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989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所述物镜镜头中共有四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能够有效降低物镜镜头的整体敏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尤其涉及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


技术介绍

1、物镜镜头作为一种典型的光学透镜系统,通常与目镜搭配使用,主要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设备中。其设计旨在对光线进行有效聚焦,使得观察者能够获得清晰、放大的图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镜的光学设计和材料制造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使得其成像质量和分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现代物镜具有更广阔的视场、更低的色差和像差,以及更高的透光率,从而为科学研究和观察提供了更加精准、清晰的成像效果。同时,其在各种光学设备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成为了现代光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开号为cn1161658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直写的光纤光刻物镜镜头,该物镜镜头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组、光焦度为负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第一透镜组中包含四个光焦度依次为正、负、负、正的透镜;第二透镜组包含三个光焦度依次为负、正、负的透镜;第三透镜中包含四个光焦度依次为正、负、正、正的透镜;第一透镜组负责接收光源,并将光源折射至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组收集从第一透镜组出射的光线,并将收集的光线折射至第三透镜,第三透镜将光线将聚焦于基底,物镜镜头中的透镜均处于同一光轴。但是上述方案提供的物镜镜头结构复杂使该设计仍有镜头总长不易维持小型化,同时该镜头也无法有效分散系统正屈折力的配置,使得镜头敏感度不易降低,因此,提供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能够有效降低物镜镜头的整体敏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p>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通过对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中四片透镜的屈折力进行合理的配置,能够有效分散物镜镜头中正屈折力的配置,使得具有凸凹形态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降低物镜镜头的整体敏感度。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所述物镜镜头中共有四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3、光阑;

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

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

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7、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8、所述物镜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9、1.69<f3/efl<1.72

10、1.65<f4/efl<1.70

11、

12、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efl表示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fov表示所述物镜镜头的全视场角。

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物镜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4、1.17<|efl/f3|+|efl/f4|<1.20

15、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efl表示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

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相互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17、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与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18、-34.87<f12/efl<-34.16

19、其中,efl表示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f12表示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

2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21、20.22≤f12/f3≤21.15

22、其中,f12表示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2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24、20.58≤e12/f4≤20.74

25、其中,f12表示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

26、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27、-1.30≤(r31+r32)/(r31-r32)≤-1.29

28、其中,r31为所述第三透镜中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为所述第三透镜中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2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四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30、-2.92≤(r41+r42)/(r41-r42)≤-2.84

31、其中,r41为所述第四透镜中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2为所述第四透镜中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3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物镜镜头的光学总长与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33、0.71<ttl/efl<0.72

34、其中,efl表示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ttl表示所述物镜镜头的光学总长。

3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物镜镜头的全视场角小于或等于3.7°,所述物镜镜头的入瞳直径小于或等于23.2mm。

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7、(1)通过对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中四片透镜的屈折力进行合理的配置,即将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为具有正屈折力,而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一正一负的两个透镜的组合,能够有利于矫正物镜镜头的轴上球差,同时由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的设计,可以对进入第一透镜的光线进行压缩,使得入射光线平缓过渡,以提高物镜镜头的相对照度,并使得中心和边缘视场光线均得到有效会聚,从而校正边缘像差,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凸面、凹面的设计,有利于增强第三透镜的正屈折力,同时,还有利于合理约束第三透镜的面型,降低第三透镜的公差敏感度和杂散光风险同时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凸面、凹面的设计,有利于校正物镜镜头的畸变,配合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可以降低物镜镜头的整体敏感度,从而使得物镜镜头易于制造,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均为凸凹透镜,能够有利于缩短物镜镜头的整体长度;

38、(2)当第三透镜的焦距、第四透镜的焦距以及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1.17<|efl/f3|+|efl/f4|<1.20时,有利于缩短物镜镜头的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同时第三透镜及第二透镜组2的屈折力较为合适,可使物镜镜头展现其望远效果,并有助于缩短物镜镜头的总长,当物镜镜头满足1.69<f3/efl<1.72和1.65<f4/efl<1.70时,通过控制物镜镜头的焦距分别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焦距比值在一定的范围,从而能够控制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在合理的范围,进而能够更好地校正像散,使得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中共有四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二透镜(2)相互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与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三透镜(3)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四透镜(4)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满足以下条件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4)满足以下条件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的光学总长与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的全视场角小于或等于3.7°,所述物镜镜头的入瞳直径小于或等于23.2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中共有四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二透镜(2)相互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镜头的有效焦距与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变倍比成像的物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与所述第三透镜(3)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海贝熊敏彭晓明赵兴谢勇胡帆李绍勇熊麒深宋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高明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