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虚像显示设备和交通工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虚像显示设备和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06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像显示设备和交通工具,用于减小显示设备的体积以及使显示设备的外壳与周边环境配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像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外壳(2100)、第二外壳(2200)、连接第一外壳(2100)和第二外壳(2200)的折叠机构(2300)、和显示系统(2400)。显示系统(2400)包括图像源(2410)、透反单元(2420)和反射单元(2430),图像源(2410)和反射单元(2430)与第一外壳(2100)的内壁连接,透反单元(2420)与第二外壳(2200)连接。第二外壳(2200)在折叠机构(2300)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外壳(2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像显示设备和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1、随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设备逐渐应用在各种场景中。在车载、外带等场景中,要求显示设备的体积尽量小。

2、在抬头显示(head up display,hud)等反射式显示设备中,由于光路是固定的,导致显示设备的整体体积较大,无法适配于上述车载、外带等对显示设备体积要求较高的场景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像显示设备和交通工具,用于减小显示设备的体积与厚度,从而方便设备与周围环境融合,以及提升设备的便携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像显示设备2000。该虚像显示设备2000包括第一外壳2100、第二外壳2200、折叠机构2300和显示系统2400。其中,折叠机构2300用于连接第一外壳2100和第二外壳2200。显示系统2400包括图像源2410、透反单元2420和反射单元2430。其中,图像源2410和反射单元2430与第一外壳2100的内壁连接,透反单元2420与第二外壳2200连接。第二外壳2200在折叠机构2300的作用下,可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外壳2100。

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折叠机构2300的作用,使第二外壳2200靠近或远离第一外壳2100,从而实现虚像显示设备2000在工作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切换。在工作状态下,使第二外壳2200远离第一外壳2100,显示系统2400内各部件之间的距离较大,满足成像的位置关系,显示系统2400可以实现成像光到人眼的成像。在折叠状态下,使第二外壳2200靠近第一外壳2100,从而减小虚像显示设备2000的体积与厚度,可以方便虚像显示设备2000与周边环境融合,以及可以提升虚像显示设备2000的便携性。

4、可选的,透反单元2420可以是半透半反单元,或者其他比例的透反单元(例如透射40%、反射60%,或者透射55%、反射45%等),也可以是偏振透反单元(例如透射s光、反射p光,或者透射p光、反射s光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选的,反射单元2430可以是曲面镜。

5、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折叠机构2300包括旋转轴2310和动力单元2320。其中,旋转轴2310用于连接第一外壳2100和第二外壳2200,动力单元2320与第二外壳2200连接。动力单元2320用于带动第二外壳2200靠近或远离第一外壳2100。

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轴2310与动力单元2320的配合,旋转轴2310可以为旋转中心,动力单元2320可以为动力源,实现第二外壳2200相对于第一外壳2100的移动,从而使第二外壳2200远离或靠近第一外壳2100。

7、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第一连杆2330,动力单元2320通过第一连杆2330连接到第二外壳2200。

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动力单元2320所提供或传导的动力,通过第一连杆2330传导至第二外壳2200,若使动力的作用方向与第二外壳2200的移动轨迹贴合,就可以减小对动力单元2320提供的动力大小的要求。

9、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虚像显示设备2000还包括连接单元2340,第一连杆2330与第二外壳2200通过连接单元2340连接。

10、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虚像显示设备2000还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341,第一连杆2330与第二外壳2200通过第一连接单元2341实现固定连接。

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杆2330的方向与第二外壳2200的移动方向相关(例如相互平行、相互之间有一定夹角,或者延伸方向与第二外壳2200移动轨迹某点的切线平行等),因此使第一连杆2330与第二外壳2200之间固定连接,可以更好地使动力单元2320的动力作用方向与第二外壳2200的移动方向贴合,更好地为动力单元2320省力。

12、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连接第一连杆2330与第二外壳2200的第二连接单元2342。该第二连接单元2342用于改变第一连杆2330与第二外壳2200之间的连接角度。

