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全光纤光流控微粒操纵系统。主要用于生物细胞、纳米团簇、胶体颗粒、介质颗粒等微小粒子的动态调控,包括但不仅限于捕获、输运、振荡、旋转和组装等等,属于光流控。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1986年,美国的科学家ashkin和他的同事首次提出光镊[optical letters,18(5):288-290,1986]这个概念,开拓了光捕获微粒研究的新领域。光镊技术使用汇聚激光束形成的光学势阱,对尺度在微米或者纳米量级的微粒进行非入侵式的捕获和操控,对微粒不会产生机械损伤,因而几乎不影响粒子的周围生物环境;光镊技术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传统光镊技术和光纤光镊技术。传统的光镊通常是基于光学显微镜系统来进行微粒操纵,虽然技术成熟,但是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且自由度小;光纤光镊系统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在经处理后的光纤端面处改变出射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形成汇聚光学势阱实现微粒的微操控;光纤光镊形成的光阱操纵灵活,系统自由度大。其用于细胞操作的非接触力,精确到100an的力分辨率以及对液体介质环境的亲和
...【技术保护点】
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光流控微粒操纵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光电探测装置(1)、激光器(2)、耦合器(3)、光纤探针(4)、输入光纤(5)、纤端微结构(6)和样品池(7);激光器(2)发出的输出激光(8)经耦合器(3)后沿着输入光纤(5)传播,在光纤探针(4)的操纵下,输入光纤(5)插入到样品池(7)上的液滴(9)中,且输出激光(8)经纤端微结构(6)的汇聚作用后出射形成出射光场(10);出射光场(10)沿着光轴方向直线传播最终照射在液滴(9)的气液界面处形成热场(11),热场(11)会引起液滴(9)内部的温度梯度,而温度梯度的存在会引起沿着气液界面向着低温区运
...【技术特征摘要】
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光流控微粒操纵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光电探测装置(1)、激光器(2)、耦合器(3)、光纤探针(4)、输入光纤(5)、纤端微结构(6)和样品池(7);激光器(2)发出的输出激光(8)经耦合器(3)后沿着输入光纤(5)传播,在光纤探针(4)的操纵下,输入光纤(5)插入到样品池(7)上的液滴(9)中,且输出激光(8)经纤端微结构(6)的汇聚作用后出射形成出射光场(10);出射光场(10)沿着光轴方向直线传播最终照射在液滴(9)的气液界面处形成热场(11),热场(11)会引起液滴(9)内部的温度梯度,而温度梯度的存在会引起沿着气液界面向着低温区运动的微流场(12),微流场(12)在逆着光轴的方向上会存在微流分量,进而产生微流力(13);因此在光学力(14)与微流力(13)的共同作用下,液滴(9)内部会形成为微粒(15)的捕获势阱;出射光场(10)入射到微粒(15)的表面并发生后向散射,后向散射光(16)传输回纤端微结构后,经过输入光纤(5)与耦合器(3)的传输,后向散射光(16)会从耦合器(3)的另一端口输出到光电探测装置(1)中,并在光电探测装置(1)的转化作用下,后向散射光(16)转换为电信号并显示出来,实现对微粒(15)特性的探测;改变输入光纤(5)插入液滴(9)的位置、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洪昌,王阳,王云凯,苑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