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增强薄膜技术_技高网

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增强薄膜技术

技术编号:412800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增强薄膜,该种粘合剂是通过以丙烯酸酯预聚体为主要原料,以功能剂等为辅料,经混合制成,由于丙烯酸酯预聚体在制备过程中会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具有更高的内聚力,因而形成的粘合剂能够表现出更佳的粘合性能,另外,由于交联剂结构中含有刚性杂环和高键能的Si‑O键,将其引入丙烯酸酯分子链中后,能够提升粘合剂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长期高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粘合性能,功能剂的加入能够参与粘合剂的固化过程,其可与粘合剂分子链相互融合,从而长期维持粘合剂的抗氧化效果,使粘合剂能够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剂,具体涉及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增强薄膜


技术介绍

1、现阶段,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受众越来越广泛,这些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表面一般需要贴合薄膜,对显示器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器表面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划伤,影响用户使用体验,这种薄膜往往需要需要在薄膜基材表面附着粘合剂层,才能使薄膜基材很好的粘合在显示器表面。

2、为了防止薄膜脱落,需要粘合剂层使用的粘合剂具有优良的粘合性能,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粘结性能良好,可作为显示器保护薄膜的粘合剂,但是,多数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发热现象,长期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会发生热氧老化现象,不仅会发黄,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粘合性能发生急剧降低,进而产生边缘翘起甚至脱落等现象,因此,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缺陷。

3、专利技术专利cn103865405a公开了最红环保耐老化丙烯酸酯粘合剂,通过在丙烯酸酯胶黏剂配方中添加稳定剂,实现对粘合剂的耐老化改性,但是,小分子类型的防老剂264等存在易挥发的问题,难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对丙烯酸酯胶黏剂的高效耐老化改性,因此,如何对丙烯酸酯类粘合剂进行改性,使其具有长效抗热氧老化性能,成为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增强薄膜,解决了丙烯酸酯粘合剂易发生热氧老化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烯酸酯预聚体40-50份、光引发剂0.2-0.5份、功能剂1-3份、消泡剂0.1-0.3份;

5、所述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6、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加入甲苯中,机械搅拌均匀,控制温度为75-8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偶氮二异丁腈,维持温度不变,搅拌2-4h后,继续加入交联剂,将温度升高至82-85℃,搅拌6-9h,即可形成丙烯酸酯预聚体;

7、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交联剂的交联下,可使聚合单体聚合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丙烯酸酯预聚体。

8、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第一步、将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首先将丙烯酸酯预聚体、光引发剂和功能剂倒入搅拌釜中,设置搅拌速度为1000-1500r/min,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预混合料;

10、第二步、将消泡剂倒入搅拌釜中,与预混合料混合,搅拌20-40min后,静置1-2h,出料,即可获得粘合剂;

11、所述功能剂为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烯基官能团的木质素。

12、在粘合剂的固化过程中,由于光引发剂的存在,功能剂结构中的不饱和烯基官能团能够参与到丙烯酸酯预聚体的聚合反应过程中,从而结构中含有生物质木质素分子的丙烯酸酯粘合剂。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或者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20:3-5:2-3:5-10:0.1-0.4:1-3。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功能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16、将木质素加入至四氢呋喃中,开启搅拌,待形成均匀混合液,再将丙烯酸-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有机锡催化剂加入至混合液中,加毕,开启加热,将温度升高至60-65℃,保温搅拌4-6h后,撤去氮气,蒸发溶剂,收集物料,即可获得功能剂。

17、由于木质素结构中含有大量酚羟基,可以在有机锡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丙烯酸-异氰酸酯化合物结构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胺酯化,从而在木质素大分子结构中引入可发生共聚反应的不饱和烯基官能团,制得功能剂。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丙烯酸-异氰酸酯化合物为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或者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或者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任一种。

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21、将1,3-双[2-(3,4-环氧环己基-1-基)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至聚合釜中,以甲苯为溶剂,机械搅匀,充氮气排氧,在搅拌条件下将二环[2,2,2]辛烷-1,4-环己二羧酸加入至聚合釜中,加毕,控制升温速率为3-5℃/min,将温度升高至50-60℃,再将催化剂加入至聚合釜中,加完后,将温度升高至60-70℃,保温搅拌8-12h后,加入封端剂进行封端,1-2h后降温出料,所得即为交联剂。

22、以1,3-双[2-(3,4-环氧环己基-1-基)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二环[2,2,2]辛烷-1,4-环己二羧酸为共聚单体,利用彼此结构中含有的活性羧基取代基和环氧取代基可发生开环酯化反应的原理,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连续不断地连接反应,从而形成具有嵌段型结构的中间体,再使用封端剂进行封端,制得结构端部为不饱和烯基官能团的交联剂。

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四甲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或者n,n-二甲基苄胺中的至少一种。

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者丙烯酸-2,3-环氧丙酯。

25、一种增强薄膜,通过在薄膜基材表面涂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粘合剂制成。

26、(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27、(a)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备交联剂,与丙烯酸酯单体进行交联聚合,制备形成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丙烯酸酯预聚体,该种交联网状结构具有更高的内聚力,因而形成的粘合剂能够表现出更佳的粘合性能,另外,由于交联剂结构中含有刚性杂环和高键能的si-o键,将其引入丙烯酸酯分子链中后,能够提升粘合剂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长期高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粘合性能。

28、(b)本专利技术使用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烯基官能团的木质素作为功能剂,由于木质素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在粘合剂中充当抗氧剂使用,而且由于能够参与粘合剂的固化过程,其可与粘合剂分子链相互融合,从而长期维持粘合剂的抗氧化效果,使粘合剂能够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烯酸酯预聚体40-50份、光引发剂0.2-0.5份、功能剂1-3份、消泡剂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或者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20:3-5:2-3:5-10:0.1-0.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异氰酸酯化合物为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或者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或者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四甲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或者N,N-二甲基苄胺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者丙烯酸-2,3-环氧丙酯。

9.一种增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薄膜是通过在薄膜基材表面涂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粘合剂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烯酸酯预聚体40-50份、光引发剂0.2-0.5份、功能剂1-3份、消泡剂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或者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5-20:3-5:2-3:5-10:0.1-0.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童建宇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