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41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吊装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包括吊绳机构、框架机构、连杆机构和转锁机构;转锁机构包括转动轴、锁头和转动板;连杆机构包括纵向连杆、摆杆、横向连杆、转向板和吊环;横向连杆转动连接于框架机构上;横向连杆的至少一端通过摆杆连接有至少一个纵向连杆,纵向连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板相铰接;转向板与横向连杆相连接且具有滑槽;吊环滑动连接于该滑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吊装方箱时,转锁机构中的锁头与方箱上角件的锁固及脱离仅依靠吊环在转向板的滑槽内依自身重力前后滑动即可实现,整个过程不必再有人工直接参与,在提高吊装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接触到辐射物质,保护了人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


技术介绍

1、集装箱等方箱的吊装通常需要专用的吊具,需要将转锁伸入并锁定到箱体顶部四角的角件孔内。有一些方箱在操作时需要人员近距离操作,手动将转锁伸入并锁定到角件孔内,由此导致吊装效率较低。另外,对于某些辐射区域内方箱的吊装,或是方箱内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吊装,人工操作会使人员身体承受一定的辐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旨在不依靠人工的情况下,依靠吊具零部件自身的重力实现方箱的吊装。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包括吊绳机构、框架机构、连杆机构和转锁机构;所述转锁机构至少设有一个;所述转锁机构包括转动轴、锁头和转动板;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机构上;所述锁头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板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纵向连杆、摆杆、横向连杆、转向板和吊环;所述横向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机构上;所述横向连杆的至少一端通过所述摆杆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纵向连杆,且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横向连杆的端部相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纵向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纵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板相铰接;所述纵向连杆的设置数量与所述转锁机构的设置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转向板的一端与所述横向连杆相连接,另一端具有与所述横向连杆的轴向非平行设置的滑槽;所述吊环滑动连接于该滑槽内;所述吊绳机构包括承载吊绳和转向吊绳;所述承载吊绳与所述框架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向吊绳与所述吊环相连接,所述框架机构上具有供所述转向吊绳穿过的通孔。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锁机构设有四个并分散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四周;所述横向连杆的两端各通过一个所述摆杆连接有两个所述纵向连杆。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板整体为三角形,其一个角与所述横向连杆相连接;所述滑槽垂直所述横向连杆的轴向设置。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整体为弧形;或者,所述滑槽的两端具有向上凹陷的凹槽。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轴承座;所述横向连杆通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框架机构相连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锁机构还包括连接杆和指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所述指针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机构包括框架本体和多个分散连接于所述框架本体四周的导向杆。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杆从上到下逐渐向外倾斜设置。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本体上对应所述转锁机构的位置设有保护盖板。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吊绳机构还包括吊环;所述承载吊绳和所述转向吊绳均与所述吊环相连接。

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吊装方箱时,转锁机构中的锁头与方箱上角件的锁固及脱离仅依靠吊环在转向板的滑槽内依自身重力前后滑动即可实现,整个过程不必再有人工直接参与,在提高吊装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接触到辐射物质,保护了人工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绳机构(1)、框架机构(3)、连杆机构(2)和转锁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锁机构(4)设有四个并分散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3)的四周;所述横向连杆(24)的两端各通过一个所述摆杆(22)连接有两个所述纵向连杆(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板(25)整体为三角形,其一个角与所述横向连杆(24)相连接;所述滑槽垂直所述横向连杆(24)的轴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整体为弧形;或者,所述滑槽的两端具有向上凹陷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轴承座(23);所述横向连杆(24)通过所述轴承座(23)与所述框架机构(3)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锁机构(4)还包括连接杆(42)和指针(41);所述连接杆(42)与所述转动轴(45)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所述指针(41)连接于所述连接杆(42)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3)包括框架本体(32)和多个分散连接于所述框架本体(32)四周的导向杆(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4)从上到下逐渐向外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32)上对应所述转锁机构(4)的位置设有保护盖板(3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机构(1)还包括吊环(11);所述承载吊绳(13)和所述转向吊绳(12)均与所述吊环(11)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绳机构(1)、框架机构(3)、连杆机构(2)和转锁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锁机构(4)设有四个并分散设置于所述框架机构(3)的四周;所述横向连杆(24)的两端各通过一个所述摆杆(22)连接有两个所述纵向连杆(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板(25)整体为三角形,其一个角与所述横向连杆(24)相连接;所述滑槽垂直所述横向连杆(24)的轴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整体为弧形;或者,所述滑槽的两端具有向上凹陷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能动重力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轴承座(23);所述横向连杆(24)通过所述轴承座(23)与所述框架机构(3)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曙光周大海徐成琼石志勇汤成国张列源李元林王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神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