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04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警报控制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全带插扣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埋设在汽车的座椅内;所述安全带插扣传感器与安全带的卡扣开关连接;所述警报控制机构包括警报器、RFID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器和监控终端。该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安全带插扣传感器对大客车上已就坐且未及时佩戴安全带的乘客及时提醒,使得乘客及时佩戴安全带,保障乘客安全;同时,警报器安装在客车的托臂杆上,便于乘客和司机及时辨别警报器的警报方位,提高对乘客的警示效果;而且警报器及其线缆均布置在布线槽内,使其便于检修和维护,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监测报警,尤其涉及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1、安全带作为车辆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是车辆最重要的安全防护装置之一。系好安全带,没有过多的约束,却能在紧急时刻固定住乘坐人,使其尽可能保持原有状态,有效避免撞击上车内坚硬部件,可见安全带就是生命带。

2、现有的大客车上的乘客就坐时,由于乘客较多,乘客安全意识匮乏,且未对未佩戴安全带的乘客及时提醒,导致事故频发。交通部门为监测长途客车是否全程佩戴安全带,传统手段的是靠车站人员进行检查,途中由警察进行检查,部分乘客会将安全带插头从插扣中拔出,仅安全带随意搭放在身体前侧锁闭检查;还有部分乘客会在没检查时,解开安全带,检查时再佩戴,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仍旧居高不下。

3、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普遍使用的是卡扣式检测法,当安全带扣插进安全带卡座锁定后,自动确认乘客已系好安全带,若安全带未插入卡扣,则通过警报器进行警示。但是现有的警报器大多安装在司机的驾驶室或座椅的侧方,导致在行驶途中,司机难以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对乘客及时进行提醒;同时,警报器安装在座椅的侧方,导致难以快速对客车上双排座上的未将安全带插入卡扣的乘客进行辨别,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装置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警报控制机构;

4、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全带插扣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埋设在汽车的座椅内,用于检测乘客是否就坐;所述安全带插扣传感器与安全带的卡扣开关连接,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

5、所述警报控制机构包括警报器、rfid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器和监控终端,所述rfid模块与压力传感器和安全带插扣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压力传感器与安全带插扣传感器的相关数据;所述rfid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判断已就坐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控制器与警报器连接,用于控制警报器的电源,并通过警报器向未佩戴安全带的乘客发出警示信息;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终端连接,rfid模块将上述判断已就坐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的结果发送至控制器和监控终端。

6、作为本技术所述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警报控制机构还包括与警报器连接的线缆、用于安装线缆的布线槽,所述警报器电性连接有线缆,并通过线缆与rfid模块连接,rfid模块位于座椅的一侧,线缆布置在布线槽内,警报器固定在布线槽的一端。

7、作为本技术所述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警报器布置在客车的座椅上,客车的座椅两侧布置有托臂杆,托臂杆的内部开设有布线槽,布线槽的底端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扣接在布线槽的顶端,密封盖的下表面与线缆贴合连接。

8、作为本技术所述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布线槽上开设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密封槽,密封盖卡接在密封槽内,密封盖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滑扣,伸缩滑扣插入在密封槽内。

9、作为本技术所述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伸缩滑扣与密封盖左右滑动连接,伸缩滑扣上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密封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供伸缩滑扣插入的滑扣插槽。

10、作为本技术所述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布线槽的间隔布置有多个布线板,布线板上开设有布线孔,线缆卡接在布线孔内。

11、作为本技术所述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布线孔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且布线孔上开设有供线缆卡入的布线开口。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中提出的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该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安全带插扣传感器对大客车上已就坐且未及时佩戴安全带的乘客及时提醒,使得乘客及时佩戴安全带,保障乘客安全;同时,警报器安装在客车的托臂杆上,便于乘客和司机及时辨别警报器的警报方位,提高对乘客的警示效果;而且警报器及其线缆均布置在布线槽内,使其便于检修和维护,实用性较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100)和警报控制机构(200); 所述检测机构(100)包括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和压力传感器(102),所述压力传感器(102)埋设在汽车的座椅内,用于检测乘客是否就坐;所述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与安全带的卡扣开关连接,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 所述警报控制机构(200)包括警报器(201)、RFID模块(202)、无线通信模块(203)、控制器(204)和监控终端(205),所述RFID模块(202)与压力传感器(102)和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连接,用于采集压力传感器(102)与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的相关数据;所述RFID模块(202)与控制器(204)电性连接,控制器(204)用于判断已就坐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控制器(204)与警报器(201)连接,用于控制警报器(201)的电源,并通过警报器(201)向未佩戴安全带的乘客发出警示信息;所述控制器(204)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03)与监控终端(205)连接,RFID模块(202)将上述判断已就坐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的结果发送至控制器(204)和监控终端(2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控制机构(200)还包括与警报器(201)连接的线缆(206)、用于安装线缆(206)的布线槽(207),所述警报器(201)电性连接有线缆(206),并通过线缆(206)与RFID模块(202)连接,RFID模块(202)位于座椅的一侧,线缆(206)布置在布线槽(207)内,警报器(201)固定在布线槽(207)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201)布置在客车的座椅上,客车的座椅两侧布置有托臂杆(208),托臂杆(208)的内部开设有布线槽(207),布线槽(207)的底端连接有密封盖(209),密封盖(209)扣接在布线槽(207)的顶端,密封盖(209)的下表面与线缆(206)贴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槽(207)上开设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密封槽(2071),密封盖(209)卡接在密封槽(2071)内,密封盖(209)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滑扣(2091),伸缩滑扣(2091)插入在密封槽(207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滑扣(2091)与密封盖(209)左右滑动连接,伸缩滑扣(2091)上连接有弹簧(2092),弹簧(2092)的另一端与密封盖(209)固定连接,密封槽(2071)开设有供伸缩滑扣(2091)插入的滑扣插槽(207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槽(207)的间隔布置有多个布线板(210),布线板(210)上开设有布线孔(211),线缆(206)卡接在布线孔(21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100)和警报控制机构(200); 所述检测机构(100)包括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和压力传感器(102),所述压力传感器(102)埋设在汽车的座椅内,用于检测乘客是否就坐;所述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与安全带的卡扣开关连接,用于检测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 所述警报控制机构(200)包括警报器(201)、rfid模块(202)、无线通信模块(203)、控制器(204)和监控终端(205),所述rfid模块(202)与压力传感器(102)和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连接,用于采集压力传感器(102)与安全带插扣传感器(101)的相关数据;所述rfid模块(202)与控制器(204)电性连接,控制器(204)用于判断已就坐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控制器(204)与警报器(201)连接,用于控制警报器(201)的电源,并通过警报器(201)向未佩戴安全带的乘客发出警示信息;所述控制器(204)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03)与监控终端(205)连接,rfid模块(202)将上述判断已就坐的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的结果发送至控制器(204)和监控终端(2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车安全带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控制机构(200)还包括与警报器(201)连接的线缆(206)、用于安装线缆(206)的布线槽(207),所述警报器(201)电性连接有线缆(206),并通过线缆(206)与rfid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军成杨展丁董丁熹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