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29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轨道转换定子具有合流端、第一分流端以及第二分流端且包括:基座;第一输送轨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第一输送轨道包括第一电枢绕组,第一电枢绕组用于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运动;第二输送轨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第二输送轨道包括第二电枢绕组,第二电枢绕组用于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运动;换向结构,设置于基座,以接触或者不接触动子的方式作用于动子,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一输送轨道,或者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二输送轨道。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转换定子不仅能够实现分流及合流,且输送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磁悬浮输送,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通过磁悬浮技术实现工件的输送,具有输送速度快、维护成本低、灵活性较高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在磁悬浮输送线的应用场景中,常常涉及到单条导轨分流或多条导轨合流的情况。

2、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单独的中转机构,例如转台、横移平台等中转机构首先与输出工件的导轨对接,待工件移动至中转机构上后,中转机构进行转向或移动,从而与输入工件的导轨对接,以将工件从输出导轨转运至输入导轨上。在该过程中,中转机构需要分别与输出导轨和输入导轨对接配合,对接速度较慢,极大的影响了输送线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转换定子,该轨道转换定子不仅能够实现单条导轨分流以及多条导轨合流,而且具有输送效率高的优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转换定子,用于磁驱输送系统,所述轨道转换定子具有合流端、第一分流端以及第二分流端,所述轨道转换定子包括:基座;第一输送轨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合流端与所述第一分流端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包括第一电枢绕组,所述第一电枢绕组用于驱动磁驱输送系统的动子在所述合流端与所述第一分流端之间运动;第二输送轨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合流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端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包括第二电枢绕组,所述第二电枢绕组用于驱动所述动子在所述合流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端之间运动;换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以接触或者不接触所述动子的方式作用于所述动子,以引导所述动子从所述合流端运动至所述第一输送轨道,或者引导所述动子从所述合流端运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

3、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磁驱输送系统,包括: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动子,设有永磁阵列和伸缩万向轮,所述伸缩万向轮相对于所述动子可伸缩,所述换向结构通过调节所述伸缩万向轮的伸缩状态,以引导所述动子从所述合流端运动至所述第一输送轨道,或者引导所述动子从所述合流端运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其中,所述第一电枢绕组通电时与所述永磁阵列磁耦合,以驱动所述动子在所述合流端与所述第一分流端之间运动;所述第二电枢绕组通电时与所述永磁阵列磁耦合,以驱动所述动子在所述合流端与所述第二分流端之间运动。

4、本申请通过在磁驱输送系统中应用轨道转换定子,不仅能够实现单条导轨分流或多条导轨合流,而且无需单独的中转机构,取消了每次合流或者分流时的中转机构的对接步骤,提高了输送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转换定子,用于磁驱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转换定子具有合流端、第一分流端以及第二分流端,所述轨道转换定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为第一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为第二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分体结构或者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分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不重合时,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彼此止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方向凸出的弧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在其宽度方向上具有内弧边和外弧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时,所述第一电枢绕组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电枢绕组和所述基座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枢绕组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和所述基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方向凸出的弧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在其宽度方向上具有内弧边和外弧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具有第一拼接面,所述第一拼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拼接面设有第一拼接凸起,所述第一电枢绕组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拼接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具有分界线,在所述分界线处,所述第一拼接面及所述第二拼接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拼接凸起及所述第二拼接凸起相互拼接;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包括多个第一柱状线圈,所述第一柱状线圈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基座,多个所述第一柱状线圈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宽度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呈阵列排布;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包括多个第一线圈,多个所述第一线圈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厚度方向;和/或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方向凸出的弧线,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直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弯线圈,所述第一折弯线圈关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折弯线圈向所述第一分流端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一体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一体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三相绕组,所述第一三相绕组包括三个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三相绕组的三个第一线圈分别为该第一三相绕组的U相、W相和V相,所述第一三相绕组的U相和W相布置在同一层且V相在U相和W相的同层或异层;和/或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枢绕组单独向所述动子施加所述第一驱动力或所述第二驱动力;或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枢绕组包括第一子电枢绕组和第二子电枢绕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枢绕组包括多个第三线圈,多个所述第三线圈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三线圈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邻近所述第一电枢绕组,所述第二子段邻近所述第二电枢绕组;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为第一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为第二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为第三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三集成电路板为分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转换定子,用于磁驱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转换定子具有合流端、第一分流端以及第二分流端,所述轨道转换定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为第一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为第二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分体结构或者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分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不重合时,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彼此止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方向凸出的弧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在其宽度方向上具有内弧边和外弧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电枢绕组在所述基座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时,所述第一电枢绕组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电枢绕组和所述基座之间,或所述第二电枢绕组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和所述基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方向凸出的弧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在其宽度方向上具有内弧边和外弧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具有第一拼接面,所述第一拼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拼接面设有第一拼接凸起,所述第一电枢绕组的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拼接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具有分界线,在所述分界线处,所述第一拼接面及所述第二拼接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拼接凸起及所述第二拼接凸起相互拼接;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包括多个第一柱状线圈,所述第一柱状线圈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基座,多个所述第一柱状线圈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宽度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呈阵列排布;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包括多个第一线圈,多个所述第一线圈沿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厚度方向;和/或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向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方向凸出的弧线,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中心线为直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折弯线圈,所述第一折弯线圈关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折弯线圈向所述第一分流端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一体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为一体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枢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三相绕组,所述第一三相绕组包括三个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一三相绕组的三个第一线圈分别为该第一三相绕组的u相、w相和v相,所述第一三相绕组的u相和w相布置在同一层且v相在u相和w相的同层或异层;和/或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枢绕组单独向所述动子施加所述第一驱动力或所述第二驱动力;或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枢绕组包括第一子电枢绕组和第二子电枢绕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枢绕组包括多个第三线圈,多个所述第三线圈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三线圈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邻近所述第一电枢绕组,所述第二子段邻近所述第二电枢绕组;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转换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为第一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为第二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为第三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板、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峰郭琳陈增辉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果栗智造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