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06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申请涉及通风管道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本申请中,使用风机悬吊框架用于将加压风机外壳吊起在靠近天花板的位置,风机悬吊框架上表面焊接安装的风机固定块能够将加压风机外壳固定在风机悬吊框架的内部,采用加压风机外壳可以使其内部容纳并保护用于加压的组件,使用加压风机外壳内部的风扇支撑柱,风扇支撑柱能够将加压风机风扇支撑起来,并且风扇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线缆为加压风机风扇输送电力,启动加压风机风扇即可对通风管道内部的空气进行加压处理,通过在通风管道设置用于加压的风机,风机能够将管道内部进入的空气送往更远的风道中,对后端连接的长距离风道所连接的房间进行通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通风管道,具体为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1、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非金属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主要应用在工业及建筑工程中,应用领域主要涉及:电子工业无尘厂房净化系统,医药食品无菌车间净化系统,酒店宾馆、商场医院、工厂及写字楼的中央空调系统,工业污染控制用除尘、排烟、吸油等排风管、煤矿抽放瓦斯用抽放瓦斯系统、煤矿矿井环境控制用送回风系统等。

2、如公告号为cn210165012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通风管道,包括多个串联在一起的分管道,相邻所述分管道之间串联有净化管,净化管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净化管的外壁开设有安装口 ,所述净化管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固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口的密封板,所述净化管和放置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置框内设置有空气净化件。具有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净化空气的优点。

3、但是该管道的无法将内部进入的空气送往更远的风道中,不能够对后端连接的长距离风道所连接的房间进行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该管道的无法将内部进入的空气送往更远的风道中,不能够对后端连接的长距离风道所连接的房间进行通风问题,提供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

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多个风机悬吊框架,所述风机悬吊框架的内部表面焊接安装有风机固定块,所述风机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压风机外壳,所述加压风机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支撑柱,所述风扇支撑柱的前侧连接安装有加压风机风扇。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风机悬吊框架的内部表面焊接安装风机固定块,风机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加压风机外壳,加压风机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风扇支撑柱,风扇支撑柱的前侧连接安装加压风机风扇,风机悬吊框架用于将加压风机外壳吊起在靠近天花板的位置,风机悬吊框架上表面焊接安装的风机固定块能够将加压风机外壳固定在风机悬吊框架的内部,采用加压风机外壳可以使其内部容纳并保护用于加压的组件,使用加压风机外壳内部的风扇支撑柱,风扇支撑柱能够将加压风机风扇支撑起来,并且风扇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线缆为加压风机风扇输送电力,启动加压风机风扇即可对通风管道内部的空气进行加压处理,通过在通风管道设置用于加压的风机,风机能够将管道内部进入的空气送往更远的风道中,对后端连接的长距离风道所连接的房间进行通风。

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风机外壳的右侧外表面连接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外侧表面连接安装有接线盒盖,所述接线盒的下表面开设有线缆接入口。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加压风机外壳的右侧外表面连接安装接线盒,接线盒的外侧表面连接安装接线盒盖,接线盒的下表面开设线缆接入口,接线盒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排用于将风扇支撑柱内部贯穿加压风机外壳的线缆与外部的线缆作中转连接,使与接线盒外部设备能够控制加压风机,接线盒盖用于保护接线盒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线缆接入口能够让外部线缆有进出接线盒的通道。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风机外壳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网。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压风机外壳的前侧固定安装进风管,进风管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防护网,进风管能够使外部的空气进入到管道内部,防护网则用于防止外部杂物被吸入对加压风机风扇造成损坏。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风机外壳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消声段。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加压风机外壳的后端固定安装消声段,消声段可以把加压风机风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尽量进行消除,防止风机运行时噪音通过管道传递至房间对房间内人员造成影响。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声段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中部风管,所述中部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整流段。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消声段的后端固定安装中部风管,中部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整流段,采用中部风管与整流段的配合,把从加压风机风扇与消声段经过的风进行整流,使得已经被加压的风能够更加流畅的向后部输送。

