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76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所述设备包括顶部设置为三角边框的龙门框架,所述龙门框架的两侧边下端均分别连接有滑行组件,所述滑行组件外侧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滑行组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龙门框架底部连接的数字成像板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菱形连杆、连接块以及设于菱形连杆两侧端的调节轮,所述菱形连杆为四个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并随着两侧所述调节轮的间距可自动调整相邻杆之间的角度;所述菱形连杆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所述滑行组件的滑行杆上。该装置具有种实现适应性变化间距、自动调距且使用灵活、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地线的连接大量采用的是压接型电力金具--耐张线夹和直线接续管,它们既要承受导线、地线的全部张力,又是导电体,安装后不再拆卸。在施工过程中,导线、地线在压接管中未贯穿到位或钢芯压接不符合要求,都将为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重大隐患。在全国范围内,因耐张线夹或者接续管压接质量不合格引发的断线、掉线事故发生过很多,因此,对耐张线夹和接续管进行无损检测来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尤为关键。

2、x光射线无损探伤作为一种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引用于电力检测
,其中x光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利用x光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穿透被测物的射线带有反映被测物内部的结构信息,通过射线强弱的变化来检测被测工件内部各种宏观或围观缺陷的性质、大小及分布情况。

3、在实际应用中,x光射线数字成像探伤设备通过无人机运输至被测线路上,探伤设备通过抱臂抱紧而固接在电线上,挂载在电线上后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成像板左右移动,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4088744a公开的一种x光输电线路缺陷检测设备;然而,现有的探伤设备采用抱臂结构在使用时灵活差,不能自主适应电线间距大小的变化,在检测过程中有时需要中断来调整设备,影响检测效率;其抱臂结构固接于输电线路上,并不能在输电线路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双分裂导线检测、实现适应性变化间距且安全性高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及其检测系统。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所述设备包括顶部设置为三角边框的龙门框架,所述龙门框架的两侧边下端均分别连接有滑行组件,所述滑行组件外侧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滑行组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龙门框架底部连接的数字成像板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菱形连杆、连接块以及设于菱形连杆两侧端的调节轮,所述菱形连杆为四个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并随着两侧所述调节轮的间距可自动调整相邻杆之间的角度;所述菱形连杆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所述滑行组件的滑行杆上。

4、一个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杆体端部两侧均为半圆形的齿轮形态,相邻所述连杆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杆的端部外侧通过横截面为u型的u型连接框与相邻的两个连杆端部连接,所述连杆的齿轮中心挖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穿接于固定在所述u型连接框内的中心轴。

5、一个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菱形连杆两侧的u型连接框连接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调节轮,所述承接座与所述调节轮之间还设有条状的连板,所述连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轮的下边缘平齐且其底部内折向下倾斜设为条状引导部。

6、又一个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轮的轮体表面为两侧朝向内侧弧形内凹的轮体;所述调节轮的弧形内凹表面均匀布满沿轴向设置的防滑浅槽,所述调节轮的弧形内凹表面外侧的外沿部分设有2-3圈沿径向周长分布的三角椎柱。

7、再一个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龙门框架的底部设有连接两侧边框的底板,所述数字成像板机构设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底板上设有线轮腔,所述线轮腔内安装有线轮以及驱动线轮转动的线轮驱动电机,所述线轮的转动轴上缠绕有拉线;所述底板的两侧底面连接有通线管,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与所述通线管相通;所述数字成像板机构包括成像板、设于成像板上方的上边框、设于成像板下方的下边框以及设于成像板两侧的侧边管,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设有插接所述侧边管的插接孔,所述侧边管从所述通线管底部向上套接于所述通线管上,所述拉线穿过所述通线管于所述下边框固定连接。

8、一个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外侧为敞口的中空腔体,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固定于中空腔体内的转动电机框架,所述转动电机框架内安装有微型转动电机,所述微型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小锥齿轮,所述转动电机框架的侧边设置有水平传感装置;

