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740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其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内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内管、第二外管、第一冲洗孔、第二冲洗孔、刻度线、气囊、气囊管和食道冲洗管等结构的设计,当需要使用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时,该双腔气囊管具有一根由人体口腔或鼻腔置入食道和胃腔内的长度为60cm至100cm医用硅胶管,而内腔与负压引流器连接。在此通过内腔来对胃部进行清洗和减压引流,外腔来对食道进行冲洗。采用内腔与外腔结合的双腔结构,有效地实现了对食道及胃部的冲洗、减压和引流。并且在整个冲洗食道或胃部的过程中还可有效地防止冲洗物反流,预防窒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流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对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病理生理特征是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不良,大量食物残渣聚集在食管下段)进行poem(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术前,如果术前食道准备不充分,术中易出现食道黏膜水肿穿孔,不仅会导致延长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也易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而术前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多次冲洗食管下段已在临床上被多次使用和认可,冲洗去除食物残渣,清晰术中镜下视野,不仅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还可以防止麻醉诱导期发生误吸风险、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poem术前,用胃管置入食道(30~35cm)进行反复食道冲洗,每日冲洗4至6次,清除食道食物残渣。但胃管注入冲洗过程中,由于胃管置入食道进行反复冲洗时,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并要求拔管,以至于会增加反复插管频次,在此过程中会使患者感到十分不适。且冲洗时部分冲洗时进入胃内的冲洗液还不能及时引流出来;同时,现临床上使用的胃管管壁没有至食道的具体刻度,需要在体外测量从而增加临床工作量。此外,在使用时胃管插入食道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包括第一内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块机构包括一对卡住顶管(5)的弧形卡套(7),所述弧形卡套(7)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支撑套杆(73),所述支撑套杆(73)远离弧形卡套(7)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插杆(91),所述弧形卡套(7)的外壁均设有与伸缩插杆(91)固定连接的卡牙顶杆(9),所述支撑套杆(7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4),所述复位弹簧(74)远离支撑套杆(73)内壁的一端均对应的伸缩插杆(91)端部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包括第一内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块机构包括一对卡住顶管(5)的弧形卡套(7),所述弧形卡套(7)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支撑套杆(73),所述支撑套杆(73)远离弧形卡套(7)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插杆(91),所述弧形卡套(7)的外壁均设有与伸缩插杆(91)固定连接的卡牙顶杆(9),所述支撑套杆(7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4),所述复位弹簧(74)远离支撑套杆(73)内壁的一端均对应的伸缩插杆(91)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块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卡套(7)上的牙咬块(71),所述牙咬块(71)上均固定连接有供牙齿咬住的防护垫(72),所述弧形卡套(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弹力带(8),一对所述咬块机构均以橡胶弹力带(8)为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食道冲洗防误吸及胃肠减压引流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牙顶杆(9)的中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婵包义波薛顺胡德敏陈燕戴清香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