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线缆夹持装置的包括推力板和阻挡螺纹件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线缆夹持装置的包括推力板和阻挡螺纹件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79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6
一种用于将线缆(C)固定至支撑元件(S)的装置(1,6)的系统,该线缆(C)例如是同轴线缆、光纤线缆或电力线缆,该支撑元件(S)例如是塔架的部段,该系统包括推力板(4)和阻挡螺纹件(5),其中,所述推力板(4)包括方形形状或矩形形状的板件,该板件包括与所述装置(1、6)联接的联接装置(401),以及其中,所述调节螺纹件(5)具有带有十字凹口(501)的平坦的梢端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推力板(4)在与所述阻挡螺纹件(5)的梢端部接触的接触区域中居中地设置有挠性片状部(402),所述挠性片状部(402)在其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处被约束至所述板(4),并且由于螺纹件(5)的梢端部在沿旋紧方向旋转期间抵靠所述板(4)所施加的推力,所述挠性片状部在居中地设置于所述板(4)上的相应的坐置部(403)的内部自由弯曲。所述挠性片状部(402)在其用于与阻挡螺纹件(5)的梢端部接触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突出的齿状部(404),该齿状部适于接合在螺纹件(5)的梢端部的十字凹口(501)的臂部中的至少一个臂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线缆固定到支撑元件的装置的系统,该线缆例如是同轴线缆、光纤线缆或电力线缆,该支撑元件例如是塔架(pylon)的部段,该系统包括推力板和相应的阻挡(blocking)螺纹件。


技术介绍

1、已知一种夹持件,该夹持件包括具有“c”形横截面的金属跨接件(jumper),该金属跨接件具有通过芯部(core)而刚性互连的相对的两个翼部。

2、通常称为鞍状件的线缆坐置部在外部被螺栓连接至“c”的两个翼部中的一个翼部或芯部,而夹持件被螺栓连接至定位于夹持件自身的翼部之间的支撑元件。

3、由于支撑元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因此在夹持件的翼部之间设置有推力板(钳口件(jaw)),该推力板能够借助于固定螺栓的旋拧而在该推力板自身与相对的翼部之间移动,该推力板适于对支撑元件进行夹持,该支撑元件例如是具有圆形截面的金属棒。

4、由装有玻璃纤维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夹持件是已知的,该夹持件用于将线缆组装到管状支撑元件,类似于金属夹持件,该夹持件包括具有“c”形横截面的跨接件,该跨接件具有通过芯部互连的相对的两个翼部,其中,所述相对的两个翼部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推力板:所述管状支撑元件被夹持在所述推力板与相对的翼部之间。

5、线缆夹持件也是已知的,其中,用于对诸如线缆、管道等的长形体进行支撑的鞍状件包括容置在跨接件中的两个半鞍状件,两个半鞍状件钩接至该跨接件:因此,线缆夹持件包括钢质跨接件、推力板、阻挡螺纹件或调节螺纹件、用于对至少一个线缆进行阻挡的至少一对半鞍状件。板借助于螺纹件传递的推力作用在插入跨接件内部的所有鞍状件上,从而允许线缆被正确地固定。

6、上述装置工作良好;然而,在所述线缆夹持装置与支撑元件的接合操作期间,阻挡螺纹件或调节螺纹件、特别是螺纹件的十字凹口梢端部在设置于板的表面上的相应突出部上或在所述板的突起部上的摩擦导致突出部(和/或凹口)的磨损,结果是,在螺纹件的一系列旋转之后,应当接合在设置于螺纹件的梢端部上的相应凹口中的所述突出部被完全“磨损”。突出部的磨损阻止螺纹件的梢端部在推力板上的夹持位置中牢固地接合在所述推力板上,从而使由线缆夹持装置的跨接件支撑的两个半鞍状件之间的线缆的固定松开。

7、或者,在夹持件被螺栓固定到定位于夹持件自身的翼部之间的支撑元件的情况下,由于借助于螺纹件来调节的可移动推力板,突出部的磨损使得线缆夹持装置到支撑元件的定位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例如同轴线缆、光纤线缆或电力线缆等的线缆固定到例如塔架的部段等的支撑件的装置的推力板和阻挡螺纹件,该推力板和阻挡螺纹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即螺纹件和/或板的适于彼此互锁的部分的磨损,以在线缆夹持件的至少两个半鞍状件紧固的情况下或在线缆固定装置(夹持件)紧固在支撑件上的情况下,确保将螺纹件安全且稳定地阻挡在板上。

