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壁式结晶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25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刮壁式结晶釜,包括搅拌机、搅拌轴、机架和筒体,所述搅拌机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所述搅拌轴通过机架和底轴承装置安装在筒体的中间位置,且搅拌轴与搅拌机相连,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中间筒体和下锥体,所述中间筒体和下锥体的外围设置有夹套,所述搅拌轴的外围设置有均匀螺旋分布的螺带,所述螺带与中间筒体、下锥体之间的间隙为2‑3mm。本技术传热效率高,结晶析出产品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本技术通过控制搅拌螺带外缘与中间筒体和下锥体的内壁间隙为2~3mm,使筒体的内壁上不会附着过多的结晶物料,出料时挂壁很少,生产完成通过底部卸料阀出料后,筒体内残存物料很少,易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及制药,具体涉及一种刮壁式结晶釜


技术介绍

1、在化工及制药领域,常用到结晶釜来分离提取反应后液体中的物质,常用的结晶釜多为通过夹套使溶液降温,使物质结晶析出,为强化夹套的传热,加快析出过程,釜内设置搅拌装置。釜式搅拌器的结构底部一般为锥形,现有的常用搅拌装置会导致锥形位置的原料很难搅拌均匀,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并且结晶釜中溶液在结晶过程中会大量粘附于釜壁上,不光降低了生产效率,也会增加设备的清洗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高的刮壁式结晶釜的设备,并提供了设备的使用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3、一种刮壁式结晶釜,包括搅拌机、搅拌轴、机架和筒体,所述搅拌机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所述搅拌轴通过机架和底轴承装置安装在筒体的中间位置,且搅拌轴与搅拌机相连,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中间筒体和下锥体,所述中间筒体和下锥体的外围设置有夹套,所述搅拌轴的外围设置有均匀螺旋分布的螺带,所述螺带与中间筒体、下锥体之间的间隙为2-3mm。

4、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

5、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右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左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和卸料阀。

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7、本技术通过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的上下密封,确保了筒体内的气密性,传热效率高,结晶析出产品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本技术通过控制搅拌螺带外缘与中间筒体和下锥体的内壁间隙为2~3mm,使螺带循环将中间筒体和下锥体的内壁上结晶析出的物料刮落,结晶收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螺带使筒体的内壁上不会附着过多的结晶物料,出料时挂壁很少,生产完成通过底部卸料阀出料后,筒体内残存物料很少,易清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壁式结晶釜,包括搅拌机(1)、搅拌轴(2)、机架(3)和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1)安装在机架(3)的顶部,所述搅拌轴(2)通过机架(3)和底轴承装置(5)安装在筒体(4)的中间位置,且搅拌轴(2)与搅拌机(1)相连,所述筒体(4)包括上筒体(401)、中间筒体(402)和下锥体(403),所述中间筒体(402)和下锥体(403)的外围设置有夹套(6),所述搅拌轴(2)的外围设置有均匀螺旋分布的螺带(7),所述螺带(7)与中间筒体(402)、下锥体(403)之间的间隙为2-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壁式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机械密封(8)和填料密封(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刮壁式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的右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0),左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1)和卸料阀(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壁式结晶釜,包括搅拌机(1)、搅拌轴(2)、机架(3)和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1)安装在机架(3)的顶部,所述搅拌轴(2)通过机架(3)和底轴承装置(5)安装在筒体(4)的中间位置,且搅拌轴(2)与搅拌机(1)相连,所述筒体(4)包括上筒体(401)、中间筒体(402)和下锥体(403),所述中间筒体(402)和下锥体(403)的外围设置有夹套(6),所述搅拌轴(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军葛强张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思普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