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和具有所述座椅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用户对座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座椅无法满足用户对座椅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座椅,该座椅具有可滑动调节的腿托,通过调节腿托的位置,可利用腿托对用户的腿部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对腿托进行收纳,便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座椅的车辆。
3、本申请是基于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座椅,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支撑部;腿托,所述腿托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所述腿托具有最大位移量,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的后端不超出所述支撑部的前端;或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后端和所述支撑部的前端具有预设间隙。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具有可滑动调节的腿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20)的后端位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下方以形成搭接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位的前后宽度H≥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腿托(20)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腿托(20)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11)的前端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的前后宽度H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的所述腿托(20)的后端位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下方以形成搭接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位的前后宽度h≥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腿托(20)处于所述最大位移量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腿托(20)的后端与所述支撑部(11)的前端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的前后宽度h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还包括安装部(12),所述支撑部(11)安装至所述安装部(12)的上方,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安装部(12)之间限定出移动空间(101),所述腿托(20)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移动空间(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20)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二部分(202)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前端相连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02)位于所述移动空间(101)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安装部(12)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件(23)和第二导向件(121),所述第一导向件(23)设于所述腿托(20),所述第二导向件(121)设于所述安装部(12),所述第一导向件(23)和所述第二导向件(121)滑动配合以导引所述腿托(20)的移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23)为螺栓,所述第二导向件(121)为滑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件,所述包裹件包裹于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腿托(20)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件包括面套,所述面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1),所述面套与所述腿托(20)滑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4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华,倪波,刘顺霞,朱敬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