9、所述u型连接框的内侧通过承接机构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承接机内侧固定连接有带有内齿纹的套接管,所述套接管内套接有转角齿轮件,所述转角齿轮件包括与所述套接管内齿纹相啮合的外齿轮、设于外齿轮另一端的大锥齿轮以及串接所述外齿轮和大锥齿轮并可转动固定于中空腔体内壁的齿轮转轴,所述所述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相互啮合。

10、又一个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承接壳体以及设于承接壳体内的第二微型电机,所述第二微型电机底部通过滑块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承接壳体底部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微型电机的后端通过回复弹簧连接于所述承接壳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微型电机的前端设有自由端部带螺旋头的输出杆体;

11、对应连接块位置的其中一中心轴的内侧向外延伸设有伸展部,所述伸展部的端面设有深槽,所述深槽内设有一充磁块,所述充磁块的外侧与所述输出杆体的螺旋头形态相契合,在所述充磁块未充磁时,所述输出杆体的置于所述伸展部的外端面

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载重无人机、如上述的x光射线检测设备、地面控制的无人机地面站和x光射线检测地面站;所述x光射线检测设备装载于所述载重无人机底部,所述无人机地面站和载重无人机通过无线通讯连接,所述x光射线检测地面站和x光射线检测设备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4、1、本专利技术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及系统设置自适应变化间距的菱形连杆,使其挂载在输电导线行走时可根据双导线的间距被动调整间距,提高装置在检测时的灵活性,减少人工调整,提高检测效率;在另一个改进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微型电机插入菱形连杆的中心轴驱动其转动,实现对菱形连杆的自动调整,使其换线检测时无需下地进行变化的间距调整,通过该自动调整装置可实现双分裂导线、四分裂导线以及六分裂导线上不同位置导线的挂载,使用更为灵活。

15、2、本专利技术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及系统使用时通过无人机的机械臂结构将所述探测装置运输到需要检测的输电线路上,将两侧的调节轮放置电线上,调节轮根据电线间距进行自动的适应性间距调整;作业时,通过线轮机构将数字成像板下放后旋转,以满足检测位置和角度的需求。使得作业人员检测操作更为简单,智能化且使用安全性高。此外,所述菱形连杆与数字成像板机构的角度可通过转动电机框架的转角齿轮组件进行转动调整,以灵活调整数字成像板与外置的x光射线机始终保持垂直照射面,成像效果更加稳定。

16、3、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还通过摄像头即时监测设备作业状况,通过通信模块实现远程监视和观察,提高故障反应速度。