2、上述目的是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书中所具体说明的推力板和相应的阻挡螺纹件来实现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线缆(C)固定至支撑元件(S)的装置(1、6)的系统,所述线缆(C)例如是同轴线缆、光纤线缆或电力线缆,所述支撑元件(S)例如是塔架的部段,所述系统包括推力板(4)和阻挡螺纹件(5),其中,所述推力板(4)包括方形形状或矩形形状的板件,所述板件包括与所述装置(1、6)联接的联接装置(401),以及其中,所述调节螺纹件(5)具有平坦的梢端部,所述梢端部具有十字凹口(501),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板(4)在与所述阻挡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接触的接触区域中居中地设置有挠性片状部(402),所述挠性片状部(402)在所述挠性片状部(402)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处被约束至所述板(4),并且由于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在沿旋紧方向旋转期间抵靠所述板(4)所施加的推力,所述挠性片状部(402)在居中地设置于所述板(4)上的相应的坐置部(403)的内部自由弯曲,在所述挠性片状部(402)的用于与所述阻挡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接触的上表面上并且在与通过所述板(4)而被约束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所述挠性片状部(402)设置有突出的齿状部(404),所述齿状部(404)适于接合在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的所述十字凹口(501)的臂部中的至少一个臂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板(4)和所述阻挡螺纹件(5)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部(402)的厚度小于所述板(4)的厚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部(404)具有带有圆化的顶部的锥形截面,从而便于所述齿状部插入到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突出的所述齿状部(404)具有与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的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互补的形状和/或尺寸,以能够至少部分地配装到所述凹口(501)的至少一个臂部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突出的所述齿状部(404)是相对于所述挠性片状部(402)的纵向轴线而横向地定位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具有大致U形的轮廓,所述臂部具有底表面(504)和两个侧表面(502、503),并且每个臂部均具有直的侧表面(502)以及倾斜且弧形的侧表面(503),以与所述底表面(504)形成圆化的角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纹件(5)沿接近方向旋转并抵靠所述板(4)时,所述倾斜且弧形的侧表面(503)和所述圆化的角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齿状部(404)插入到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中的至少一个臂部中,而在所述螺纹件(5)倾向于被旋松时,所述直的侧表面(502)形成供所述齿状部(404)抵靠的抵接表面,因此在所述螺纹件(5)沿所述螺纹件(5)移动远离所述板(4)的方向倾向于被旋松时,所述直的侧表面(502)形成供所述齿状部(404)抵靠的抵接表面。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4)和所述螺纹件(5)被安装在用于将线缆(C)固定至支撑元件(S)的装置(1)的跨接件(3)的臂部(103)之间,所述支撑元件(S)例如是塔架的部段,所述装置(1)设置有钩接至所述跨接件(3)的至少一对半鞍状件(102a、102b),所述半鞍状件(102a、102b)在被连结时形成用于对至少一个线缆(C)进行支撑的坐置部,与所述装置(1)联接的所述联接装置包括两个纵向槽(401),所述纵向槽(401)被定位在所述板(4)的边缘附近,用于对线缆(C)进行固定的所述装置(1)的所述跨接件(3)的所述臂部(103)在所述纵向槽(401)的内部滑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8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4)和所述螺纹件(5)被安装在用于对缆线(C)进行固定的装置(6)的夹持件上,所述夹持件包括具有“C”形横截面的跨接件,所述跨接件具有相对的两个翼部(106a、106b),所述线缆(C)的鞍状件(2)在外部被螺栓连接在所述翼部(106a、106b)上,所述翼部通过芯部(106c)而刚性地互连,所述推力板(4)被设置在所述夹持件的所述翼部之间,所述推力板能够借助于适于对所述支撑元件(S)进行紧固的所述调节螺纹件(5)而在所述推力板(4)自身与相对的所述翼部之间移动;与所述装置(6)联接的所述联接装置包括钩接引导件(206),所述钩接引导件(206)允许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将线缆(c)固定至支撑元件(s)的装置(1、6)的系统,所述线缆(c)例如是同轴线缆、光纤线缆或电力线缆,所述支撑元件(s)例如是塔架的部段,所述系统包括推力板(4)和阻挡螺纹件(5),其中,所述推力板(4)包括方形形状或矩形形状的板件,所述板件包括与所述装置(1、6)联接的联接装置(401),以及其中,所述调节螺纹件(5)具有平坦的梢端部,所述梢端部具有十字凹口(501),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板(4)在与所述阻挡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接触的接触区域中居中地设置有挠性片状部(402),所述挠性片状部(402)在所述挠性片状部(402)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处被约束至所述板(4),并且由于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在沿旋紧方向旋转期间抵靠所述板(4)所施加的推力,所述挠性片状部(402)在居中地设置于所述板(4)上的相应的坐置部(403)的内部自由弯曲,在所述挠性片状部(402)的用于与所述阻挡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接触的上表面上并且在与通过所述板(4)而被约束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所述挠性片状部(402)设置有突出的齿状部(404),所述齿状部(404)适于接合在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的所述十字凹口(501)的臂部中的至少一个臂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板(4)和所述阻挡螺纹件(5)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部(402)的厚度小于所述板(4)的厚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部(404)具有带有圆化的顶部的锥形截面,从而便于所述齿状部插入到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突出的所述齿状部(404)具有与所述螺纹件(5)的所述梢端部的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互补的形状和/或尺寸,以能够至少部分地配装到所述凹口(501)的至少一个臂部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突出的所述齿状部(404)是相对于所述挠性片状部(402)的纵向轴线而横向地定位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具有大致u形的轮廓,所述臂部具有底表面(504)和两个侧表面(502、503),并且每个臂部均具有直的侧表面(502)以及倾斜且弧形的侧表面(503),以与所述底表面(504)形成圆化的角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纹件(5)沿接近方向旋转并抵靠所述板(4)时,所述倾斜且弧形的侧表面(503)和所述圆化的角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齿状部(404)插入到所述十字凹口(501)的所述臂部中的至少一个臂部中,而在所述螺纹件(5)倾向于被旋松时,所述直的侧表面(502)形成供所述齿状部(404)抵靠的抵接表面,因此在所述螺纹件(5)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尔贝托·瓦拉莱詹卢卡·萨拉
申请(专利权)人:FIMO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