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色模注塑成型用的模具。
技术介绍
1、双色注塑模具是一种特殊的模具工艺,它允许两种不同类型的塑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并分两次成型,但产品只出模一次。这种工艺可以制作出由两种材料形成的零件,这些材料可以是不同颜色的,也可以是软硬不同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双色注塑模具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并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进行注塑操作。申请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双色注塑模具加工效率缓慢,增大了产品制造的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模注塑成型用的模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色模注塑成型用的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下基座、转盘、旋转驱动机构、锁止机构和控制模块,所述下模具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下基座上,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轴与转盘连接,下基座上设置有平衡件,所述转盘位于下基座和平衡件之间,转盘与平衡件转动连接,转盘上设置有贯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模注塑成型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下基座、转盘、旋转驱动机构、锁止机构和控制模块,所述下模具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下基座上,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轴与转盘连接,下基座上设置有平衡件,所述转盘位于下基座和平衡件之间,转盘与平衡件转动连接,转盘上设置有贯穿转盘的弧形槽,弧形槽的弧心位于转盘的转动轴线上,弧形槽内设置有透光体,沿转盘的转动方向,透光体包括第一透光段、第二透光段和第三透光段,第一透光段、第二透光段和第三透光段的透光性不同,平衡件上设置有与弧形槽对应的第一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光强,所述下基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模注塑成型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下基座、转盘、旋转驱动机构、锁止机构和控制模块,所述下模具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下基座上,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轴与转盘连接,下基座上设置有平衡件,所述转盘位于下基座和平衡件之间,转盘与平衡件转动连接,转盘上设置有贯穿转盘的弧形槽,弧形槽的弧心位于转盘的转动轴线上,弧形槽内设置有透光体,沿转盘的转动方向,透光体包括第一透光段、第二透光段和第三透光段,第一透光段、第二透光段和第三透光段的透光性不同,平衡件上设置有与弧形槽对应的第一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光强,所述下基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与弧形槽对应,在光源、第三透光段和第一检测单元位于同一光路上时,下模具与上模具对应;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在下模具与上模具对应时对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轴进行锁止,第一检测单元、旋转驱动机构、锁止机构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确定旋转驱动机构和锁止机构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转盘转动速度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光源对应的第一分光镜,第一分光镜的透过光朝向弧形槽,所述下基座内设置光路通道,光路通道的输入端口与凹槽连通,第一分光镜的反射光对应,光路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对第一分光镜的反射光进行光强检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和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校验光源或第一检测单元的工作稳定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三检测单元,光路通道内还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