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静电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静电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08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雾化装置,其包括喷头组件、辅助电极以及吸液结构;所述喷头组件通过接入第一高压电将液态基质形成带有第一电荷的第一气溶胶颗粒并喷出;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喷头组件同轴设置;所述吸液结构设置于所述辅助电极上用于吸附积液的吸液结构。该静电雾化装置通过在辅助电极上设置吸液结构,吸附辅助电极上的积液,防止存在积液放电现象,进而防止积液与喷头组件导通而导致电路出现短路甚至使得相关部件被烧坏,从而极大地提高静电雾化装置稳定运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静电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是用发热组件在300℃左右的温度下雾化待雾化介质。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例如醛酮等。并且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出的烟气粒径在1微米左右,无法大范围调控。

2、相关技术中的成熟静电雾化技术主要应用在质谱、农药喷洒、喷漆及环境消杀,其他应用领域暂未见到成熟的产品。在质谱的应用中,虽然粒径达标(<2um),但流量非常小,是电子雾化装置目标流量的十分之一,无法满足气雾量的需求。相关的静电雾化技术在保证较大的流量的同时也可以满足雾化粒径要求,但是由于引入辅助电极进而存在积液问题,并且容易导致电路发生短路,严重时容易烧坏相关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吸附积液进而防止电路短路,提供一种能够吸附积液的静电雾化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喷头组件、辅助电极以及吸液结构;所述喷头组件通过接入第一高压电将液态基质形成带有第一电荷的第一气溶胶颗粒并喷出;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喷头组件同轴设置;所述吸液结构设置于所述辅助电极上用于吸附积液的吸液结构。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与所述辅助电极同轴且间隔设置;

4、所述辅助电极包括与所述喷头本体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设置的第二侧;所述吸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喷嘴;

6、所述辅助电极包括至少一个通孔;

7、所述通孔与所述喷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喷嘴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的中心或者所述喷嘴的喷口端位于所述通孔的中心;

8、所述吸液结构包括与所述喷嘴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mm-20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大0.4mm-0.7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的部分从所述通孔穿出设置,且所述喷嘴穿出所述通孔的部分的长度为1mm~5mm。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结构的形状与所述辅助电极的形状相适配。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结构与所述辅助电极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结构的厚度为0.8mm~6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吸液体。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体为多层,多层所述吸液体沿所述辅助电极的轴向并排设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结构包括多孔绝缘结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结构的材料包括吸液棉、陶瓷、纤维素、有机高分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电极的厚度为0.2mm。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吸液结构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粘贴结构、或者卡扣结构。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喷头组件同轴设置的除电结构,所述除电结构通过接入第二高压电产生带有第二电荷的离子风中和所述带有第一电荷的第一气溶胶颗粒。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喷头组件连接的储液结构。

25、实施本专利技术的静电雾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静电雾化装置通过在辅助电极上设置吸液结构,吸附辅助电极上的积液,防止存在积液放电现象,进而防止积液与喷头组件导通而导致电路出现短路甚至使得相关部件被烧坏,从而极大地提高静电雾化装置稳定运行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组件(10)、辅助电极(30)以及吸液结构(40);所述喷头组件(10)通过接入第一高压电将液态基质形成带有第一电荷的第一气溶胶颗粒并喷出;所述辅助电极(30)与所述喷头组件(10)同轴设置;所述吸液结构(40)设置于所述辅助电极(30)上用于吸附积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10)包括喷头本体(11);所述喷头本体(11)与所述辅助电极(30)同轴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喷嘴(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42)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32)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2)的孔径为3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42)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32)的孔径大0.4mm-0.7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2)的部分从所述通孔(32)穿出设置,且所述喷嘴(12)穿出所述通孔(32)的部分的长度为1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的形状与所述辅助电极(30)的形状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与所述辅助电极(30)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的厚度为0.8mm~6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包括至少一层吸液体(4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体(41)为多层,多层所述吸液体(41)沿所述辅助电极(30)的轴向并排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包括多孔绝缘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的材料包括吸液棉、陶瓷、纤维素、有机高分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30)的厚度为0.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30)与所述吸液结构(40)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粘贴结构、或者卡扣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喷头组件(10)同轴设置的除电结构(20),所述除电结构(20)通过接入第二高压电产生带有第二电荷的离子风中和所述带有第一电荷的第一气溶胶颗粒。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喷头组件(10)连接的储液结构(5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组件(10)、辅助电极(30)以及吸液结构(40);所述喷头组件(10)通过接入第一高压电将液态基质形成带有第一电荷的第一气溶胶颗粒并喷出;所述辅助电极(30)与所述喷头组件(10)同轴设置;所述吸液结构(40)设置于所述辅助电极(30)上用于吸附积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10)包括喷头本体(11);所述喷头本体(11)与所述辅助电极(30)同轴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喷嘴(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42)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32)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2)的孔径为3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42)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32)的孔径大0.4mm-0.7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2)的部分从所述通孔(32)穿出设置,且所述喷嘴(12)穿出所述通孔(32)的部分的长度为1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的形状与所述辅助电极(30)的形状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40)与所述辅助电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文龙李卫华杨俊王开元
申请(专利权)人: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