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广华专利>正文

一种由微波紫外线协同对小麦胚芽稳定化及灭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786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微波紫外线协同对小麦胚芽稳定化及灭菌的方法,其中以小麦胚芽为原料,利用微波紫外线协同处理,稳定化及灭菌效果明显优于微波单独作用或紫外线单独作用,与单独微波稳定化及灭菌相比,达到相同效果所需的辐射时间明显缩短,所需功率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安装在小麦面粉加工车间,并与面粉厂的加工生产线相连接。该套小麦胚芽处理装置主要由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物料输送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和温控系统等六部分组成。此方法和装置极大延长了小麦胚芽的储存时间,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小麦胚芽的工业开发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胚芽占小麦籽粒的2% _3%,是小麦籽粒的生命源泉,是整个麦粒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含有极其丰富且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被营养学家们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我国是一个小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小麦胚芽作为小麦面粉加工厂的副产品,资源极为丰富,每年可用于开发的小麦胚芽量可达30 50万吨。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面粉厂把分离出来的小麦胚芽又加入到麸皮中作饲料用,使得这一宝贵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随着对小麦胚芽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的研究,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外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地关注小麦胚芽的应用研究。使得小麦胚芽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小麦深加工的一大热点。 但小麦胚芽极不稳定,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未经处理的小麦胚芽放置几天就会变质,微生物滋生较快。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麦胚芽中含有多种酶类,如脂肪水解酶、脂肪氧酶、过氧化物酶、蛋白分解酶等,而且酶活性很高,一旦小麦胚芽从小麦中脱落而分离出来,脂肪酶就会迅速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引起酸败,散发出难闻的味道。这就给小麦胚芽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困难。因此小麦胚芽要开发利用,首先要解决的是它的稳定化及灭菌问题。在稳定化及灭菌处理中,要求既能延长小麦胚芽贮藏时间,又能使小麦胚芽中营养损失较少。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小麦胚芽灭酶、灭菌的不及时和不彻底、脂肪氧化酶易复活、蛋白质易变性、设备投入高、生产效率低和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利用微波紫外线联合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及灭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微波紫外线联合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及灭菌处理的方法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安装在小麦面粉加工车间,并与面粉厂的加工生产线相连接,从小麦面粉加工车间的高方平筛上分离出的新鲜小麦胚芽通过溜管输送,直接进入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实现小麦胚芽的在线微波紫外线联合干燥、灭酶和灭菌;该套小麦胚芽处理装置主要由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物料输送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和温控系统等六部分组成。螺旋输送机连接上方进料口和下方出料口,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安装在螺旋输送机的下部,控制系统与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电连接,传动系统安装在上方进料口附近,控制系统、温控系统安装在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附近。 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微波紫外线联合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及灭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能显著提高小麦胚芽的稳定性,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生产能力为每小时处理麦胚10 90kg,经过微波和紫外线处理后的麦胚进行真空包装,可长期保存,为小麦胚芽的深度加工创造了条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小麦胚芽车间的生产线上有高方平筛,小麦胚芽经高方平筛分离后 进入溜管,然后由溜管进入上方进料口 (1)。传动系统(5)采用齿轮传动,无级变速。空气 调节系统(7)采用引风机除去系统内的湿热蒸汽,降低麦胚的水分含量,螺旋输送机(4)连 接上方出料口 (1)和下方出料口 (2),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3)安装在螺旋输送机 (4)的下部,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3)由八套微波发生器以及二十四套紫外线灯管 组成,微波频率为2450 ± 50MHz ,微波功率为0 4kw,连续可调。紫外线波长254nm,紫外线 灯管输出功率为16W。螺旋输送机(4)水平输送。