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88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此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极柱组件以及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容置于壳体内,壳体具有第一主壁、第二主壁以及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第一主壁和第二主壁相对设置,第一侧壁连接于第一主壁和第二主壁之间;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极柱穿设于第一侧壁;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伸出的第一极耳组;第一极耳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极耳和至少两个第二极耳,至少两个第一极耳朝第一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叠置形成第一收拢部,至少两个第二极耳朝第二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叠置形成第二收拢部,第二收拢部、第一收拢部均与极柱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升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组装多极耳二次电池时,电极组件上的多极耳与极柱焊接后,还需要将多极耳弯曲90度以调整电机组件的入壳方向,从而实现电极组件装入壳体的工序。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将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堆叠或卷绕成电极组件的主体部;其次,需要将主体部外露的多个极耳拍平处理,形成平整光滑的极耳组;之后,将极耳组焊接在极柱;最后,将主体部翻转如图1所示的90度放入壳体中,并完成封装。然而,由于极耳组上各极耳均朝同一方向弯曲,弯曲后极耳组产生的弯曲回弹力总和较大,致使极耳组占用的空间较多,从而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旨在提升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极柱组件以及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主壁、第二主壁以及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主壁和所述第二主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壁和所述第二主壁之间。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伸出的第一极耳组。所述第一极耳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极耳和至少两个第二极耳,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极耳朝所述第一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叠置形成第一收拢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极耳朝所述第二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叠置形成第二收拢部,所述第二收拢部、所述第一收拢部均与所述极柱电连接。p>

3、本申请涉及的二次电池中,由于第一极耳的总数量和第二极耳的总数量单独与同一方向弯曲的箔材极耳群的总数量相比是减小的,故至少两个第一极耳弯曲后产生的弯曲回弹力总和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极耳弯曲后产生的弯曲回弹力总和也是变小的,因而可减小第一极耳组在第三方向上的空间,进而缩小主体部和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进而提升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4、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二次电池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第一收拢部和所述第二收拢部通过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极柱电连接。

5、第一收拢部、第二收拢部通过转接件与极柱电连接。一方面,可降低电极组件与极柱的装配难度,进而提升二次电池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极柱、第一收拢部和第二收拢部三者位置可灵活布置,应对二次电池的不同使用需求。

6、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三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收拢部的投影以及所述第二收拢部的投影均与所述极柱的投影相离。其中,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三者中的任两者相互垂直。

7、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拢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二收拢部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以及所述极柱均设于所述转接件背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即是说,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均处于转接件的同一侧,沿第二方向观察,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均可与极柱存在重叠,由此三者部件占用空间可进一步缩小,进而主体部和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亦进一步缩小。

8、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拢部包括第一弯曲段和多个第一伸出段。多个第一伸出段自所述主体部伸出,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朝靠近所述第一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在所述第三方向叠置,所述第一延伸段通过所述第一弯曲段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所述第二收拢部包括第二弯曲段和多个第二伸出段。多个所述第二伸出段自所述主体部伸出,多个所述第二伸出段朝所述第二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在所述第三方向叠置,所述第二延伸段通过所述第二弯曲段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二伸出段。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所述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多个所述第二伸出段、所述第二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二延伸段共同围设成安装空间,部分所述转接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9、由于至少两个第一极耳和至少两个第二极耳先各自朝相反方向弯曲再相互靠近交汇,从而至少两个第一极耳弯曲占用的空间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极耳弯曲占用的空间互不干涉,且沿第一方向观察,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存在重叠,由此在第三方向上,第一极耳组占用的空间减少,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可进一步提升。

10、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延伸段叠置于所述转接件背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部分所述第一延伸段叠置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由此第二连接部、部分第一延伸段以及第二延伸段三者中任两者可充分接触,使得三者连接处的电阻减小。

11、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之间的距离为d1,单位为:mm,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t1,单位为:mm,满足:0.1mm≤d1≤t1。之所以将d1限定于此数值范围内的原因在于,在不影响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的前提下,第一延伸段受第一弯曲段的弯曲回弹力影响较少,翘曲程度也较小,从而能够预留出足够的面积与第二连接部保持接触。

12、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二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段之间的距离为d2,单位为:mm,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t1,单位为:mm,满足:0.1mm≤d2≤t1/2。d2在此数值范围内,既能够降低二者的装配难度,又能够提升连接可靠性,还能够减小在第三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13、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件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导电层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所述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以及所述极柱均设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

14、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焊接固定于所述导电层。

15、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延伸段焊接固定于所述导电层。

16、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延伸段焊接固定于所述导电层。

17、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由粘性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层粘接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以及多个所述第二伸出段。

18、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性绝缘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丁基橡胶、丙烯酸胶、改性聚烯烃、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亚克力胶中的至少一种。

19、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t2,0.01mm≤t2≤0.2mm。在此数值范围内,转接件整体结构强度能够满足的同时,转接件的最大厚度可小于等于安装空间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如此设置反而能进一步减小主体部和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

20、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21、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铝、铜、镍、钛、铜镍合金、铝铜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

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极柱组件以及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主壁、第二主壁以及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主壁和所述第二主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壁和所述第二主壁之间,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拢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二收拢部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拢部包括第一弯曲段和多个第一伸出段,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自所述主体部伸出,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朝所述第一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在所述第三方向叠置,所述第一延伸段通过所述第一弯曲段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叠置于所述转接件背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部分所述第一延伸段叠置于所述第二延伸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T1,满足:0.1mm≤D1≤T1;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导电层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绝缘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丁基橡胶、丙烯酸胶、改性聚烯烃、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亚克力胶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和所述第一延伸段均叠置于所述转接件背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并且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密封件通过所述极柱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密封件通过所述极柱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极柱贴合于所述第二密封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二极耳的总数量的比值满足1:1~1:5;或者

17.一种如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或者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二次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极柱组件以及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主壁、第二主壁以及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主壁和所述第二主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壁和所述第二主壁之间,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拢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二收拢部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拢部包括第一弯曲段和多个第一伸出段,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自所述主体部伸出,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朝所述第一主壁的方向收拢并在所述第三方向叠置,所述第一延伸段通过所述第一弯曲段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伸出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叠置于所述转接件背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部分所述第一延伸段叠置于所述第二延伸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段远离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t1,满足:0.1mm≤d1≤t1;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导电层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