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连接单元2342连接第一连杆2330与第二外壳2200,在第一外壳2100与第二外壳2200之间距离较近的情况下(例如折叠状态),可以使第一连杆2330与第二外壳2200的表面平行或使第一连杆2330靠近第二外壳2200,从而减小第一连杆2330所占用的虚像显示设备2000的厚度与体积。

14、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连接旋转轴2310与连接单元2340的第二连杆2350。

15、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动力单元2320包括动力源机构,动力源机构用于移动第二外壳2200。

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动力源机构可以是电机、气液压传动机构等,通过动力源机构,可以实现对第二外壳2200位置的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对虚像显示设备2000的智能化操作(例如自动开启、自动折叠等)。

17、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动力单元2320包括牵引机构,用户可以通过牵引机构移动第二外壳2200。

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牵引机构,自主决定第二外壳2200所在的位置,便于用户实现对虚像显示设备2000的控制。

19、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虚像显示设备2000还包括柔性密封单元2500。柔性密封单元2500与第一外壳2100、第二外壳2200形成密闭空间,显示系统2400在该密闭空间内。

2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外壳2200靠近或远离第一外壳2100的过程中,柔性密封单元2500可以发生柔性形变,从而确保上述密闭空间的密闭性,保证密闭空间中的显示系统2400各部件的防尘防水。

21、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虚像显示设备2000还包括旋转结构2600,旋转结构2600用于驱动第一外壳2100旋转。

2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旋转结构2600实现对第一外壳2100的旋转,从而使得虚像显示设备2000可以匹配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例如,在工作状态下,旋转结构2600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外壳2600,带动图像源2410动至人眼位置对应的目标像源位置,使得整个显示系统2400构成的光学成像系统实现成像光到人眼的成像。例如,在折叠状态下,旋转结构2600可以旋转第一外壳2100,从而带动第二外壳2200改变位置,使得第二外壳2200的外壁与周边环境面配合。

23、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虚像显示设备2000还包括支架2700。支架2700与旋转结构2600连接,支架2700用于支撑第一外壳2100。

2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支架2700的虚像显示设备2000结构,可以作为方便携带的显示设备。

2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包括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像显示设备(20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2100)、第二外壳(2200)、连接所述第一外壳(2100)和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折叠机构(2300)、和显示系统(2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外壳(2100)和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旋转轴(2310),以及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连接的动力单元(2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第一连杆(2330),所述动力单元(232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2330)连接到所述第二外壳(2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30)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第一连接单元(23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30)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第二连接单元(2342),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342)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连杆(2330)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之间的连接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连接所述旋转轴(2310)与所述连接单元(2340)的第二连杆(2350)。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2320)包括动力源机构或牵引机构,所述动力源机构或牵引机构用于移动所述第二外壳(22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密封单元(2500),所述柔性密封单元(2500)与所述第一外壳(2100)、所述第二外壳(2200)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显示系统(2400)在所述密闭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外壳(2100)旋转的旋转结构(26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2700),所述支架(2700)与所述旋转结构(2600)连接,所述支架(270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外壳(2100)。

1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虚像显示设备(2000),所述虚像显示设备(2000)位于所述结构设备的容纳空间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设备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虚像显示设备(2000)的旋转轴(2310)位于所述结构设备内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检测人眼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像显示设备(20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2100)、第二外壳(2200)、连接所述第一外壳(2100)和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折叠机构(2300)、和显示系统(2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外壳(2100)和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旋转轴(2310),以及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连接的动力单元(2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第一连杆(2330),所述动力单元(232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2330)连接到所述第二外壳(2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30)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第一连接单元(23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30)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的第二连接单元(2342),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342)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连杆(2330)与所述第二外壳(2200)之间的连接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2300)还包括:连接所述旋转轴(2310)与所述连接单元(2340)的第二连杆(2350)。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2320)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国黄志阳毛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