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28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竖直滑动安装有沉积槽,所述沉淀池两侧池壁中部均设置有向所述沉淀池中心倾斜的导泥板,两块所述导泥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沉积槽中部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在沉淀时,污泥通过导泥板之间的间隙落入沉积槽中,当需要回流时,将沉积槽抬升,使沉积槽中存在的部分上层清液能够从导泥板之间的间隙和回液口中向上抬升,在沉积槽抬升一定高度后,导泥板之间的间隙和回液口分别被封板和堵块堵住,此时通过排泥管抽取污泥将能够避免吸走大量净水,从而保证净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但是仅凭借不同的沉淀池很难将污泥与净水分开,那在回流时就会将已经净化后的部分水重新送回曝气池中,导致净水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解决了该领域内的现在的痛点。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竖直滑动安装有沉积槽,所述沉淀池两侧池壁中部均设置有向所述沉淀池中心倾斜的导泥板,两块所述导泥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沉积槽中部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能够上升并将两块所述导泥板之间的空隙封闭,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4、进一步说明,所述导泥板靠近所述沉淀池池壁一端设置有回液口,所述沉积槽上升能将所述沉淀池底部的部分清液通过所述回液口向上推出,所述沉积槽两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堵块,所述堵块能够在所述沉积槽上升后将所述回液口封闭。

5、进一步说明,所述回液口上方所述沉淀池池壁上固定安装有导流板,从所述回液口中被推出的水流遇到所述导流板后改变流向,沿所述导泥板向下流动。

6、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设置于沉淀池底部,在沉淀时,污泥通过导泥板之间的间隙落入沉积槽中,当需要回流时,将沉积槽抬升,使沉积槽中存在的部分上层清液能够从导泥板之间的间隙和回液口中向上抬升,在沉积槽抬升一定高度后,导泥板之间的间隙和回液口分别被封板和堵块堵住,此时通过排泥管抽取污泥将能够避免吸走大量净水,从而保证净水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底部竖直滑动安装有沉积槽(2),所述沉淀池(1)两侧池壁中部均设置有向所述沉淀池(1)中心倾斜的导泥板(3),两块所述导泥板(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沉积槽(2)中部固定安装有封板(4),所述封板(4)能够上升并将两块所述导泥板(3)之间的空隙封闭,所述沉淀池(1)底部设置有排泥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泥板(3)靠近所述沉淀池(1)池壁一端设置有回液口(6),所述沉积槽(2)上升能将所述沉淀池(1)底部的部分清液通过所述回液口(6)向上推出,所述沉积槽(2)两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堵块(5),所述堵块(5)能够在所述沉积槽(2)上升后将所述回液口(6)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口(6)上方所述沉淀池(1)池壁上固定安装有导流板(7),从所述回液口(6)中被推出的水流遇到所述导流板(7)后改变流向,沿所述导泥板(3)向下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底部竖直滑动安装有沉积槽(2),所述沉淀池(1)两侧池壁中部均设置有向所述沉淀池(1)中心倾斜的导泥板(3),两块所述导泥板(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沉积槽(2)中部固定安装有封板(4),所述封板(4)能够上升并将两块所述导泥板(3)之间的空隙封闭,所述沉淀池(1)底部设置有排泥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泥板(3)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成赵立功徐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合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