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42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技术提出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器材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患者仅仅通过在水中行走进行平衡康复训练,没有专门的水中训练负重装置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腿套,所述腿套的外壁上设有水袋,所述水袋沿腿套的周向设置,所述水袋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所述水袋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密封塞;所述水袋与腿套都由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中,由于水袋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因此水袋充水后,其C型结构的两端形成两个阻力面,且两个阻力面位于人体的正前方,其与水的接触面积大,患者在水中行走时,受到的水的阻力就更大,负重平衡训练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疏松症、肌肉质量的丧失、肌肉力量的丧失和身体功能障碍会导致下肢无力和平衡功能的下降。特别是与这些变化有关的跌倒会使病人卧床不起并降低生活质量。为防止摔倒,建议进行双下肢阻力训练。

2、先前的研究已经报道,这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股四头肌和膝关节伸肌的最大等长力量和平衡功能,并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通常利用身体质量和机器进行阻力训练。老年人重抗阻力量训练会引起肌肉损伤。因此,需要更安全的运动训练,包括适当的运动强度,以防止老年人的肌肉损伤。

3、近年来,利用水的黏滞性、浮力、阻力等特点进行水中运动的老年人较为普遍。在水环境中,水的黏性和浮力可以防止平衡不好的人下沉。事实上,人们假设水的黏度和浮力可以通过刺激肌肉本体感觉来改善平衡功能。在水中,由于运动时骨骼关节上的负重力会因浮力而降低,因此老年人在水中行走通常更容易、更安全。此外,对抗水阻力的水中运动提高了下肢的肌肉力量;

4、目前,患者仅仅通过在水中行走进行平衡康复训练,没有专门的水中训练负重装置,一般都是用沙袋绑在腿部,然想要改变沙袋的重量,只能重新制作,添加不同重量的填充物,无法适合不同的使用人群,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患者仅仅通过在水中行走进行平衡康复训练,没有专门的水中训练负重装置,一般都是用沙袋绑在腿部,然想要改变沙袋的重量,只能重新制作,添加不同重量的填充物,无法适合不同的使用人群,使用起来不够灵活的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腿套,所述腿套的外壁上设有水袋,所述水袋沿腿套的周向设置,所述水袋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所述水袋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密封塞;所述水袋与腿套都由弹性材料制成。

4、该技术方案中,腿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可通过自身弹力绑在患者的小腿上;水袋具体设置为两个,两个水袋竖向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袋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因此水袋充水后,其c型结构的两端形成两个阻力面,且两个阻力面位于人体的正前方,其与水的接触面积大,患者在水中行走时,受到的水的阻力就更大,负重平衡训练效果更好;其次,由于水袋中注入的是水,更便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向水袋中注入不同重量的水,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

5、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可供密封塞插入的环形对接圈,所述对接圈与密封塞可拆卸连接。

6、该技术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袋为弹性袋装物体,其厚度较薄,且容易发生形变,因此仅仅通过将密封塞插入到进水口内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密封塞的稳定性,例如在衣服上设一个开口,然后在开口处插入一个柱状物体,柱状物体很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因此,本方案中,在进水口的内部设有对接圈,对接圈为塑料硬性物体,通过对接圈与密封塞的配合,实现对进水口的打开或者关闭,便于工作人员向水袋中排水或者将水袋中的水排出。

7、优选的,所述密封塞包括插柱,所述插柱的直径大于对接圈的直径,所述插柱由弹性材料制成。

8、该技术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插柱的直径大于对接圈的直径,又其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插柱与对接圈之间形成过盈连接,即当需要将进水口封闭时,将插柱插入对接圈中,插柱在插入对接圈的过程中,其直径会因为对接圈的限制而减小,进而发生形变,通过自身的形变给予对接圈内壁压力,使得插柱可固定在对接圈内。

9、优选的,所述插柱的底部设置导向台,所述导向台的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向台的最小直径小于对接圈的直径,所述导向台的最大直径与插柱的直径相当。

10、该技术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导向台能够使得插柱更容易的插入对接圈中,原理为:导向台底部的直径小于对接圈的直径,因此导向台的底部只需要大致对准对接圈,就能快速的向下插入到对接圈内部,方便快捷。

11、优选的,所述插柱的顶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插柱的直径。

12、该技术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限位环能过防止插柱完全的插入到对接圈中。

13、优选的,所述腿套的外壁上还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绑带和安装袋,所述安装袋沿腿套的周向设置,所述安装袋为c型状,所述安装袋内部中空且且两端贯穿设有开口,所述绑带设在安装袋内,且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从两个开口处穿出。

14、该技术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绑带使得腿套能够更稳固的绑在患者的腿部。

15、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加固组件分别对称设在水袋的上下两侧。

16、优选的,所述腿套的内部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由弹性材料制成。

17、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凸起,能够增大腿套内部与患者腿部的摩擦,不仅能够防止腿套松动,还能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本技术中,由于水袋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因此水袋充水后,其c型结构的两端形成两个阻力面,且两个阻力面位于人体的正前方,其与水的接触面积大,患者在水中行走时,受到的水的阻力就更大,负重平衡训练效果更好;其次,由于水袋中注入的是水,更便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向水袋中注入不同重量的水,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腿套(10),所述腿套(10)的外壁上设有水袋(20),所述水袋(20)沿腿套(10)的周向设置,所述水袋(20)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可供密封塞(30)插入的环形对接圈,所述对接圈与密封塞(3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30)包括插柱(31),所述插柱(31)的直径大于对接圈的直径,所述插柱(31)由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31)的底部设置导向台(32),所述导向台(32)的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向台(32)的最小直径小于对接圈的直径,所述导向台(32)的最大直径与插柱(31)的直径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31)的顶部设有限位环(33),所述限位环(33)的直径大于插柱(3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10)的外壁上还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绑带(41)和安装袋(40),所述安装袋(40)沿腿套(10)的周向设置,所述安装袋(40)为C型状,所述安装袋(40)内部中空且且两端贯穿设有开口,所述绑带(41)设在安装袋(40)内,且所述绑带(41)的两端分别从两个开口处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加固组件分别对称设在水袋(20)的上下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10)的内部设有若干凸起(11),所述凸起(11)由弹性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腿套(10),所述腿套(10)的外壁上设有水袋(20),所述水袋(20)沿腿套(10)的周向设置,所述水袋(20)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可供密封塞(30)插入的环形对接圈,所述对接圈与密封塞(3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30)包括插柱(31),所述插柱(31)的直径大于对接圈的直径,所述插柱(31)由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31)的底部设置导向台(32),所述导向台(32)的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向台(32)的最小直径小于对接圈的直径,所述导向台(32)的最大直径与插柱(31)的直径相当。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庆陈增王建强王发潮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老年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