块(22)和第二弹簧(23),两个所述活动柱(15)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0),且两个所述固定支架(20)均位于靠近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成艳,余小华,邹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