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流段的后侧表面连接安装有风管对接板,所述风管对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整流段的后侧表面连接安装风管对接板,风管对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螺纹孔,风管对接板能够用于对后部连接的风管提供安装基础,在风管对接板的内部开设多个螺纹孔,在螺纹孔的内部设置安装螺栓即可使风管对接板与外部风管进行连接。

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管、消声段与整流段的两侧设置有风管支撑螺杆,所述风管支撑螺杆的下端同一内侧连接安装有风管托板,所述风管支撑螺杆的外表面紧贴风管托板的下方连接安装有固定螺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风管、消声段与整流段的两侧设置风管支撑螺杆,风管支撑螺杆的下端同一内侧连接安装风管托板,风管支撑螺杆的外表面紧贴风管托板的下方连接安装固定螺帽,采用风管支撑螺杆、风管托板与固定螺帽的组合,风管支撑螺杆的上端与天花板固定连接,采用风管支撑螺杆之间安装风管托板将风管组件托起,最后再使用固定螺帽将风管托板固定在风管支撑螺杆的下端,从而能够把进风管、消声段与整流段固定并托起。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7、本申请中,当通风管道连接的房间内部空气不足感到闷热时,即可通过启动加压风机风扇使内部的空气经过加压从而更好的向房间内部输入新鲜空气,使房间内部通风更好。在风机悬吊框架的内部表面焊接安装风机固定块,风机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加压风机外壳,加压风机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风扇支撑柱,风扇支撑柱的前侧连接安装加压风机风扇,风机悬吊框架用于将加压风机外壳吊起在靠近天花板的位置,风机悬吊框架上表面焊接安装的风机固定块能够将加压风机外壳固定在风机悬吊框架的内部,采用加压风机外壳可以使其内部容纳并保护用于加压的组件,使用加压风机外壳内部的风扇支撑柱,风扇支撑柱能够将加压风机风扇支撑起来,并且风扇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线缆为加压风机风扇输送电力,启动加压风机风扇即可对通风管道内部的空气进行加压处理,通过在通风管道设置用于加压的风机,风机能够将管道内部进入的空气送往更远的风道中,对后端连接的长距离风道所连接的房间进行通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包括多个风机悬吊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悬吊框架(1)的内部表面焊接安装有风机固定块(2),所述风机固定块(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压风机外壳(3),所述加压风机外壳(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支撑柱(4),所述风扇支撑柱(4)的前侧连接安装有加压风机风扇(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风机外壳(3)的右侧外表面连接安装有接线盒(6),所述接线盒(6)的外侧表面连接安装有接线盒盖(7),所述接线盒(6)的下表面开设有线缆接入口(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风机外壳(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进风管(9),所述进风管(9)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网(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风机外壳(3)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消声段(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段(1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中部风管(12),所述中部风管(12)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整流段(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段(13)的后侧表面连接安装有风管对接板(14),所述风管对接板(1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9)、消声段(11)与整流段(13)的两侧设置有风管支撑螺杆(16),所述风管支撑螺杆(16)的下端同一内侧连接安装有风管托板(17),所述风管支撑螺杆(16)的外表面紧贴风管托板(17)的下方连接安装有固定螺帽(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包括多个风机悬吊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悬吊框架(1)的内部表面焊接安装有风机固定块(2),所述风机固定块(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压风机外壳(3),所述加压风机外壳(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支撑柱(4),所述风扇支撑柱(4)的前侧连接安装有加压风机风扇(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风机外壳(3)的右侧外表面连接安装有接线盒(6),所述接线盒(6)的外侧表面连接安装有接线盒盖(7),所述接线盒(6)的下表面开设有线缆接入口(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风道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风机外壳(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进风管(9),所述进风管(9)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网(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镇胜纪林昌饶梓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