控制系统(6)与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 系统(3)电连接,控制系统(6)采用PLC程序控制,可扩展连接计算机和打印机,或采用微 波紫外线协同效应控制电路控制。温控系统(8)安装在下方出料口 (2)附近,具有测温和控 温功能,加热温度为0 30(TC,连续可调。采用红外感应,测定出料口的麦胚温度。根据设 定的微波加热温度,实现微波加热功率的自动调节,传动系统(5)安装在上方进料口 (1)附 近。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进入到上方进料口 (1)的小麦胚芽随后进入螺旋输送机(4)。 开启传动系统(5)至适当转速,待下方出料口 (2)有物料溢出时,打开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 生系统(3),且调至合适的微波加热功率,并通过调节螺旋输送机(4)运转速度使进出物料 达到平衡;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被微波灭酶、干燥、灭菌,并混合搅拌,保证其中物料加热的均 匀一致。在控制系统(6)中设定微波加热温度,然后打开温控系统(8),测定物料出口处的 料温,由控制系统(6)自动调节微波加热功率;最后开启空气调节系统(7),调节风门,除去 微波加热时产生的湿热空气,并使产品终水分含量达到指标要求。 如图2所示,其它结构和图l相同,不同的是螺旋输送机(4)为倾斜式输送。此装 置的工作过程如下进入到上方进料口 (1)的小麦胚芽随后进入螺旋输送机(4)。开启传 动系统(5)至适当转速,待下方出料口 (2)有物料溢出时,打开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系统(3) ,且调至合适的微波加热功率,并通过调节螺旋输送机(4)运转速度或螺旋输送机(4) 的倾斜角度使进出物料达到平衡;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被微波灭酶、干燥、灭菌,并混合搅拌, 保证其中物料加热的均匀一致。在控制系统(6)中设定微波加热温度,然后打开温控系统 (8),测定物料出口处的料温,由控制系统(6)自动调节微波加热功率;最后开启空气调节 系统(7),调节风门,除去微波加热时产生的湿热空气,并使产品终水分含量达到指标要求。 如图3所示,其它结构和图1相同,不同的是螺旋输送机(4)为交叉倾斜式输送。 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进入到上方进料口 (1)的小麦胚芽随后进入螺旋输送机(4)。开 启传动系统(5)至适当转速,待下方出料口 (2)有物料溢出时,打开微波及紫外线协同发生 系统(3),且调至合适的微波加热功率,并通过调节螺旋输送机(4)运转速度或螺旋输送机(4) 的倾斜角度使进出物料达到平衡;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被微波灭酶、干燥、灭菌,并混合 搅拌,保证其中物料加热的均匀一致。在控制系统(6)中设定微波加热温度,然后打开温控 系统(8),测定物料出口处的料温,由控制系统(6)自动调节微波加热功率;最后开启空气 调节系统(7),调节风门,除去微波加热时产生的湿热空气,并使产品终水分含量达到指标 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如下将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安装在小麦面粉加工4车间,并与面粉厂的加工生产线相配套。从高方平筛分离出的新鲜小麦胚芽,通过溜管输 送,直接进入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实现小麦胚芽的在线微波紫外线联合干燥、 灭酶和灭菌。 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的生产能力为每小时处理麦胚10 90kg。通常情况下,小麦胚芽原始水分含量在11. 2 16. 5%,一般为12 13. 2%;根据面 粉生产线的产量、小麦品种、提胚工艺和麦胚纯度要求不同,提胚量在20 80kg/h不等,一 般情况为60 70kg/h。根据小麦胚芽的含水量和流量,选择1 4kw的微波加热功率,最 佳微波加热功率为2. 1 2. 5kw。微波加热时间控制在1 6min,最佳时间为4 5mi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微波紫外线联合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及灭菌处理的方法。将新鲜的小麦胚芽从小麦面粉加工车间的高方平筛上分离出,其特征是: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安装在小麦面粉加工车间,并与面粉厂的加工生产线相配套;将分离出的小麦胚芽通过溜管输送,直接进入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实现小麦胚芽的在线微波紫外线联合干燥、灭酶和灭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利用微波紫外线联合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及灭菌处理的方法。将新鲜的小麦胚芽从小麦面粉加工车间的高方平筛上分离出,其特征是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安装在小麦面粉加工车间,并与面粉厂的加工生产线相配套;将分离出的小麦胚芽通过溜管输送,直接进入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实现小麦胚芽的在线微波紫外线联合干燥、灭酶和灭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波紫外线联合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及灭菌处 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微波加热功率为1. 5 4kw,微波加热时间为1 6min,微波加热温度 为50 IO(TC,紫外线波长为200 275nm,紫外线灯管输出功率为10 30W。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波紫外线联合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稳定化及灭菌处 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微波加热功率为2. 1 2. 5kw,微波加热时间为4 5min,微波加 热温度为70 80。C,紫外线波长为245 265nm,紫外线灯管输出功率为12 24W。4. 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紫外线联合灭酶、灭菌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小麦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华刘钟栋欧军辉张兆镗黎晓云刘博翔
申请(专利权)人:范广华刘钟栋欧军辉张兆镗黎晓云刘博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