17、4、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整体采用快拆结构,便于安装拆卸和进行收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顶部设置为三角边框的龙门框架,所述龙门框架的两侧边下端均分别连接有滑行组件,所述滑行组件外侧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滑行组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龙门框架底部连接的数字成像板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菱形连杆、连接块以及设于菱形连杆两侧端的调节轮,所述菱形连杆为四个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并随着两侧所述调节轮的间距可自动调整相邻杆之间的角度;所述菱形连杆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所述滑行组件的滑行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杆体端部两侧均为半圆形的齿轮形态,相邻所述连杆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杆的端部外侧通过横截面为U型的U型连接框与相邻的两个连杆端部连接,所述连杆的齿轮中心挖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穿接于固定在所述U型连接框内的中心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龙门框架底部的主杆、连接于所述主杆下方的滑行槽以及设于所述滑行槽内且可转动的滑行丝杠,所述主杆内设有滑行动力电机,所述滑行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滑行丝杠,所述滑行丝杠上套接有滑行螺母;所述滑行槽的槽口朝向所述菱形连杆,所述菱形连杆顶部的U型连接框通过连接块套接于主杆;所述菱形连杆底部的U型连接框连接有滑动连接块,所述滑动连接块与滑行螺母固定连接且可在所述主杆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连杆两侧的U型连接框连接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调节轮,所述承接座与所述调节轮之间还设有条状的连板,所述连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轮的下边缘平齐且其底部内折向下倾斜设为条状引导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的轮体表面为两侧朝向内侧弧形内凹的轮体,所述调节轮的轴向长度为8-15cm,所述调节轮的径向截面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差值为4-8cm;所述调节轮的弧形内凹表面均匀布满沿轴向设置的防滑浅槽,所述调节轮的弧形内凹表面外侧的外沿部分设有2-3圈沿径向周长分布的三角椎柱;所述三角椎柱的高度为0.8-3.8mm,且每一圈三角椎柱的高度不相同,所述三角椎柱的高度由外圈至内圈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框架的底部设有连接两侧边框的底板,所述数字成像板机构设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底板上设有线轮腔,所述线轮腔内两侧安装有线轮以及驱动线轮转动的线轮驱动电机,所述线轮的转动轴上缠绕有拉线;所述底板的两侧底面连接有通线管,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与所述通线管相通;所述数字成像板机构包括成像板、设于成像板上方的上边框、设于成像板下方的下边框以及设于成像板两侧的侧边管,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设有插接所述侧边管的插接孔,所述侧边管从所述通线管底部向上套接于所述通线管上,所述拉线穿过所述通线管于所述下边框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腔一侧设有电源插接头,所述电源插接头上插接有快拆蓄电池;所述底板两侧连接有矩形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顶部设有插管,所述承接座的底部与所述滑行组件的顶部连接,所述龙门框架的边框底部插入所述插管并通过安全销固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外侧为敞口的中空腔体,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固定于中空腔体内的转动电机框架,所述转动电机框架内安装有微型转动电机,所述微型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小锥齿轮,所述转动电机框架的侧边设置有水平传感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机构还包括承接壳体以及设于承接壳体内的第二微型电机,所述承接壳体朝向数字成像板的一侧壁面与套接管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微型电机底部通过滑块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承接壳体底部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微型电机的后端通过回复弹簧连接于所述承接壳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微型电机的前端设有自由端部带螺旋头的输出杆体;

10.一种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重无人机、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X光射线检测设备、地面控制的无人机地面站和X光射线检测地面站;所述X光射线检测设备装载于所述载重无人机底部,所述无人机地面站和载重无人机通过无线通讯连接,所述X光射线检测地面站和X光射线检测设备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顶部设置为三角边框的龙门框架,所述龙门框架的两侧边下端均分别连接有滑行组件,所述滑行组件外侧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滑行组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龙门框架底部连接的数字成像板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菱形连杆、连接块以及设于菱形连杆两侧端的调节轮,所述菱形连杆为四个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并随着两侧所述调节轮的间距可自动调整相邻杆之间的角度;所述菱形连杆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所述滑行组件的滑行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杆体端部两侧均为半圆形的齿轮形态,相邻所述连杆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杆的端部外侧通过横截面为u型的u型连接框与相邻的两个连杆端部连接,所述连杆的齿轮中心挖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穿接于固定在所述u型连接框内的中心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龙门框架底部的主杆、连接于所述主杆下方的滑行槽以及设于所述滑行槽内且可转动的滑行丝杠,所述主杆内设有滑行动力电机,所述滑行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滑行丝杠,所述滑行丝杠上套接有滑行螺母;所述滑行槽的槽口朝向所述菱形连杆,所述菱形连杆顶部的u型连接框通过连接块套接于主杆;所述菱形连杆底部的u型连接框连接有滑动连接块,所述滑动连接块与滑行螺母固定连接且可在所述主杆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连杆两侧的u型连接框连接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调节轮,所述承接座与所述调节轮之间还设有条状的连板,所述连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轮的下边缘平齐且其底部内折向下倾斜设为条状引导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x光射线数字成像无人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的轮体表面为两侧朝向内侧弧形内凹的轮体,所述调节轮的轴向长度为8-15cm,所述调节轮的径向截面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差值为4-8cm;所述调节轮的弧形内凹表面均匀布满沿轴向设置的防滑浅槽,所述调节轮的弧形内凹表面外侧的外沿部分设有2-3圈沿径向周长分布的三角椎柱;所述三角椎柱的高度为0.8-3.8mm,且每一圈三角椎柱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超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力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