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20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座椅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支撑部;腿托,所述腿托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所述腿托具有最大位移量,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的后端不超出所述支撑部的前端;或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后端和所述支撑部的前端具有预设间隙。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具有可滑动调节的腿托,通过调节腿托的位置,可利用腿托对用户的腿部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对腿托进行收纳,便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和具有所述座椅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用户对座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座椅无法满足用户对座椅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座椅,该座椅具有可滑动调节的腿托,通过调节腿托的位置,可利用腿托对用户的腿部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对腿托进行收纳,便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座椅的车辆。

3、本申请是基于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支撑部;腿托,所述腿托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所述腿托具有最大位移量,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的后端不超出所述支撑部的前端;或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后端和所述支撑部的前端具有预设间隙。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具有可滑动调节的腿托,通过调节腿托的位置,可利用腿托对用户的腿部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对腿托进行收纳,便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6、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座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的后端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以形成搭接部位。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搭接部位的前后宽度h≥10mm。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腿托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腿托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的前端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的前后宽度h1≤20mm。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座还包括安装部,所述支撑部安装至所述安装部的上方,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限定出移动空间,所述腿托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移动空间内。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腿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相连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移动空间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前侧。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设于所述腿托,所述第二导向件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配合以导引所述腿托的移动方向。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为螺栓,所述第二导向件为滑道。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包裹件,所述包裹件包裹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腿托的外侧。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包裹件包括面套,所述面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所述面套与所述腿托滑动配合;所述座椅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面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且固定至所述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用于向所述面套提供张紧力。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面套的另一端设于所述连接杆;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且具有驱动所述转动杆朝远离所述腿托方向转动的驱动力。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包裹件还包括一体式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面套和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面套和所述腿托之间。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腿托相配合,用于驱动所述腿托滑动。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腿托锁止配合,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腿托脱离配合,所述腿托可滑动。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分别与所述腿托和所述固定座配合以向所述腿托施加朝前的作用力。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弹簧为一个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腿托的中部。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拉线部,所述拉线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板相连接,用于拉动所述活动板移动,使所述活动板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活动板相连以驱动所述活动板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腿托的一侧设有第一齿部,所述腿托朝向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齿部,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相啮合。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导线部,所述拉线部与所述导线部配合以使得所述拉线部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拉线部的第二端相对所述导线部沿前后方向拉动。

2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线部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拉线部的第二端的前后移动位移的限位部。

2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拉线部复位。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件;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件相配合以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相配合,在所述转动件转动时带动所述移动件往复移动,所述移动件固定至所述腿托。

2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座椅。

2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具有可滑动调节的腿托,通过调节腿托的位置,可利用腿托对用户的腿部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对腿托进行收纳,便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3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20)的后端位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下方以形成搭接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位的前后宽度H≥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腿托(20)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腿托(20)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11)的前端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的前后宽度H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还包括安装部(12),所述支撑部(11)安装至所述安装部(12)的上方,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安装部(12)之间限定出移动空间(101),所述腿托(20)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移动空间(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20)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二部分(202)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前端相连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02)位于所述移动空间(101)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安装部(12)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件(23)和第二导向件(121),所述第一导向件(23)设于所述腿托(20),所述第二导向件(121)设于所述安装部(12),所述第一导向件(23)和所述第二导向件(121)滑动配合以导引所述腿托(20)的移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23)为螺栓,所述第二导向件(121)为滑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件,所述包裹件包裹于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腿托(20)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件包括面套,所述面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1),所述面套与所述腿托(20)滑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4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件还包括一体式的缓冲件(32),所述缓冲件(32)设于所述面套和所述支撑部(11)之间、所述面套和所述腿托(2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腿托(20)相配合,用于驱动所述腿托(20)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还包括锁定装置(60),所述锁定装置(6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锁定装置(60)与所述腿托(20)锁止配合,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锁定装置(60)与所述腿托(20)脱离配合,所述腿托(20)可滑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弹簧(51),所述驱动弹簧(51)分别与所述腿托(20)和所述固定座(10)配合以向所述腿托(20)施加朝前的作用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弹簧(51)为一个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腿托(20)的中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60)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1)朝向所述腿托(20)的一侧设有第一齿部(611),所述腿托(20)朝向所述活动板(61)的一侧设有第二齿部(24),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齿部(611)和所述第二齿部(24)相啮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1)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部(64)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拉线部(62)的第二端的前后移动位移的限位部(641)。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60)还包括第二复位件(66),所述第二复位件(66)用于带动所述拉线部(62)复位。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2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20)的后端位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下方以形成搭接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位的前后宽度h≥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腿托(20)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腿托(20)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11)的前端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的前后宽度h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还包括安装部(12),所述支撑部(11)安装至所述安装部(12)的上方,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安装部(12)之间限定出移动空间(101),所述腿托(20)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移动空间(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20)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二部分(202)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前端相连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02)位于所述移动空间(101)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安装部(12)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件(23)和第二导向件(121),所述第一导向件(23)设于所述腿托(20),所述第二导向件(121)设于所述安装部(12),所述第一导向件(23)和所述第二导向件(121)滑动配合以导引所述腿托(20)的移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23)为螺栓,所述第二导向件(121)为滑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件,所述包裹件包裹于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腿托(20)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件包括面套,所述面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1),所述面套与所述腿托(20)滑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4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华倪波刘顺霞朱敬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